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们在垦利县进行了“上农下渔”池塘养殖罗非鱼试验。同时为深入探讨滨海地区“上农下渔”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高产技术,我们进行了不同规格、不同密度的高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正柱 《齐鲁渔业》2006,23(8):32-32
去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引进彭泽鲫利用“上农下渔”池塘进行了高产养成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卜利源 《内陆水产》1999,(12):10-11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我们在萧山市城厢湘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段法池塘养殖乌鳢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只,地号分别为4#、5#、6#和8#,面积分别为2667m2、2667m2、1333m2和3333m2。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塘均为长方形,池深2m,水深1.5m,池坡1:2,池底平坦,污泥厚20cm。1.2清塘、消毒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清除部分淤泥,然后每667m2池塘用生石灰100kg进行干法清塘、消毒。1.3养殖方法采用二段法养殖。即第1阶段将平均规格为43.0g的乌…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滨海地区荒碱地的高效利用模式,提高"上农下渔"池塘的利用率,促进渔农增产增收,2005年我们在垦利县进行了"上农下渔"池塘养殖罗非鱼试验。同时为深入探讨滨海地区"上农下渔"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高产技术,我们进行了不同规格、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试验从2005年4月10日~10月7日,共养殖180天,  相似文献   

5.
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芸湖等天然水域,是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研究所经过7年多时间从野生彭泽鲫中6代的精心选育而筛选出的优良品种。由于彭泽鲫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个体大、易运输、养殖效益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近年来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引进彭泽鲫这一品种,并利用“上农下渔”池塘进行了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一、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选择在垦利县垦利镇左家村“上农下渔”池塘,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塘面积5亩,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可保证1.5m水深,…  相似文献   

6.
孙兴涛  仲雷 《内陆水产》2006,31(2):35-35
“上农下渔”是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区实施的特色农业配套工程。为充分利用“上农下渔”池塘,发挥其巨大效益,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在西宋乡组织实施了“北方盐碱地区淡水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取得成功,667 m2产淡水鱼0.7 t,平均产值5 000 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孙兴涛  仲雷 《齐鲁渔业》2007,24(6):41-41
“上农下渔”是黄河人海口盐碱地区实施的特色农业配套工程。为充分利用“上农下渔”池塘,发挥其巨大效益,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在西宋乡组织实施了“北方盐碱地区淡水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取得成功,每667 m2产淡水鱼0.7 t,产值5 00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我县华澳水产养殖公司在县水技站的指导下,开展了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5口,编号为1#、2#、3#、4#、5#,面积共6.8亩,每口塘面积为1.1~1.6亩,池深1.8~2.0米,池底为沙壤土,塘底平坦、少淤泥。水源为溪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每亩用125千克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在池四周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为乌鳢的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3.鱼种放养2…  相似文献   

9.
"上农下渔"是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区实施的特色农业配套工程.为充分利用"上农下渔"池塘,发挥其巨大效益,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在西宋乡组织实施了"北方盐碱地区淡水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取得成功,667m2产淡水鱼0.7t,667m2产值5000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0.
苏秀文 《齐鲁渔业》2006,23(4):32-33
为探索滨海地区荒碱地的高效利用模式,2005年我们在垦利县进行了“上农下渔”池塘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并获得了每667 m2产量275 kg,利润3021元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中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水产养殖比例,提高“上农下渔”池塘的产出,我们于2005年5月在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淡水鲨与当地花白鲢进行了小面积混养试验,取得较好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养殖池1口,面积为3 333m~2(5亩),水深1.7m,泥  相似文献   

12.
苏秀文 《内陆水产》2006,31(6):28-29
为探索滨海地区荒碱地的高效利用模式,2005年笔者在垦利县进行了“上农下渔”池塘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每667m2产虾275kg,利润3021元,为加快宜渔荒碱地的开发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养殖中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养殖池塘的开挖建造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我们利用莱阳市淡水养殖试验场.1、2号2个池塘进行了赤眼鳟成鱼养殖试验,池塘面积分别为2000m^2(3亩)和3333m^2(5亩),水深1.5~2m,池底淤泥20cm左右,进排水方便。2007年2月下旬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每667m^2施放经发酵的鸡粪基肥150kg。  相似文献   

14.
唐志勇 《科学养鱼》2006,(10):25-25
鲻鱼(图见彩中插2)是淡水池塘养殖的一种优良的搭配养殖鱼类。2004年我县开始进行鲻鱼、河蟹、草鱼池塘混养技术示范,经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一、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池底淤泥厚如超过10厘米,应进行清淤,每亩用茶饼15~20千克或用生石灰1  相似文献   

15.
笔者与一养殖户于2004年进行了银鲫与梭鱼混养试验(以银鲫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一只,面积65亩,池深1.8米,池底平坦,淤泥15厘米左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配置2台3千瓦的增氧机,2台投饵机。2.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注水15  相似文献   

16.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土池6口,1#、2#池各10亩,3#~6#池均为4700米2。系新开挖的标准养虾池塘。池呈长方形,沙壤土,少淤泥。坡比1∶2.5,池底平坦,试验用水来自潜江大湖,无污染,经60目网片纱绢过滤后流入,沿池坡种有少量水草。放苗前两周用75千克/亩生石灰带水清塘(清塘  相似文献   

17.
黄福  纪维国 《淡水渔业》2000,30(2):18-19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 ,调整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是一个基本思路。为了寻求适合本地池塘养鱼的新模式 ,1998年在大安市水产良种场进行了主养彭泽鲫、配养鳙鱼的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生产条件与试验方法1 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 5 5m2 ,平均水深2m以上 ,池底平坦 ,淤泥厚度 30~ 40cm ,水源为机井水 ,注水方便 ,排水不方便。配备 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1 2 清塘与施肥 :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消毒 ,每亩用量为 10 0kg ,放养前一周每亩施鸡粪 2 0 0kg ,加水 0 8~ 1 0m ,以后…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08年在顺昌县埔上鱼种场3.5亩的池塘进行的草鱼无公害养殖试验总结,仅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5亩,水深1.5米,水源为小溪水,进排水方便。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彻底清塘消毒,2~3天后注水,对注入池塘的水源及施入的粪肥经消毒后入池。  相似文献   

19.
胡德 《科学养鱼》2004,(8):20-21
笔者于2003年对区内一水产养殖大户利用一口面积7亩的池塘主养匙吻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全程详细记录。现将技术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1口,为条石浆砌池壁,泥沙底,保水性好,不渗漏。面积7亩,东西向,长方形,池底淤泥15~25厘米,保持水深1~1郾5米,进排水方便,配备增氧机。2郾水源条件水源取自上游水库中上层水,本身具一定肥度,浮游生物较多。水源充足,溶氧较高。(二)方法1郾清塘消毒干塘消毒,即鱼种下塘前20天(5月4日)用1吨左右生石灰清塘消毒,亩均用量150千克,池底遍洒,池壁一并泼洒消毒。2郾培育水质鱼种下池…  相似文献   

20.
一、池塘条件池深2.5米,最深水位2.2米,底泥厚30厘米。池塘配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自动投饵机一台。水源为地下水,进水方便,排水必须串池,水质无污染。二、试验方法1郾池塘准备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带水彻底清塘消毒,消毒一星期后,加水至1米,以后随养殖需要,再逐步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