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刨花楠人工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刨花楠是一具有广泛用途的优良常绿阔叶树种。为了探索其人工栽培技术及方法,通过刨花楠与其它树种混交方式,采用不同的造林密度、不同的基肥种类进行人工造林,并对其生长进行定期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⑴造林后两年,刨花楠地径年平均生长量达0.77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55cm;⑵它适宜在土壤较肥沃、湿润、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林地上生长;⑶其主要造林技术措施为:a.选用1.5年生的壮苗造林;b.造林时间应选择在1月下旬至2月初的阴天及雨后晴天栽植;c.起苗造林时做到随起随造,以防止苗木根系风吹日晒;d.起苗后应除树叶,适当修根,主根长度保留20cm,并沾泥浆栽植。  相似文献   

3.
刨花楠人工栽培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刨花楠林木前途广阔。文章简单介绍了刨花楠生物学特性,就刨花楠栽培技术,从采种育苗、移栽定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分析,重点强调育苗和幼苗管理。  相似文献   

4.
刨花润楠综合利用价值及其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刨花润楠为樟科润楠属常绿乔木,集多种用途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通过对刨花润楠综合利用价值和播种、扦插育苗技术的介绍,以促进创花润楠的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黄康庭 《吉林农业》2012,(3):170-171
刨花润楠为樟科润楠属乔木,外形高大,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及木质好并用途广泛等诸多优点.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的快速进步,对于刨花润楠这种木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所以应充分重视刨花润楠的栽培管理工作.本文将通过对刨花润楠的生长特性及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概述,分析并总结出切实的加强刨花润楠栽培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特征,比较不同种源刨花润楠光合作用的差异,为刨花润楠良种选育与造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建瓯种源(MJO)、福建顺昌种源(MSC)、广东乐昌种源(YLC)、广东仁化种源(YRH)、广西灵川种源(GLC)、广西恭城种源(GGC)6个在广东有推广潜力的刨花润楠种源为材料,观测刨花润楠的光响应曲线特征,并计算出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及暗呼吸速率等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广西恭城种源刨花润楠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了12.20μmol·m~(-2)·s~(-1),而且其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之间的差值最大,为604.60μmol·m~(-2)·s~(-1),而福建建瓯种源刨花润楠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仅为5.32μmol·m~(-2)·s~(-1),福建顺昌种源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间差值最小。【结论】参试的6个种源刨花润楠中,广西恭城种源的刨花润楠利用弱光、强光能力和对光适应能力最强,光合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生长潜力;刨花润楠的造林可适度密植或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粉用刨花楠工业原料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不同基肥种类、混交树种、混交方式与造林株行距设计9种刨花楠粉用工业原料林造林方案。通过对各方案中的刨花楠平均直径、平均高及平均木生物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刨花楠粉用工业原料林的造林技术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造林8年后,刨花楠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单株材积与平均单木生物量分别为8.02cm、5.96 m、0.01743 m3和23.656 kg。各造林方案中刨花楠生长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方案9(纯林、造林株行距2.5 m×2.5 m,基肥为干粪肥 氯化钾 脲素 钙镁磷)为最好,其平均胸径、平均高与平均单木生物量分别为9.76 cm、6.57 m和37.3565 kg。土壤肥力及其养分结构对其生长有显著影响,应选择土壤肥沃、空气湿润、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林地造林。以营造刨花楠纯林或刨花楠与湿地松或杉木等针阔混交林为好,可采用小块状混交或垂直等高线纵向行状混交方式进行造林。造林后,应加强对造林苗木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8.
对23个种源刨花润楠群体间的表型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的长、宽、厚、长宽比、宽厚比及百粒质量6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种子长、宽、厚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质量与种子长、宽、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刨花润楠种子长、种子宽及种子长宽比等性状与采种点分布区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即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对刨花润楠23个种源进行聚类,可将其划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9.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对7个省份23个种源的刨花润楠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2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7条带,其中115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73.24%;2)12对引物的多态性指数介于0.406~0.502,平均值为0.476;3)通过分子方差分析发现,刨花润楠种源内差异占总差异的72.19%,种源间差异占总差异的27.81%,种源内差异为刨花润楠差异的主要来源;4)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显示,23个种源的刨花润楠可分为4类:第1类为湖南、广东、广西的所有参试种源和江西多数种源,第2类为浙江参试的3个种源,第3类为江西婺源和安徽黄山2个种源,第4类为福建参试的4个种源,分类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地理趋势。本研究结果为刨花润楠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良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刨花润楠在自然分布状态下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参考,在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设置3.2 hm2固定大样地,通过野外监测调查,运用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法,对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刨花润楠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刨花润楠种群的各级分布结构整体上呈“L”型,种群中Ⅰ级幼树和Ⅱ级小树的个体数分别占47.75%和39.45%,92.4%的个体高度在10m以下;种群的Deevey存活曲线接近于Ⅱ型,表明种群在不同生长阶段中表现出相近一致的死亡消失率;种群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型,并具有从早期生长阶段的聚集分布逐渐转变成后期生长阶段均匀分布的动态特征.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刨花润楠种群结构相对完整,属于增长种群,在自然潜在干扰影响中目前仍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间作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刨花润楠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望江南—刨花润楠间作与刨花润楠单作2个处理,研究间作望江南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幼苗根际土壤p H值、全C和全N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对刨花润楠幼苗的生长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除冠幅略降低外,间作处理苗高生长量、鲜干重及根际土壤p H值、总C、总N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间作望江南有利于刨花润楠苗木的生长及土壤特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2.
闽楠俗称楠木,为樟科楠木属常绿大乔木,是国家珍贵树种名录第一批名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二级珍稀渐危种,广西珍贵树种目录名单。近年来,社会在不断发展,优质木材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多,与此同时,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木材稀缺现象严重,故此闽楠的价格居高不下,前景一片光明,本文就闽楠的主要特征、栽培技术和闽楠的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樊吉尤  韦鹏练  卓宇  符韵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78-5280,5296
[目的]摸清刨花润楠的木材材性。[方法]从广西贺州市大桂山林场采集刨花润楠为试材,采用排水法测定生材体积,采用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树皮率,研究刨花润楠的生材密度、树皮率及含水率。[结果]刨花润楠的生材密度随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789g/cm3;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随树龄增加而增大,纵向变化随树高增加,基本密度在枝下高以下缓慢减小,在枝下高以上缓慢增大,平均值为0.454 g/cm3;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北向减少,南向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随树高增加,在枝下高以下逐渐增大,在枝下高以上变化不大,平均值为73.8%;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增高而增加,平均值分别为12.2%和13.2%。[结论]该研究为保护、发展广西重点珍贵树种刨花润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潘汉奇 《吉林农业》2013,(3):197-197
2012年对刨花楠扦插育苗进行了插床基质、激素促根、插条类型及插入深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带顶芽或不带顶芽保留2片半张叶子,用ABT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10h,插床用黄心土90%+细沙10%的混合基质,插入深度为插条的3/4,扦插生根率86.2%,移栽成活率98%。文章系统总结了刨花楠扦插育苗和苗期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刨花楠采种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丽春  丁银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17-217,243
刨花楠是浙江省优良的乡土树种,主要介绍了刨花楠生态、经济价值及采种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刨花润楠主要分布区的14个种源为研究对象,在广州增城开展种源试验,通过对14个种源的刨花润楠苗高、地径、叶面积、叶周长等性状进行观测,分析不同种源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系数相当,其种源间和种源内生长性状变异均较丰富;8个叶片性状种源间的变异系数为17.52%~44.71%,不同种源间叶片性状亦变异明显;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均大于0.750,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刨花润楠的苗高、地径等苗期生长性状受自身遗传控制,且不同种源间变异明显,种源选择潜力较大。刨花润楠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及气候变异趋势不明显,表现出随机现象;苗木生长性状与叶片大小呈负相关,即叶片越大、叶柄越长,苗木生长有变慢的趋势;对种源苗期性状进行聚类,可将刨花润楠14个种源划分为5个类群;刨花润楠苗期生长及叶片性状有一定的地理趋势,但也有一定的随机性。以地径为标准对刨花润楠优良种源进行筛选,初步选出永春、兴安、昭平3个种源作为适宜广东地区造林的优势种源。  相似文献   

17.
配方施肥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配比施肥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对生长及光合生理指标测定表明,不同处理的刨花润楠的地径生长量比对照(CK)提高9.14%~123.60%;株高生长量比CK提高10.14%~86.12%;生物量比CK提高0.85%~74.87%。对刨花润楠光合指标影响是叶绿素总含量比CK增加12.58%~67.65%;净光合速率(Pn)值比CK提高6.0%~294.33%;蒸腾速率(Tr)值比CK提高27.80%~280.51%;气孔导度(Gs)值比CK提高0~300.00%;施肥对胞间CO2浓度(Ci)值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波动,CK的胞间CO2浓度(Ci)值最高。氮肥是影响株高、生物量生长、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生理指标的重要因子,钾肥是影响地径生长的重要因子。综合评价表明,施肥量为N:240 mg·株-1、P:36 mg·株-1、K:162 mg·株-1 (按纯N、P、K含量计算)对刨花润楠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刨花楠生物量及其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和预估刨花楠这一优良树种的各器官的生物量及其结构变化动态,选用四种模型分别对其树干,枝,叶,皮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进行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刨花楠单木树干,树皮及地上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及树高两因子密切相关,且以模型2拟合为最优,树枝,树叶生物量则仅与胸径紧密相关,且以模型1拟合为最优;(2)30年的树木,其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分别约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66%,12%,19%和3%。(3)随着年龄的增大,刨花楠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结构变化的趋势为;树干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较在30年前表现为增加,其中10年以前增加速度较快,在30年后表现为逐渐减少的趋势;树皮与树枝则一直表现为增加的态势,树叶则一直表现为下降的态势,其中15年以前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9.
刨花楠干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天然林中的刨花楠解析木资料 ,利用削度方程对其各相对树高处的直径进行拟合 ,并对其干形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刨花楠树种的最优带皮削度方程为 :d =1.191170·(1-h/H) ( 0 .3 0 60 49 0 .43 763 4D/H) ·D0 .951175;各径级树木干形的变化规律为 :随着胸径和年龄的增加 ,各径阶树木从树干基部往上的相对形率的减少速度呈增加趋势 ,高径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刨花楠扦插育苗技术的发展空间也随之加大,本文在介绍了刨花楠的基本特性及其利用价值的基础上,从采、育、抚、防四个方面,对刨花楠的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刨花楠扦插育苗等技术措施,以期对确保刨花楠的高效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