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死菇:主要原因有:①出菇密度大,营养供应不足.②高温高湿,二氧化碳积累过量,幼菇缺氧窒死.③机械损伤,在采菇时,周围小菇受到碰撞.④培养基过于,覆土含水量过小.⑤幼菇期或低温季节喷水量过多,导致菇体水肿黄化,溃烂死亡.⑥用药不当,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2.
1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2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0%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  相似文献   

3.
在双孢菇的种植过程中,常常出现死菇现象。根据近几年的推广经验,总结如下几点。1.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易造成死菇。防治:在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  相似文献   

4.
<正> 1 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棚温高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 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  相似文献   

5.
一、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棚温高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二、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次.气温高应在早晚或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6.
现将双孢菇死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温度过高 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相似文献   

7.
<正> 1 持续高温。在出菇前期,菇棚温度达到20℃以上,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可导致小菇蕾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 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加强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 通风不良。菇棚长期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大于0.1%),子实体发育的代谢热不能迅速排除,  相似文献   

8.
1.温度过高 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  相似文献   

9.
在出菇期间,姬松茸(巴西蘑菇)经常发生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等现象,有时甚至成片或成批死亡,严重影响了姬松茸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姬松茸发生死菇的原因比较复杂,分析死菇的原因,根据生产实践,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死菇原因1.培养料养分不足:培养料中的养分是姬松茸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培养料不足,势必影响菇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部分死菇。培养料营养不足主要的因素:一是氮源不足,培养料配方不当;二是铺设培养料偏薄,致使后期营养不足而死菇;三是培养料堆制不符合要求。堆料时没有掌握好稻草的水分,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易造成厌…  相似文献   

10.
正双孢菇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造成产菇量和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一、死菇的原因1.持续高温在菇蕾形成到采收这一段时间,棚温不能超过20℃,料温不能超过18℃,否则将会大量死菇。这是因为双孢菇菌丝体都是相通的"管子",在温度较低时(16℃上下),菌丝体扭结,形成菌蕾,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借菌丝体中原生质的流动集  相似文献   

11.
双孢菇经过秋季出菇,冬季“休眠”,随着气温变暖,进入春菇管理阶段。春菇管理和秋菇生产相比有几个不利条件。首先,越冬后蘑菇菌丝的生活力比秋菇有所下降,培养料内养分也相应减少。其次,秋季气温变化由高到低,整个气温的变化趋势与蘑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相一致,而春季气温越来越高,且天气变化无常,忽高忽低。因此,春菇的管理更需谨慎从事,一旦管理不当,容易造成菌丝变黄萎缩、死菇和病虫害的大发生。为保证春菇生产的顺利进行,除应实施土层处理和发菌管理外,还应注意协调温度、湿度和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1 土层处理…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菇蕾死亡 1.原因 ①空气过干。②原基形成后,气温骤然上升,出现持续高温或遇较低温度,导致菌柄停止向菌盖输送养分,使菌蕾逐渐枯萎死亡。③湿度过大或直接向菇体淋水,使菇蕾缺氧闷死。 2.防止方法 ①菇蕾形成后,要密切注意培养料水分含量,水分不足时,灌水到四周  相似文献   

13.
1、烂果原因棚室内光照不足,长时间遇阴天或雨、雪天,棚膜表面灰尘多,致使温室内光照不足,湿度过大。幼果长时间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造成烂果。(1)棚室内温度过高。在杏幼  相似文献   

14.
一、菇蕾死亡 原因:1、空气过干.2、原基形成后,气温骤然上升,出现持续高温或遇较低温度,导致菌柄停止向菌盖输送养分,使菇蕾逐渐枯萎死亡.3、湿度过大或直接向菇体淋水,使菇蕾缺氧闷死.  相似文献   

15.
一、草菇死菇原因1.菇房通风与保湿不协调。草菇是好气性真菌,需大量水分,通风过多易缺水死亡。通风不足易造成二氧化碳过多而缺氧死亡。2.菇房温度骤变。南方栽培草菇大部分用泡沫菇房,对恒温恒湿起重要作用。但若受台风袭击时没能及时关闭门窗,或遭冻害时没有及时加温,或遇持续高温时没能及早通风降温,或喷洒在地板上的井水过多,降温太快,小菇承受不了温度骤变而成批死掉。  相似文献   

16.
春季气温时高时低,加上经第一年秋冬旺盛产菇后,双孢蘑菇菌丝生活力有所降低,必须加强管理,否则容易造成菌丝萎缩、死菇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春菇生产管理应根据气候变化、培养料菌丝生长、幼菇密度及土层干湿度等情况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7.
<正> 在草菇生产过程中,经常见到成片的小菇萎蔫死亡,造成经济损失。现把多年来死菇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一、通气不畅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有时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导致缺氧,小菇因通气不良,排气不畅,难以正常长大而萎蔫。播种1~4天内,要注意每天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大和针头菇的出现,要适当增大通气量。  相似文献   

18.
1.薄皮菇的成因厦对策 薄皮菇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加上蘑菇密度大、营养供应跟不上所致。产生薄皮菇还与品种的特性有关。贴生型品种大多数出菇密.容易产生薄皮菇,产量低.质量差。气生型品种培养料和覆土层过薄.再加上喷水少而轻,造成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也会产生薄皮菇。覆土后调水期间由于喷水轻、喷水次数多、调水快,细土调水后菇房通风少,菇房内空气湿度大,菌生长的部位过高.子实体结在细土表层.根基浅.  相似文献   

19.
<正>一、原因主要是低温季节管理不当,在低温季节菇棚内湿度有可能过大,喷水过度,菇体上附着游离水过多,吸水后不能蒸发,致使菇体新陈代谢减弱,造成各种病原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而引发子实体的各种病害;持续低温天气,造成菇棚内温度过低,食用菌子实体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而导致发病;食用菌出菇期处于3~4茬,菌袋内营养不良,现蕾后的子实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而造成发黄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一、扎堆原因 雏鸡鸡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鸡舍内供温不均匀,鸡舍水泥地面潮湿低温等原因,易使鸡群出现扎堆现象;发生疾病时,鸡群体温降低,互相取暖,易引发其他疾病,出现扎堆死亡;还有些养殖户为了保暖而关闭门窗,导致舍内氧气不足使小鸡缺氧而死,或者在圈内生火取暖方法不当引起鸡群中毒,导致小鸡扎堆死亡;应激因素,使鸡只受惊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