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耕地面积少,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来解决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为了防止因进境粮食传入病虫害,保护日本国内的农牧业生产安全,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进境粮食检验检疫工作,不仅在海空港实施严格的检疫,粮食进口检验检疫程序也非常复杂。通过比较分析日本的进境粮食和检验检疫技术措施,对于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有很强的借鉴和学习意义。本文从日本进境粮食的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程序等几个面开展研究,对于我国相关管理和科研机构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上海外高桥口岸是原毛进境的重要口岸,外高桥检验检疫局在进境羊毛检验检疫中发现进境羊毛携带有大量杂草籽。本文对外高桥局2011年1~9月份进境羊毛中截获的杂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共截获杂草10112批次,73种;其中检疫性杂草4种,435批次。并针对外来入侵杂草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进口木材数量持续增长,外来林木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我国林业生产的安全。青岛口岸检疫情况说明,进境木材截获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为使进境木材检验检疫更具针对性,本文总结了2003~2006年青岛口岸进境木材检疫及其木材携带有害生物情况,并提出有关检验检疫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金线虫、马铃薯白线虫是我国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2000年3月江苏南京、江阴和常州3口岸在进境的国际航行船舶上短时间内连续3次截获该类线虫,其中马铃薯金线虫是我国进境运输工具检疫中首次发现,马铃薯白线虫更是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对外检疫中的首次发现,说明进境船舶也是危险性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口岸检验检疫局对进境国际航行船舶检验检疫时,对蔬菜上存在的线虫疫情检测力度尚需加强,存在检疫性植物寄生线虫由此途径传入我国的隐患,进境船检时加强线虫检验检疫工作刻不容缓。1 马铃薯金、白线虫的截获和鉴定过程2000年3月15…  相似文献   

5.
主要贸易国家对兰花的检疫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归纳了加拿大、美国、欧盟国家、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我国主要贸易国家对进境兰花的检疫要求,并提出出口兰花企业在实验室、温室、大棚筹建和生产管理过程中与检验检疫有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我国进境植物种苗检疫管理状况,比较分析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在进境植物种苗检疫管理的经验和我国进境种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进境种苗检疫技术法规体系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进境大豆田间有害生物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走出去"是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为进一步做好进境俄罗斯返销粮食的检验检疫工作,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提高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实效,黑龙江绥芬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对俄罗斯进境大豆进行田间杂草、植株病害等有害生物展开调查研究与鉴定分析,以掌握俄罗斯进境大豆的安全状况,这既符合便利通关的要求,也符合检验检疫的基本要求,对指导进境粮食的生产及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东口岸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疫情工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小帆  武目涛 《植物检疫》2004,18(3):187-188
加强进境植物的检验检疫和监管工作,对有效防止进境有害生物传入、扩散和保护农林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东口岸近几年始终把疫情检出率作为进境植物检疫工作的重点,较好地发挥了检验检疫把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境粮谷容易携带各类有害生物,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010年,外高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了上海市良友新港进境大轮散装粮谷的检验检疫工作。严格把关,依法施检,在全年18船次的检验检疫中,多次检出豚草、三裂叶豚草、假高粱、美丽猪尿豆、法国野燕麦等检疫性杂草,有效地防止了植物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传播,保障了进境粮谷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至2001年10月,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验检疫处检疫监管了大批进境大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 我省进境疫粮的特点1.1 批次多,数量大。截止2001年10月底,植检处已检疫监管进境带疫情的大豆28.4万t,批次之多,数量之大是我省历年所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质检总局于 2 0 0 2年 1月 8日对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工作的有关事项发布公告 ,同时公布了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名录。公告规定 :( 1 )凡名录中规定须办理检疫审批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进口单位均须按照有关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的规定 ,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相似文献   

12.
加强进境木材检验检疫与口岸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木材调运方式和木材进境口岸多元化发展,有害生物随木材传入风险有所改变。本文从木材口岸检疫力量不均衡、货物流转信息缺失、缓冲距离不足等方面,系统分析木材进境口岸向内陆延伸、多式联运方式对传统木材检验检疫模式的冲击。对此应从木材风险等级、口岸监管能力和设施配备加以综合考量,对进境木材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数量呈现迅猛上升的态势。据统计,2002年全国各主要口岸进境货物木质包装约为41.9万批次,2006年已达125.45万批次。与此同时,传统的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模式与企业物流速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根据当地进境货物木质包装通关形式多样、进境批次多、物流速度快、输人国来源和使用企业相对集中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新的检疫监管模式,即直通式统一回收集中处理,直通式和视频监管相结合检疫监管。新的检疫监管模式适用于陆路直通点和海运口岸、相对封闭的出口加工区及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进口粮食数量不断增长,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卫生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的风险隐患,如何进一步加强进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对我国现阶段进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监管制度、国际合作、工作体系、技术性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提高进境粮食检验检疫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广东口岸2011~2016年进境水果疫情截获情况进行统计,对所截获不同水果的疫情、不同来源地的疫情及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进境水果检验检疫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为进境水果检验疫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当前木材贸易现状着手,系统分析了进境木材检验检疫工作中存在的有害生物传入风险、贸易风险和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风险等,认为各类风险中进境木材贸易带来有害生物传入风险较为突出,因法规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工作质量风险也日益显现。为此,建议从加强对内对外合作、完善法规体系、增强技术储备、提升队伍素质等方面着手,合理控制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风险,培育木材产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孟兴 《植物检疫》2007,21(2):107-109
邮寄物品的检验检疫工作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据国家的有关法俸、法规而实施的一种行政法律行为,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病、寄生虫病、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随邮寄物传人我国,保护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近几年来,检验检疫机构纷纷在邮局设立办事机构,加强对邮寄物品的检验检疫管理,对进境邮寄物品采取了严格的查验、收缴行为。由于此项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了一些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对进境违禁邮寄物品收缴的行为进行分析,以利于在工作中,遵循进境违禁邮寄物品收缴行为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完善我们的工作程序,防止不必要的行政官司出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在进境棉花检疫监管过程中,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对进境棉花的来源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存储或使用棉花的进口企业进行评估,明确检疫查验的重点进口国别、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主要企业,实施有针对性的检疫查验和监管,同时讨论了抓住国外供应商、检疫查验场及收货企业(仓库)仓储3个重点环节,构建进境棉花检疫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进境大豆检验检疫监管质量控制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大进大出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进口粮谷数量大,流向广,危险性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产品都是检验检疫监管极为敏感的内容。进口粮谷中大豆不仅进口量最大,而且全部为转基因产品,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几率也很高。连云港口岸是全国重要的进境大豆接卸口岸之一,近年进口量都在200万t以上,流向辖区内大型现代化临港油脂加工厂和辖区外的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新疆等地。为做好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我们尝试开展了进境大豆检验检疫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简称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予以介绍。1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内涵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就是通过对影响质量的危害性分析和关键点控制,建立一个预防性的、全过程控制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在不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应用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进境大豆从检疫审批、口岸检验检疫到港口装卸、储存、运输、加工及土块和下脚料收集处理、进口数量核销、产品质量安全和疫情监测、检验检疫机构内部衔接等诸多监管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和关键点控制,建立一套涉及各方全员参与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1年12月19日对印度进境的仙娜叶(番泻叶)(260包,26t)实施检疫,检获2种杂草,经本局植检实验室初步鉴定后,送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复核鉴定,确定其中1种为进境植物危险性杂草——美洲蒺藜草(Cenchrus ciliaris L.),属汕头口岸首次截获,另一种为国家进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