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速冻食品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再加上食品冷冻技术的发展,速冻食品工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速冻食品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其产品主要包括水产类、畜产类、蔬菜类、调理食品等4大类.速冻食品由于将食品中大部分可冻结水冻结成冰,降低了食品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等的作用,因此可有效地进行食品的贮藏与保鲜.但速冻并不是杀菌的手段,低温只能抑制微生物繁殖,一旦解冻温度上升细菌数会再度急剧增加,从而影响产品质量[1].为了使消费者吃得安全、营养、卫生,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对速冻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速冻过程中的冻结速度决定着速冻食品的品质及能耗。采用速冻冷库对豆包和馒头进行冻结试验,研究速冻冷库内温度及风速场的分布及其对面食品冻结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靠近冷风机出风口处,气流波动剧烈,风速大,冻结速度快;远离冷风机出风口处,气流处于流场末端或回风区,风速小且波动平缓,冻结速度相对较慢。在相同条件下,馒头的冻结速度快于豆包。  相似文献   

3.
对芋头的冻结规律与速冻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芋头冻结时过冷点为-2.8℃,冰点为-1.7℃,最大冰晶生成区范围在-1.7-15℃之间。速冻芋头的最佳热烫工艺为100℃/6min。采用液氮间接冻结工艺进行速冻芋头的生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液氮速冻对淡水鱼的复活状态影响,以液氮为冷冻剂,对鲫鱼进行速冻,观察冻结后鲫鱼的复活状态。通过观察液氮冻结不同时间后鲫鱼的复活状态,发现当鲫鱼被液氮冻结40 s后能够复活;当液氮冻结鲫鱼10 s后,将其放入冰箱冻藏1,2 h和液氮速冻20 s后放冰箱冻结1 h的鲫鱼也能复活;而液氮速冻30 s后放入冰箱冻藏的鲫鱼都不能复活。因此,经液氮快速冻结后的鲫鱼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活跃状态,但是冻结后的鲫鱼再冻藏后不能复活。  相似文献   

5.
野生食用菌最佳冻结与贮藏温度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种野生菌的冻结曲线,比较了液氮、速冻仓、冰箱预处理工艺对速冻品质的影响.发现鸡枞、牛肝菌、干巴菌的冻结点温度分别为-1.4℃、-1.1℃、-0.8℃;野生食用菌速冻后的冻藏温度在-18℃以下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流态化技术具有传质效果好、床层温度分布均匀、易于工程放大等显著优点,在流化速冻、流化干燥、流化造粒、流化吸附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概括流态化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对食品流态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及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糯玉米淀粉因独特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在速冻食品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但原淀粉自身存在耐酸性、耐高温、耐剪切性较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了改善糯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和加工性能,需要对原淀粉进行改性处理。概述了糯玉米淀粉常见的改性方法,介绍了糯玉米改性淀粉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并对糯玉米改性淀粉的研究现状和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糯玉米改性淀粉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冻结温度对猕猴桃果丁细胞结构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将猕猴桃果丁分别在温度-20,-25,-30℃速冻温度下冻结,研究速冻前后猕猴桃果丁细胞结构、穿刺力、VC和汁液流失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冻结温度下,产品具有不同的质构特性。温度-30℃的速冻对产品细胞结构的破坏较小,解冻后产品不仅硬度损失少,而且汁液的流失少,但不同温度下冻结猕猴桃果丁的VC变化不明显。因此,温度-30℃可作为猕猴桃果丁速冻的合适温度。  相似文献   

9.
对超高压技术的起源、发展、特点进行概述。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用于杀毒灭菌,贮藏与保鲜。并在果蔬制品、肉制品、乳制品、蛋类食品、速冻产品等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提出目前我国超高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且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速冻食品的历史,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速冻食品的冻结原理、特点、种类,并总结了速冻设备现状,提出了我国速冻食品及速冻设备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303-309
分析概括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几个热点应用方向。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作为一种高效的抗体(或其它亲和配体)制备技术应用于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也可以用于抗原表位筛选,制备有毒检测对象的替代品,进而建立食品安全无毒检测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噬菌体展示技术除可以通过制备抗体应用于食品加工干扰物质的检测与消除外,还可以用于酶的定向进化改造,进而为食品工业提供适宜的酶制剂。此外,噬菌体展示技术在食品功能因子制备、新型食品防腐剂生产等领域也同样可以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2.
食品辐照保藏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和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辐照食品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食品营养和功效成分的稳态化技术是食品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离子凝胶化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酸度敏感性材料的方法,静电纺丝是一种制作纳米纤维的技术,这2种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改善复合纳米材料的运载性能。介绍了pH敏感性离子凝胶化技术、静电纺丝技术及这2种技术的结合方面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为离子凝胶/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稳态化技术应用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和食品质量,食品产地来源鉴别和质量鉴定十分重要。代谢组学以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为检测平台,研究细胞及体系中小分子代谢物,能够更好地反映环境对食品组成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概述了代谢组学在非天然食材的鉴定和欺诈行为认证上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代谢组学研究的一般流程,着重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茶和咖啡的检测、牛奶和乳制品、肉、鱼和海鲜的检测、蔬菜和水果的检测,结果助于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认证及特征鉴定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超高压技术加工食品可以致死微生物,影响酶的活性,改变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对超高压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阐述,并对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技术推广实践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河北省课题实施一年多来,课题组在注重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创新的同时,强化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探索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和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实现了项目区粮食产量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对进一步增强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溯源相结合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分析了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论证了农产品溯源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的概念与主要特征,系统回顾了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国内的农业溯源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提出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业溯源系统相结合的观点。通过深入探讨农产品溯源领域有代表性的区块链应用案例,总结得出区块链技术在农业溯源系统中的应用有2个维度的影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利有弊,文章最后就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农业溯源体系中的应用与发展提出4点建议,希望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品新技术在果胶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微波萃取技术、树脂吸附技术、酶技术、膜分离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若干食品加工新技术在果胶制备中的应用,同时对上述技术进行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纳米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界面聚合、原位聚合、凝聚法和聚电解质交替吸附法,概述了纳米微胶囊在饮料加工、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等农产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低温加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中低温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简介。以期为改善食品加工工艺和设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