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稻新组合M优2155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三系早熟不育系M20A与早熟恢复系明恢2155配组而成的早熟杂交稻组合,201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4006)。2015、2016年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引进M优2155进行试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的特点,建议进一步扩大该品种在龙岩市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杂交早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引进早稻新品种7个(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优2155、T78优2155组合表现产量高,农艺性状好、抗性强,可扩大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T78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优质不育系T78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明恢2155为父本育成的优质杂交早籼新组合。T78优2155已通过福建、广西和广东梅州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产量表现。该组合2003~2004年参加福建早稻迟熟组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  相似文献   

4.
介绍杂交早稻新组合红优2155在福建省沙县高桥镇试种与示范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杂交早籼新组合中优215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优2155是以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不育系中九A为母本,以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早熟籼型强恢复系明恢2155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早稻新组合,于2008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品种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如下:  相似文献   

6.
T78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优质不育系T78A 为母本,自选恢复系明恢2155为父本育成的优质杂交早籼新组合。明恢2155是用K59/ 多系一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的早熟恢复系。该组合于2006 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且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广东省梅州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7-2019年福建省早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通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分析等方法,研究聚两优919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综合表现。结果表明,聚两优919在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771.13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3.74%。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998.55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4.00 %。2年区域试验平均变异系数为13.85%,低于对照品种T78优2155(14.38%),平均高稳系数为81.25%,高于对照品种(77.84%),平均适应度为68.9%,明显高于对照品种(41.7%)。全生育期2年区域试验平均128.3 d,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早熟0.6 d,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表明聚两优919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病性、稻米品质和主要农艺性状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福建省作早稻种植,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1.高产杂交早稻——陵两优211。隆平高科选育的高产、抗性好杂交早稻品种,2010年通过了国家审定。田间表现为秆矮、茎粗、分蘖力好、抗倒性强,好种易管,利于机械化收割,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用大穗型籼粳中间材料K59与多系一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明恢2155所配系列组合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中,金优2155已通过广西区、福建省和陕西省品种审定;T78优2155已通过广东梅州市、广西区和福建省品种审定;全丰优2155已通过广东梅州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陆两优28     
陆两优2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迟熟早籼稻品种.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湖南省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两优42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育优质常规早稻新品种供推广种植,促进常规早稻品种更新换代,并研究新育成品种泉珍12号与其双亲的遗传相似性及多态性差异。【方法】以佳辐占为母本、榕籼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成的泉珍12号,于2017—2018年参加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2018年同步进行生产试验。以48对SSR引物对泉珍12号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SSR分析,研究泉珍12号及其双亲的遗传相似性及多态性差异。【结果】2年区域试验,泉珍12号平均产量为7 557.6 kg·hm-2,比对照杂优品种T78优2155增产1.8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694.05kg·hm-2,比T78优2155减产6.83%;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02)。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泉珍12号与母本佳辐占共显性条带为20条,遗传相似系数为0.625;与父本榕籼1号共显性条带为12条,遗传相似系数为0.375。【结论】育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泉珍12号米质好,株高较矮,适宜在福建省早季种植。泉珍12号在形态特征及亲缘关系上更倾向于母本佳辐占。  相似文献   

13.
T78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已通过福建、广西、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了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对优质早稻T78优2155进行移栽叶龄、密度和施N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是:4.0 ̄5.2叶移栽,每公顷插16.5 ̄31万丛,施纯N量155 ̄212kg。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江西省南城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早稻品种和提高良种科技贡献率,该研究在南城县对22个通过审定的优质高产早稻品种(14个早中熟品种和8个迟熟品种)进行了小区和大区的展示布点种植。结果表明,适宜在南城县种植的早稻早中熟品种为株两优316、陵两优722和陆两优35,迟熟品种为陵两优22、五优156和庆丰优306,它们均可作为早稻主栽品种在全县进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和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5.
陵两优26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引入汉寿县作早稻种植,2017-2022年连续6年开展直播再生稻种植。根据汉寿县气候条件,笔者总结了陵两优268直播再生稻在汉寿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陵两优268直播再生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引进7个杂交早稻品种,以T78优2155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金优028、中优2155、金优2689表现产量高、抗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当家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7.
●W两优3418 该品种是创新中心粮作分中心育成杂交早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和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T78优215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78优2155系以优质不育系T78A为母本,明恢215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杂交早籼新组合。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籼型三系杂交组合,对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为100%,属高抗;米饭食味口感较好;后期耐寒力强,茎秆粗壮,抗倒高产。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促进该组合的推广与科学种植,现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泉恢131配组选育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福建、广西、广东南部地区作早稻种植,汕优63种植区作中稻及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金农3优3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金农3A与金恢3号配组育成的具有特殊保健功效的优质晚籼三系红米杂交水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006)。将乐县2012年引进红米杂交稻金农3优3号作烟后稻试种,表现稳产、米质较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介绍金农3优3号烟后种植的相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