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树种丰富度、树种组成指数、树种单调度、树木均匀度等指标对林口林业局红石林场的次生柞林的树种组成做了详细的分析,其结果表明:现有次生柞林树种的多样性较差,单调度高,且无针叶树种;柞树生长较慢,生长潜力不大;建议对林分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并辅以针叶树种(红松、云杉)林下更新,构建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结合嘉荫县的实地踏查,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形状指数、近圆指数、分维数、景观要素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E等指数来对嘉荫县森林景观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嘉荫县的景观类型可划分为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及其他林业用地,柞树林、杨树林、白桦林、黑桦林、针叶纯林、阔叶混交林、珍贵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农田、沼泽地和其他非林业用地等16类;嘉荫县的主要景观为阔叶混交林、农田、柞树林、白桦林和沼泽地,占了总面积的88.15%;嘉荫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不是很丰富,林业在嘉荫县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不同林型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柞树林内土壤结构疏松,渗透能力强,土壤物理性质最好,其次为红松林,杂木林内最差,10~20 cm土层深度渗透速率仅为0.57 mm.min-1。从化学性质来看,阔叶树种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针叶林高,比较而言,柞树林内土壤各养分含量比杂木林内高。作为针叶树种的红松林土壤内,其速效养分含量较其他林型高。  相似文献   

4.
营造混交林特别是针阔混交林,是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的一项营林措施。因为它既能充分利用地力,增加和维持林地的肥力,防止土壤酸化和板结,有利于森林更新和林木生长。又具有一定的防止自然灾害能力,特别是在某一树种遭受严重的病虫害时,尚可利用其它混交树种维持林相,而不致全林毁灭。并且还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国防建设对各种树种和材种的需要。尽管针阔混交林具有上述的优越性,可是过去由于我们在认识上没看到阔叶树具有强大的天然更新能力,因而营造了大面积的针叶纯林,忽视了阔叶树的作用,不仅没有利用它的有利特性,甚至在抚育针叶纯林时,不惜花费人力,消灭散生在林内的阔叶树,随着大面积针叶纯林的出现,致使在我省各地发生的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红松疱锈病、  相似文献   

5.
乳源木莲杉木混交林生长及其竞争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阔叶林尤其是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它的存在对维护我国广大南方地域的生态平衡、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阔叶林的人为破坏及阔叶树种人工培育不受重视,加上发展针叶人工林,致使针阔比例严重失调,产生一系列生态问题,很多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随着天然林的肆意砍伐利用而逐步消失(盛炜彤,1993;俞新妥,1997;陈存及等,2000)。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福建省近年来开始重视阔叶树种的造林,大力挖掘优良乡土树种和寻找新树种,特别是珍稀速生阔叶树种。但是很多优良乡土树种连采种育苗都极为困难,乳源木莲…  相似文献   

6.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冠层气体交换的时空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伟  毛子军 《林业科学》2007,43(11):43-49
在生长季定期测定兴安落叶松林主要组成树种兴安落叶松和白桦树冠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当年生枝针叶在8、9月份最大净光合速率在冠层间差异显著.8月份最高,从上至下分别为13.09、8.63和9.07 μmolCO2·m-2s-1.落叶松往年生枝针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季差异不显著,其平均最大净光合速率为8.22 μmolCO2·m-2s-1.在整个生长季白桦冠层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差异显著,从上至下,依次为17.56、13.01和9.58 μmolCO2·m-2s-1;白桦叶片、落叶松当年生枝针叶和落叶松往年生枝针叶的暗呼吸速率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冠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整个生长季中,白桦叶片、落叶松当年生枝针叶和落叶松往年生枝针叶的暗呼吸速率分别为0.47~1.40,0.83~1.46和0.68~1.63 μmolCO2·m-2s-1.2树种的暗呼吸速率与叶片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光照不相关.除白桦冠层上层叶片外,光合作用与生长季叶片温度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白桦和落叶松生长季的不同时期冠层气体交换是动态变化的,但变化式样具有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泗水县砂石山地的现状,对砂石山地营造混交林的投资成本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营造针阔混交林选择2 m×3 m密度、阔阔混交林选择2 m×4 m密度造林最为适宜;针叶树种、阔叶树种选择2 a生苗木造林最为适宜;整地方式选择鱼鳞坑整地造林、规格为40 cm×40 cm×30 cm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桤木在武夷山引种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桤木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适应性强,材质优良,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速生树种;同时,桤木根系发达,具根瘤、耐水,也是优良的护岸固堤、改良土壤的好树种.武夷山市林业局从1∞5年开展乡土阔叶树种和引进速生阔叶树种进行山地造林试验,营造了桤木等5种阔叶树对比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桤木在Ⅱ类地务件下,生长比其他4种乡土树种快,在Ⅲ类地条件下生长不如乡土树种,可见其对土壤、水、肥、林地环境因子等要求较乡土树种高,因此作者认为桤木在Ⅲ类地上造林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结合泗水县石灰岩山地的现状,对石灰岩山地营造混交林的投资成本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营造针阔混交林选择2m×3m密度、阔阔混交林选择2m×4m密度造林最为适宜;针叶树种、阔叶树种选择2年生苗木造林最为适宜;整地方式选择鱼鳞坑整地造林、规格为40cm×40cm×30cm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清原县各优势树种的碳储量,文章通过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对森林资源按优势树种和不同林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原地区碳储量最大的三个优势树种分别是落叶松,柞树和油松。天然林中碳储量最大的三个优势树种分别是柞树,桦树和花曲柳。人工林中碳储量最大的三个优势树种分别是落叶松,油松和红松。按龄组碳储量大小顺序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储密度顺序是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叶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和出苗后的保苗率是针叶树种育苗成败的关键技术,云杉属是针叶树种育苗最难的一个属,兰云杉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种子处理技术,苗木出土后,易遭病菌危害,立枯而陆续死亡。本实验采用了9种种子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5%K2MNO4水溶液浸种15min,再用冷水冲洗3~4遍,在自然冷水吸胀24h,后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和采用10%巴士消毒液以雾化状态喷雾于堆积的种子上,边喷边翻动,保持均匀;15min后冷水冲洗3~5次,用冷水浸种24h并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处理后,其苗木出苗率和保苗率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常见轮廓的精度控制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18a生种子园采集的杉木花粉为试验对象,在花粉发芽试验中,培养基按不同的蔗糖浓度和pH值进行了9种处理,接种24~36h以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基不同,花粉的发芽率高低也不一样,杉木的花粉发芽最佳培养基是蔗糖浓度为20%、pH为5.5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外界因子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主要外界影响因子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制备的滤汁的鲜叶比水(w/v)为1∶8~1∶10,干叶粉比水(w/v)为1∶25~1∶30较为合适;添加0.02%~0.04%Mg2 或Ca2 能形成胶凝强度适中的叶豆腐,K 、Na 、Cl-、CO32-无促胶凝作用;在90℃加热30min不破坏被其叶滤汁胶凝特性;调整滤汁pH在4~5之间,能形成固定形态,质地均匀的叶豆腐;葡萄糖酸内酯有促胶凝作用,而琼脂仅起凝固作用,形成的叶豆腐弹性小,韧性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