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作苹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其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2.
王振学 《蔬菜》2001,(1):25
菜田复种指数高,对肥料的数量、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合理施肥不仅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而且能够改善蔬菜品质。但是,作物不同生育期,施肥都有明确的施用目的及作用,因此施肥方法有所不同。 一、基肥的施用方法 基肥又称底肥,其用量在总施肥量里占很大的比例。所用肥料以肥效稳定、持久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部分速效肥以满足作物生长前期对肥料的需求。在无机盐肥料中,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移动困难,所以以基肥为主,基肥常用的施肥方法: 1.撒施法在翻耕前将肥料均匀地撒向地表,然后翻耕入土,这种施肥方法多用于根系分布…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对秋冬季主要果树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秋冬季主要果树作物需肥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研究制定了2014年秋冬季主要果树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各地要围绕“促增产、提效率、保安全”三大目标,本着“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相统一的理念,因地制宜确定本区域主要果树作物经济合理施肥量,优化肥料养分配比,选择适宜施肥时期,改进施肥方式方法,保障果树作物稳产高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测土配方施肥国际上通称平衡施肥,这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林业技术。它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分析作物施肥规律,对土壤做出诊断,在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物点的基础上,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以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养分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以保护农林业生态环境,保障农林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理论依据是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率和生产因子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摸清我地区土壤养分较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的配方提供依据,2008年,我们通过白菜测土配方施肥参数田间试验,对作物不同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产量表现进行了摸索,为指导我地区配方施肥奠定良好基础。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立平 《中国蔬菜》2007,1(5):48-48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量和微量元素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1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1.1提高作物单产、保障粮食安全提高作物产量离不开土、肥、水、种四大要素。肥料对农业产量的贡献约占40%左右。人增地减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是必由之路,合理施肥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所谓科学施肥 ,是综合考虑土壤的供肥状况 ,作物的需肥规律 ,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肥料的特性等因素 ,旨在取得高产优质、低耗产品的施肥措施。有3个基本内涵 :一是施肥既要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 ,又要维持土壤的肥力 ,达到土壤养分收支循环的基本平衡。二是减少施肥的成本 ,包括肥料的成本和施肥技术成本 ,取得低耗产品。三是施肥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 ,即环境友好。1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1.1 养分归还学说 人类在土壤上种植作物 ,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随着作物的收获 ,土壤中所含的养分将越来越少 ,如果不弥补土壤养分的损失 ,就难…  相似文献   

9.
测土配方施肥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即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0.
砂姜黑土区黄瓜的合理施肥丁维新,朱其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10008)平衡施肥是作物达到优质高产、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依据不同作物种类的需肥特点和不同类型土壤的供肥特性,研制和使用专用肥料,较一般的施肥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绿力牌作物专用系列喷施肥研制成功一种营养和作用较全面,无毒、无害、高浓度、速效、全水溶性的新型肥料—一绿力牌作物专用系列喷施肥在广西南宁研制成功,并由广西南宁绿力发展有限公司投入批量生产。据发明人家开泉介绍,绿力牌喷施肥根据作物品种不同和不同生长期所...  相似文献   

12.
浅谈果树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即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该书于2009年9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彩图部分由陆景陵教授编辑,包括大田作物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181幅;蔬菜作物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287幅;果树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140幅。科学施肥部分由陈伦寿教授主编,共分8部分:①植物营养与施肥;②土壤性质与施肥;③肥料性质与施肥:Ⅰ有机肥料;④肥料性质与施肥:Ⅱ化学肥料;⑤肥料性质与施肥:Ⅲ微生物肥料;⑥农业环境保护与施肥;⑦施肥理论与施肥技术;⑧主要作物的施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农业生产上施肥结构还很不合理,普遍存在施肥不科学、肥料投入不足、投肥结构及比例失调等肥料施用误区,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另外,对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也制约着农户在施肥方法上的正确性。本文介绍三大营养元素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和提高它们功效的施肥途径,以及科学合理施用化肥的几大要点。  相似文献   

15.
《蔬菜》1999,(4)
这种肥料计算卡作为一种科学施肥的辅助工具,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一般都容易掌握。大体分这么几个步骤:首先是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栽培制度、品种潜力、人们可以提供的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某种作物的产量目标;然后再利用肥料计算卡,查出实现产量目标所需要的氮、磷、钾的数量;根据肥料中氮磷钾含量的百分比,计算出一定数量某种肥料中氮磷钾的含量,并比较各种肥料的肥效,再根据预定的产量目标,计算出应施肥料的数量和配比。应用肥料计算卡进行目标测产施肥,可以满足作物实现产量目标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以能够高产优质。当季使…  相似文献   

16.
马新立 《蔬菜》2011,(2):37-37
1防治根腐病、巴拿马病 作物发生根腐病、巴拿马病时,根据植株大小施赛众28肥料若干,病情严重的可加大用量,将肥料均匀撒在田间后深翻。施肥后如果干旱适量浇水。  相似文献   

17.
《中国蔬菜》2011,(12):69-69
该书于2009年9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彩图部分由陆景陵教授编辑,包括大田作物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181幅;蔬菜作物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287幅;果树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140幅。科学施肥部分由陈伦寿教授主编,共分8部分:1.植物营养与施肥;2.土壤性质与施肥;3.肥料性质与施肥:Ⅰ有机肥料;4.肥料性质与施肥:Ⅱ化学肥料;5.肥料性质与施肥:Ⅲ微生物肥料;6.农业环境保护与施肥;7.施肥理论与施肥技术;8.主要作物的施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该书于2009年9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彩图部分由陆景陵教授编辑,包括大田作物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181幅;蔬菜作物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287幅;果树的营养失调症状彩图140幅。科学施肥部分由陈伦寿教授主编,共分8部分:1.植物营养与施肥;2.土壤性质与施肥;3.肥料性质与施肥:Ⅰ有机肥料;4.肥料性质与施肥:Ⅱ化学肥料;5.肥料性质与施肥:Ⅲ微生物肥料;6.农业环境保护与施肥;7.施肥理论与施肥技术;8.主要作物的施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目的 掌握夏玉米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果菜》2013,(9):44-53
为加强对秋冬季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在农业部发布的三大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的基础上,根据秋冬季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研究制定了2013年秋冬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各地要围绕“促增产、提效率、保安全”三大目标,本着“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相统一的理念,因地制宜确定本区域主要作物经济合理施肥量,优化肥料养分配比,选择适宜施肥时期,改进施肥方式方法,保障作物稳产高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同时,要坚持科学施肥与培肥地力相结合,鼓励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秸秆还田,种植和利用绿肥,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综合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