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优势,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乘数效应 港口发展的乘数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港口业本身的乘数效应.“据初步测算,我国沿海港口每百万吨吞吐量可创造1亿元以上的GDP和2000多人的就业机会.”港口产业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创造一定的国民收入,而且带动了为港口建设提供原材料和港口机械的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又会带动为其提供原材料、机械、服务等其它行业的发展等等.港口运输业需要金融、邮电、通讯、餐饮等行业提供服务,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港口区域经济的乘数效应.沿海港口城市是先进产业最先登陆的地区,无论是依靠雄厚的资金发展起来的资金密集型还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都会逐渐在港口城市形成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行业的发展,使沿海港口城市的社会规模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中央财政近期下达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62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5亿元。其中,安排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试点补助资金130亿元,安排地方试点中央奖补资金32亿元。据统计,2011—2014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462.3亿元。截至目前,全国22个试点省份的699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全部开展了国家试点工作,全国共有3229万农村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     
《新农业》2012,(18):6-7
沈阳两亿元改扩建农村养老机构2006年至今,沈阳市政府先后投入近2亿元,对全市32家农村养老机构进行改扩建,1万多名五保老人从中受益。大连256亿元小额贷款支持农村信贷大连市鼓励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发展,满足弱势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信贷需求。截至9月末,大连市小额贷款公司已累计发放贷款15518笔共计256.6亿元,全部投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  相似文献   

4.
江苏太湖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太湖地区是上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所属12个县和镇江市的丹阳县.1982年本区工农业总产值276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和全上海经济区的3.4%,37.5%和21.6%;财政收入30.6亿元,依次占2.7%,46%和13.1%.1983年本区农村人均收入达393.4元(包括家庭副业收入).这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先进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全区逐步形成以苏锡常三大城市为中心、县乡村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研究这一新趋向有助于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束亚弟 《现代农业》2011,(12):88-89
安徽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作为中部大省,也是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利用旅游业来促进区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文章试图研究旅游业收入对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乘数效应。借鉴投资乘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弹性等经济学概念,建立了旅游收入乘数的计算模型,并将2000~2009年的数据代入模型,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运算出安徽省的旅游收入乘数。希望这个数据的得出能对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据悉,中央财政已下拨了2011年第一批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100亿元,并明确今年将中西部地区所有县(市、区、旗)全部纳入试点范围。财政部表示,中央确定的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标准为户均  相似文献   

7.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辽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辽宁省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252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5576元,实际增长10%。粮食总产量达到186亿公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8.
减少贫困一直以来是政府所要实现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是有差异的,因此采用何种有效的政策手段实现反贫困是政府所要着重考虑的。通过分析经济政策的乘数效应,来做好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反贫困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国忱 《农业与技术》2006,26(3):168-170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能源等)和社会基础设施(如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等)两大类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经济基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本文从农村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出发,得出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刺激农民消费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即便不能称为牵动农村经济活动的火车头,也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车轮”。农村经济不发展,扩大内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则无从谈起,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城市是辽宁省的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起步较早 ,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 ,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农村就业结构 ,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 2 0 0 1年 ,全年大农业总产值实现 4 .2亿元 ,农业增加值实现 2 .3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 4 .2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实现 4 310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 10 %、7%、4 %、5 % ,扭转了增幅下降的局面。在目前农业增长缓慢的大环境下 ,海城市何以有如此的增长速度 ?笔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1 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主要成就1 1 突出重点产业 ,发挥区域优势海城市坚持农业结构调整有…  相似文献   

11.
韩素卿  宋艳伶  陈景 《世界农业》2020,(4):93-101,143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中之重。明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有助于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本文以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以韩国奶酪村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结果显示,政府产业支持政策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产品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主要资源支撑;各种节庆和体验活动增加了特色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收入,村领导的强有力领导和农民强发展意愿直接促使了村庄产业融合发展。这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娜  杨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510-6512
以湘中车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研究农村祭祖风俗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空心化”现象明显,春节祭祖的风俗无法传承,导致现在的祭祀流于形式.春节祭祀寄托了后人对先祖的“慎终追远”和孝敬、光耀门楣的责任.农村祭祖风俗的复兴和新发展只能依靠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村内共同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提出"空巢"村概念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城乡经济与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生活环境方面,分析了"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老人赡养、子女教育、农村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实行统筹城乡发展与人力资源,筑巢引凤、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招商引资、开辟本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改变农民主体缺位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村集体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村党员人数和政府对村财政补助两个要素对金华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影响较为显著,是影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因素,且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关系为正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充分发挥村内党员的作用、充分利用政府对村的财政补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海涛  陈泉  姚兆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62-16563
信任是影响农村居民就医的重要因素,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对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乡土熟人社会中,村卫生室作为乡村公共领域,村医依靠人格信任取得农村居民的信任;大型医院则依靠专家系统,垄断了农村居民的住院选择。随着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村卫生室和药店将成为农村居民门诊就医的重要机构,农村居民在药店购药的比例和频次将会增加。县市级医院在住院治疗方面将发挥主导作用,并且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居民的住院成本不断减少,农村居民对县级医院的信任将越来越增加。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乏个人信任和系统信任,将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潘培  杨顺顺  栾胜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32-12735
运用层次聚类方法和再扩展的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划分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阶段,探讨了每一阶段农村经济政策的实施特点和这一阶段的农居环境问题,估算了近期农村居民消费方程,分析了不同收入等级农民的消费特点及其消费变化带来的农居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洪超 《农学学报》2018,8(4):80-84
空心村是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导致的农村地域系统退化现象,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推动解决空心村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以蔡袋村空心村整治示范工程为例,在详细调查该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空心村整治示范点,经过废旧房屋拆除及材料处理、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过程,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增加了14.34 hm2,初步形成了由上述过程有机构成的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工程技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功能定位与生产要素整合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进入了快速转型与升级的新阶段,现代农业、村庄整治、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沿海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农业资源低效利用、农村环境污染、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明确农村地域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功能定位,以农村生产要素整合为切入点.进而实施农村生产要素的空间整合(包括生态空间整合、生产空间整合和生活空间整合)、组织整合和产业整合,能够有效引领农村社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元谋干热河谷小新村流域高温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经济贫困、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单元化及种植体系不合理的现状,应用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以小流域为单元,选择小新村为试验示范村,采用“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农户”参与式方法,开展生态村建设。实践证明:小新村流域生态村建设,提高农户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意识和人文素质,增加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村容村貌整洁,提高农村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乡村转型度及其区域格局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组与相互作用,导致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的重构,包括村镇空间组织结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城乡差别等方面。从非农人口比重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结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复种指数变化等指标评价安徽省乡村转型度,进一步分析得到安徽省乡村转型的区域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整体的乡村转型度偏低,各市均呈现出M型变化趋势,各市的乡村转型度有明显的区域格局分异,社会经济与乡村发展基础明显影响转型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