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藏扁蓿豆在西宁地区生长良好,但播种当年不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3520.8℃,生育期约167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8661.8kg/hm^2,干草达4911kg/hm^2,种子产量为487.43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7。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沙地扁蓿豆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扁蓿豆在科尔沁沙地生长良好,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2800℃,生育期约130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4882.44kg/hm^2,干草达6101.80kg/hm^2,种子为516.26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9。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比晚利用总产减少约40.18%。地下生物量较多,播种当年根系入土深度达80cm,第二年可达120cm,并分化出明显的粗根、中根、细根。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沙地扁蓿豆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扁蓿豆在科尔沁沙地生长良好,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2800℃,生育期约130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4882.44kg/hm2,干草达6101.80kg/hm2,种子为516.26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9。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比晚利用总产减少约40.18%。地下生物量较多,播种当年根系入土深度达80cm,第二年可达120cm,并分化出明显的粗根、中根、细根。  相似文献   

4.
2004-2006年在青海省西宁地区对5份扁蓿豆Melilotoieds heist进行适应性研究,对其株高、茎叶比、越冬率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显著性分析(P<0.05).结果表明:对5份扁蓿豆的茎叶比、越冬率和产草性能综合比较,青海野生1号和青海野生2号表现最好,具有较高的叶片含量和较高的越冬率,并可获得较高的产草量,适宜在青海高寒地区西宁进行种子生产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青藏扁蓿豆根瘤菌接种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藏扁蓿豆进行了根瘤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藏扁蓿豆的结瘤率接种比对照平均提高52.9%。接种使青藏扁蓿豆的干草产量提高59.6%~69.2%。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法对青藏扁蓿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热水浸泡处理、磨擦种皮结合热水浸泡处理及98%浓硫酸处理青藏扁蓿豆种子,结果表明以磨擦种皮结合60℃热水浸泡30min处理对提高青藏扁蓿豆种子发芽率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达到74%,比对照提高3.3倍;其次是磨破种皮后用室温自来水浸泡处理;单纯用热水浸种处理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扁蓿豆在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扁蓿豆是一种抗旱抗寒、耐瘠薄,营养价值较高的多年生豆科植物。1995年由内蒙古引入贵南县森多乡试种,试验观察结果表明,该草适应性强,越冬成活率达94.1%,粗蛋白含量达19.3%,年产青草11188.8Kg/hm2,是干草原草场上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改良中较为理想的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十种扁蓿豆生态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杨青川  孙彦 《草业科学》1995,12(1):13-16
对来源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10份扁蓿豆材料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地面芽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综合多项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其划分为7种类型,第一类:安达扁蓿豆、杜蒙扁蓿豆;第二类,平谷扁蓉豆;第三类;清水河扁蓉豆,第四类:巴右扁蓉豆,通辽扁蓉豆;第五类,皇城滩扁蓉豆;第六类,庆阳扁蓉豆,沁水扁蓉豆;第七类:盐池扁蓉豆。  相似文献   

9.
扁蓿豆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年的种植观察发现,种植第1年扁蓿豆和苜蓿生长都较缓慢,扁蓿豆的越冬率在l~4年内随着生育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而苜蓿的越冬率比扁蓿豆稍低.返青都在4月末,从返青到成熟期的生育天数扁蓿豆为120d,苜蓿为103d.生活第2年的扁蓿豆草层最大鲜量出现在30~40cm处,其中叶量占52.4%;生活第2年和生活第3年的苜蓿草层结构最大鲜量都出现在40~50cm处,分别为50.6g和55.2g,比扁蓿豆分别少了12.4g和7.2g.种子产量第3年最高,扁蓿豆为188.4kg/hm2,苜蓿为211.95kg/hm2.扁蓿豆的生育期较长,第1年为150d,第2年为125d,第3年为120d;而生活第2年的苜蓿生育期为120d,第3、4年都为103d.  相似文献   

10.
扁蓿豆生态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结果表明,细叶扁蓿豆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均高于扁蓿豆和阴山扁蓿豆。用磨擦和酸浸的方法,可有效地降低硬实率提高发芽率。幼苗长出第二片真叶时根部出现根瘤。扁蓿豆叶片具有一定的旱生解剖结构,侧脉维管束外有多层厚壁组织构成的维管束鞘。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它们的外部形态(叶形,株形,根冠幅度等)有较大的差异,而其叶的内部解剖结构(如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侧脉维管束鞘厚度等)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青藏扁蓿豆(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对高海拔极端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本研究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对青藏扁蓿豆的EST-SSR标记进行了开发。结果发现,随机选取的477对引物中,350对可在青藏扁蓿豆中有效扩增,其中346对引物在扁蓿豆(M. ruthenica)中可实现跨物种扩增。利用其中64对独立遗传且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的标记引物对青藏扁蓿豆和扁蓿豆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两个物种存在明显的种间和种内的遗传分化,且提示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隔离或环境选择有关。本研究所开发的EST-SSR标记为今后进一步评价青藏扁蓿豆和扁蓿豆的遗传多样性以及解释其适应极端环境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伊犁草地资源监测、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新疆伊犁地区2012年7-8月野外草地地上生物量采样数据和同期的MODIS数据,分析了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一元线性、指数和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对各种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利用优选模型的反演结果分析了伊犁地区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各植被指数都与实测生物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以EVI指数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y = 14759x2-4758x + 1346,R2= 0.8402)较优,拟合模型平均估产精度达到 92.19%,可作为该区域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伊犁地区2012年平均产草量为1817 kg·hm-2,总产草量达70.59×108 kg,并且产草量随高程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栽培条件下的4份无芒雀麦材料不同生育期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及其构件生物量分配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株地上总生物量,从拔节期到完熟期4份材料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从孕穗期到完熟期奇台无芒雀麦和Elsberry无芒雀麦显著高于公农无芒雀麦(P<0.05).随生育期的推进,营养枝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先降低后升高,生殖枝茎和花序生物量分配先升高后降低,生殖枝叶生物量分配逐渐降低,立枯体变化规律不明显.生殖生长过程中生殖枝生物量分配占57%~90%.各构件生物量分配中,生殖枝茎占较大比例为21%~53%,花序占3%~30%.在同一生育期,相同构件生物量分配4份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在植株构件生物量分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花序生物量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文  莫兴国  刘苏峡 《草地学报》2022,30(2):446-455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 AGB)的估算有助于理论载畜量的确定。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和气候变量与AGB观测值构建函数关系,进行了青藏高原草地AGB的模拟,并基于岭回归分析了每个气候因子对AGB变化的影响强弱。结果表明,在训练期(测试期),ANNs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为0.92(0.88),RMSE为18.48(23.62)g·m-2。草地类型从草丛到草甸再到草原,AGB依次减少。AGB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海拔3 400~3 800 m的区域AGB最高。ANNs与5个机理模型对比,发现ANNs模拟值偏低和偏高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和10%,主要原因是训练资料的均值与相应地区中机理模型模拟值的偏差所致。影响因子按重要性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大气CO2浓度、饱和水汽压差、前一年降雨量、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5.
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掌握草原生态演替过程的重要依据。但是,实时观测草地地上生物量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亟需借助遥感、数学等工具进行间接观测。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主流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方法,包括遥感统计模型、草地生长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和生态过程模型等模型,以及遥感与机理模型耦合模型,概述了当前主流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总结了相关的研究策略。结合草地估产的现实需求,梳理了现有的农业遥感数据同化研究进展,展望了基于遥感数据同化方法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思路,为草地生长模拟的大区域、高精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西宁地区猪细小病毒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对青海省西宁地区的某规模化猪场的96份血清样品进行细小病毒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阳性头数8份,阳性率为83%(8/96)  相似文献   

17.
藏北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样带法研究藏北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和7个土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原到高寒荒漠植被,群落组成逐渐趋于简单化.土壤环境因子影响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0~1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有效氮、全磷和速效磷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10~20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全磷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20~30cm土层的土壤各环境因子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西宁地区六种燕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西宁地区通过对6种高产燕麦生育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品比试验表明:6个燕麦品种生育期均较短,可以推广种植:LENA产草量、蛋白质含量和产籽量较高,且叶量丰富,生育期短,在青海省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