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浙江省蜜蜂饲养量一直稳定在110万群左右,其中85%的蜂群是意蜂,大部分采取转地放蜂的生产形式,15%的蜂群是中蜂,利用当地山区、半山区的零星蜜源,分散养殖。近年来,全省年生产蜂蜜7万~8万吨,蜂王浆2000多吨,蜂花粉3000多吨,还有蜂胶、蜂蜡等产品,养蜂产值近11亿元。蜂产品加工增值后,全省蜂业产值20多亿元。连续10多年来,该省蜜蜂饲养量、蜂产品产量和外贸出口数量、蜂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在我国养蜂业中占有十分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养蜂业现代化已成为促进蜂业发展必由之路。现代化蜂业生产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蜂农收益水平提高为目的。蜂业现代化包括生产现代化,管理现代化,设计功能合理的养蜂车对养蜂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养蜂车发展历史养蜂车早在30多年前就出现在我国汽车产品公告管理目录上,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汽车厂家开发生产该产品。主要原因是以前我国的汽车经营管理实  相似文献   

3.
当代养蜂发展的趋势彭楚云,王世存1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日益加深,单一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宜养蜂生产发展的形势,要使养蜂生产有较大发展,就必须改革单打一的生产方式,跳出过去专门取浆、摇蜜的圈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走以蜂...  相似文献   

4.
追根溯源,从1934年我国著名的养蜂家黄子固先生在北平李林园创办<中国养蜂杂志>算起,今年是<中国养蜂>创刊整70周年.在这70年中,<中国养蜂>几经浮沉,经历风雨考验,不断成长.经过几代编委、主编和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懈笔耕,形成了"创新、求真、务实、奋进"的办刊传统和优良刊风.在国内外赢得良好的声誉,成为国际上著名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蜂业科技期刊.几十年来,<中国养蜂>在传播先进养蜂生产技术、引领养蜂科技潮流、推进中国蜂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有目共睹、不可磨灭的贡献.借此机会,向我刊的广大读者、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几十年来对<中国养蜂>始终不渝的支持和厚爱,感谢大家和我们风雨同舟共同耕耘这片宝贵的蜂业园地,让她年年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养蜂现代化程度与问题1、基本状况:我国蜜粉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养蜂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蜂业得到长足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蜜蜂总量达780多万群,而近20年来我国蜜蜂饲养量增长缓慢甚至在下降。据报道,  相似文献   

6.
陕西不论从气候、地理条件还是蜜源植物各个方面来看,都比较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定地养蜂已30余年,每年卖一部分,自已还留有100多群.常有人对我说:"想养蜂就是不懂技术,怕养不好….我便告诉他们说:"只要不怕蜂螫,订一份<中国养蜂>便可以了."  相似文献   

7.
<正>1充分认识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的重要意义奶业是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型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唐黎标 《中国蜂业》2013,(8X):48-49
<正>我国是世界上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出口量三个指标均居第一的国家。养蜂业具有单体投资少、见效快、可集中、可分散、可流动的特点。它基本不用饲喂,不占耕地,不与农作物争水肥,因此,养蜂业又被称为"空中农业"或"空中畜牧业"。它能使农业、林业、种植业、食品加工业、医疗、医药业等行业受益,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多年来,蜂业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实行养蜂机械化是实现养蜂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养蜂机械化就没有养蜂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养蜂规模化和高效益。一、饲养方式与技术进步发展缓慢1911年清末秀才张品南与人合作创办三英蜂场,引进4群意大利蜂群,并引进标准式蜂箱及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至今已100余年。10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10.
韩伟 《北方牧业》2006,(22):7-7
<正> 一、我国蛋鸡业的发展回顾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蛋鸡业基本是广大农村家家户户,传统的零星散养,家庭副业式半自给性小生产状态,生产方式落后,鸡蛋的生产量和商品量都很低,以致城市对鸡蛋的供应长期处于严重短缺局面。自70年代中后期,政府为解决城市副食品供应紧张问题,一些大城市开始在郊区发展规模化养鸡。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政府"菜篮子工程"政策、资金等因素的支持下,全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兴建国有及集体所有制的规模化养鸡场,其蛋鸡饲养规模一般都在几万只、几十万只,个别达到50~70万只。这些国营、集体养鸡场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我国养鸡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缩小了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中国养鸡业规模化生产的转折点,有力地推动  相似文献   

11.
韩伟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20):23-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禽蛋产量连续21年保持世界第一。1991年我国鸡蛋人均占有量为8千克,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人均14千克,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5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86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53%,其中鸡蛋产量2435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41.09%,人均占有量18.5千克。尽管我国蛋鸡业取得了如此高速发展,成为蛋鸡大国,但目前我国蛋鸡生产水平比较低,规模化、  相似文献   

12.
13.
马良 《中国蜂业》2014,(6):52-53
<正>黑龙江省蜂业以优良的东北黑蜂蜂种和甘美的椴树蜂蜜闻名全国。规模化养蜂的低投入高产出研究,是组装集成近年来我省蜂业成果如"东北黑蜂高产蜜胶蜂种选育的研究"和"中药生物制剂防治蜜蜂大小蜂螨研究以上技术"等,按照"规模化养蜂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在省内有代表性蜂产品主产区研究建设绿色高品质蜂产品示范基地,提高蜂农效益。尝试探索推广"龙头企业+养蜂合作社+蜂农"的运作模式,促进蜂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新彩 《养蜂科技》2006,(3):12-13,20
出口蜂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口农副产品的主导产品之一,据海关统计,在形势较为严峻的2005年,我国出口蜂蜜和蜂王浆约9.1万吨,创汇1.16亿美元;出口蜂产品又是重点敏感商品之一,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都相继加严了对我国蜂产品的要求,致使蜂产品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出口蜂产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对出口蜂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养蜂基地实行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对出口蜂产品所使用的原料蜜必须来自其养蜂备案基地。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文件要求和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  相似文献   

15.
张伏生 《蜜蜂杂志》2005,25(7):17-17
我国养蜂业从古代养蜂到现代养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蜜蜂和活框饲养技术传入我国以来,几经兴衰,生产技术进步较快,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养蜂规模也日益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转地养蜂逐渐成为养蜂业的主要生产形式,蜂产品产量迅速上升。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 TO,蜂产品的药物残留、加工档次低等问题不断显现,在国际贸易上遇到了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绿色壁垒”的抵制,致使我国养蜂业遭受严重打击。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及各类生产标准,以期提高我国蜂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而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6.
丁向英  黄康 《蜜蜂杂志》2011,30(2):25-26
中国养蜂看浙江,浙江养蜂在江山。江山蜂业已有17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江山市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2001年被评为“中国蜜蜂之乡”。近年来,江山市以“高质量、大品牌、大市场”的战略统筹蜂业发展,以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以“组织化运作、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14,34(11):47-47
<正>当今,互联网已走进多数家庭,特别是年青人的家庭,大部分都有电脑。人们看书刊杂志的时间变少,而上网的时间增多。交友、聊天、购物、交费等无不与网络打交道。那么,书报杂志是否将退出历史舞台呢?笔者是快70岁的老年人了,认为当今的书报杂志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经常在养蜂一线的养蜂员来说,书报杂志更有其重要的实用价值。现在养蜂人的年龄大多偏大,三四十岁的养蜂人相对较少,特别是外出流动放蜂的蜂友,其主要养蜂  相似文献   

18.
《蜜蜂杂志》2011,(4):14-14
国际蜂联(APIM()NDIA)主办、阿根廷养蜂者协会(SADA)承办,以“促进养蜂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42届国际养蜂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11年9月21~2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受国际蜂联主席及阿根廷东道主之邀请和委托,我中国养蜂学会将组织中国蜂业代表团前往出席会议并考察阿根廷养蜂业。希望各会员单位、蜂业界人士踊跃参加。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蜂业的发展,我国的蜂机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既有小的革新,也有配套的机械设备,为我国养蜂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蜂机具的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养蜂的生产效率,也影响着养蜂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因此蜂机具的发展水平对养蜂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方式已不适应商品市场的要求,规模化养猪已逐步在农村兴起.饲养规模已在不断扩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养猪模式中散养仍占主导地位.产品规格不一,质量控制难度大,再加上品种杂乱,饲养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的猪肉产品质量没有竞争优势.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据统计,当前我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