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喆,出生于科尔沁沙地南端的内蒙古奈曼旗。从小在沙窝里长大,吃尽了沙害的苦头。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埋下了治沙的"种子"。1983年,他高中毕业考大学时,不管谁说什么,他都把报考林业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当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内蒙古林学院治沙专业。1987年毕业后,他坚定地回到奈曼旗,从此,开始了他立志治沙的生涯。  相似文献   

2.
大漠播绿人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坐落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的交界处,在经历了无数岁月的凄凉、荒芜和贫穷的剥蚀之后,终于在改革向纵深挺进的年代里,迎来了他的播绿人———谷清泉。谷清泉从小就目睹了黄沙的肆虐,也饱受了黄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贫困之苦。于是立志要为大地披上绿装而奋斗一辈子。1985年,谷清泉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从此,他与治沙造林结下了不解之缘。1990年,刚满27岁的谷清泉被任命为鄂托克前旗城川治沙站站长,他上任后,带领治沙站的职工开始了播绿的奋战。他用有限的资金开发水浇地、打井…  相似文献   

3.
大漠播绿人     
谷清泉,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林业局局长,鄂旗播绿的带头人。他从小就目睹了黄沙的肆虐,也饱受了黄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贫困之苦。所以,他立志当一名林业工作者,为给大地披上绿装而奋斗终生。1985年,谷清泉如愿以偿,考取了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从此他与治沙造林结下了不解之缘。1990年,刚满27岁的谷清泉被任命为鄂托克前旗城川治沙站站长。上任伊始,他便带领治沙站的职工走上了播绿的征程。他用有限的资金开发水浇地,把职工生活用地由70亩扩建到150亩,又新开垦了200亩地,打机电井11眼,使职工水浇地人均达到6亩。他还从乌审旗河南乡调回5万株杨…  相似文献   

4.
35年造林治沙一万亩 马鸡焕做梦都想绿:绿山、绿水、绿沟、绿塬。他年复一年痴迷于植树种草,就是要给家乡营造一方秀美的山川。 年逾6旬的人了,头发几乎全白了,可是他还在念念不忘造林治沙,有人叫他“治沙迷”,有人称他“老愚公”。 他从60年代初开始,带领着全家人一镢一锹地造林治沙,一干就是35年,终于在茫茫沙海中营造了一块万亩绿洲。 马鸡焕土生土长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布连乡花亥图村海滩社。海滩,这是个多  相似文献   

5.
张学军1991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现任巴林左旗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任局长后更是率先垂范,带领干部职工下基层、办实事,始终坚持在防沙治沙第一线,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月初八,北方的年味儿正浓。以生态作家著称的徐刚先生飞抵内蒙古。他此行是受国家林业局之托,专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采访内蒙古防沙治沙大力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屏障而努力奋斗的可歌可泣的壮举来的。  相似文献   

7.
一坡坡茫茫沙丘变成了一片片绿洲,一棵棵小树迎风招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郁郁的绿色里蕴含着一位旅游者的治沙情怀。他就是河北承德市中国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副经理肖利。到目前为止,他已为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治沙造林投资11.8万元,并且为周营子治沙站架线通了电。他的这种精神震憾和感染着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7月27日-29日,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主任刘拓一行在内蒙古林业厅副巡视员乔云等的陪同下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就贯彻落实防沙治沙责任制情况进行调研。刘拓主任一行深入乌审召镇博源生态化工园区、博源商务学院、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了解防沙治沙项目建设情况,并详细询问了在开展防沙、治沙、管沙、用沙中采取的好措施、好办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哲,出生于科尔沁沙地南端的内蒙古奈曼旗。在沙窝里长大的他,吃尽了沙害的苦头。从那时起,他心里就埋下了造林治沙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林业近讯     
自治区林业局成立飞播造林管理站从1978年到1991年,我区飞播造林治沙完成162万亩,年均飞播造林面积12万亩。1992年我区飞播造林治沙89万亩,是往年任务的7倍多。为了加快全自治区的飞播造林治沙步伐,充实力量,强化管理,自治区林业局于去年年末成立了飞播造林管理站。(木青) 根河电厂扩建工程一机一炉并网发电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电业局根河电厂扩建工程一机一炉经过72小时试运转成功。去年他月12月7日18  相似文献   

11.
正在宁夏,治沙模范王有德的名字和事迹让人耳熟能详。他曾获得过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王有德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生命不息,治沙不止,他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治沙事业。位于宁夏灵武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马鞍山管理站,是距银川河东机场1公里处的一片8000多亩的荒地。前几年,这里还是一片用沙土垫起来的大坑,王  相似文献   

12.
李慧玲 《内蒙古林业》2012,(5):49-F0003
2012年5月5日,夏普中日友谊林植树仪式在和林格尔县启动。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副会长孟繁志、夏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菅野信行、涉外部课长郭赤恒,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原副主任、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与基金会名誉会长张鹤松,内蒙古林业厅原厅长、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常务副会长、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王家祥,  相似文献   

13.
今年43岁的鲍永新.已经在沙漠中奋斗了20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牧民。因为治沙而“走遍中国”。已经成为国人心目中的治沙英雄了。他硬是靠自己的一双铁手,凭着自己的睿智。矢志治沙,把黄沙改造成了绿洲。他的这一壮举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高度赞誉,也得到了各级组织、政府的一致肯定。他先后被苏木、旗委、旗政府授予“治沙劳动模范”和“生态建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3年12月,他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林业建设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3月26日,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标兵”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从内蒙古治沙勘察史的沿革谈起 ,叙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化普查与监测技术、方法与结果的演进 ,并对今后治沙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绿讯     
纪念胡锦涛总书记沙产业谈话三周年专家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2011年3月11日,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党委政研室、内蒙古政府调研室、内蒙古政协办公厅、内蒙古政协农牧业委员会、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在呼和浩特  相似文献   

16.
1998年4月10—12日,香港和内地的治沙志愿者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开展了“绿色礼物送祖国沙漠植树行动”。这次行动是由香港长春社发起的,计划从199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完成治沙造林107.4公顷,种草60公顷,造林面积相当于香港总面积的千分之一,与“京港无边界行动”、“广东新丰江水库饮水思源植树行动”等一起,作为2000年香港同胞赠送祖国人民的“绿色礼  相似文献   

17.
赵明 《甘肃林业》2005,(5):27-29
我叫赵明,汉族,43岁,中共党员,河北省怀安县人,1984年从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现任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兼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站长、研究员。20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治沙科研第一线,做了一些科研与管理工作,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林业》2007,(3):47-47
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的郝俊,20年来,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为林业治沙和森防检疫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00年 6月 5日,世界环境日,朱基总理特意这一天发表了电视讲话。他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事实上,环境问题的“刻不容缓”,在这个世纪交接的 2000年的春夏之交,中国人已经深刻地体验了风沙的危害:连续 12次之多的风沙、扬尘天气袭击了自北往南的大半个中国。 2000年 5月 15日,朱基总理在河北内蒙古考察防沙治沙,媒体在报道时就用了这样的字眼: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股票升上去,水位降下来。   这句话足以概括当今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内蒙古赤峰市林业对外项目管理办公室获悉,中德财政合作内蒙古赤峰市治沙造林项目从2001年6月正式启动到现在,5年来共完成造林治沙合格面积51.1万亩,占总任务的65%,到位资金5453.6万元,国内配套资金到位1810万元,群众投劳折抵494.9万元,培训各级项目人员1380余人次,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