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赣北棉区棉花迟发问题,进一步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在全面普及营养钵双膜覆盖育苗、争早苗壮苗的基础上,引用了地膜移栽技术,以实现壮苗早发、优质高产。1地膜移栽在赣北棉区示范的反映从两年示范推广的情况看,棉花地膜移栽是一项优势明显、缺点突出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稻岩锦育苗是用岩棉代替床上,以育苗专用肥作为营养给源,达到培育水稻壮苗目的的一项水稻育苗新技术。水稻岩棉育苗具有成苗率高,秧苗素质好,省工、省力、成本低,增产(较盘育苗)8.5%-10%,亩增收45一92元等优点。并避免了常规育菌对秧苗及床上要求严格,需大量采集床上,破坏农田,育苗期间易发生病、虫、草及盐碱的危害。1物资准备秧田(120m‘用量)特别专用肥人vskg,农药35%恶苗灵0.3kg或50%多菌灵025kg,40%氧化乐果10g,硫酸Zkg,岩棉120kg,河砂1·sin‘,0·03mm地膜6kg。其它准备同机插秧。2育苗技术2·1置床处…  相似文献   

3.
王雪英  牟正 《茶叶科学》1966,3(1):62-64
为了促进茶子萌发,缩短育苗时间和培育壮苗,提早出圃,我们将水稻塑料薄膜育秧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在茶子育苗上,效果很好。一、试验方法本试验区设置在福安农校后山的茶树苗圃,土质属砂壤土,畦宽115厘米,畦高18厘米,周围搭拱形的膜架,膜架宽110厘米,高33厘米,半圆直径95厘米。所用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09毫米。膜内设有小气候观测点,试验分膜内、外(对照)两种处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育苗技术对烤烟出苗率、成苗率、壮苗率、生长情况和育苗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漂浮育苗相比,地热线加热育苗、油枯发酵育苗和双棚育苗出苗时间较短,出苗率、成苗率和壮苗率较高,其中又以地热育苗效果最好.但地热育苗成本较高,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当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已在200万公顷棉田推广。传统的育苗技术比较繁琐费工,棉花“三简一化”育苗技术是对传统育苗技术的改革和简化。实践证明,它比较适应目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农业劳力大量转移的现状。一、技术要点1.简易控温,控制苗床温度是培育壮苗的技术核心。传统的控温技术以“查温通风、三看揭膜”为主要内容。我国棉区四、五月份  相似文献   

6.
壮苗素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①赵家富关世怀湖北省钟祥市农技中心431900营养钵育苗移栽具有抗灾、保全、争早的优势。但是,由于气候因素和技术原因,培育壮苗难度较大,苗床育苗多为弱苗、瘦苗、高脚苗,棉苗素质差,栽后缓苗期长,造成早苗不早发,严重影...  相似文献   

7.
由盘锦农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研制的水稻壮苗剂是一种新型的水稻育苗调理剂,它能为秧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在大棚、温室育苗试验的基础上,今年又做了此项试验,以进一步证明该产品的优越性。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内容本试验在武警8610部队农场水稻原种田里进行,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分四个处理:CK1:营养土育苗,在一叶一心期、二叶一心期每平方米喷敌克松2.5g。CK2:营养土育苗,不喷敌克松。调制剂:300g/m2,大洼县生产。壮苗剂:166.7g/m2,“农垦牌”多功能水稻壮苗剂,农宇技术中心实验厂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传统基质中草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培育优质壮苗,开展了利用玉米渣、河砂混合物作为烤烟漂浮育苗的替代基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玉米渣与河砂配置比例能够替代传统的商业基质进行漂浮育苗,其育苗后烟苗理化指标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传统育苗基质。50%玉米渣+50%河砂的替代基质育苗成苗后,烟苗根系发达,壮苗率高,烟苗素质好,生理特性指标优良,能够替代传统基质育苗,有利于降低育苗成本,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9.
地膜平铺育苗比塑膜棚架育苗,具有简化管理,节省用工,降低膜用成本等优点。但因前期保温性能差,不利于棉花早播,培育壮苗,因此,在生产中推广较慢。1989~1990年研究表明,棉花棚架苗床覆盖草木灰具有显著的增温、增钾和防止苗床表土板结等效应,地膜苗床覆盖草木灰是否具有同样  相似文献   

10.
张海芝 《中国棉花》2004,31(12):34-35
目前 ,育苗移栽技术在生产应用上普遍存在退化现象 ,培育壮苗早发的作用减退 ,而且苗床死苗现象普遍存在。为提高营养钵育苗质量 ,于 1 999—2 0 0 0年研究双膜干子播种育苗技术 ,并进行示范推广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试验方法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 ,沙质壤土 ,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41 ,试验设 4个处理。 A:常规育苗 (对照 ) ,拱棚塑膜覆盖浸种催芽播种 ,3月 2 5日播种 ;B:双膜 (地膜平铺 拱棚塑膜 )干子播种 ,3月 2 5日播种 ;C:双膜干子播种 ,4月 1日播种。 D:双膜干子播种 ,4月 1 0日播种。小区面积 2 0 m2 ,随机排列 ,4次重复 ,田间管理相…  相似文献   

11.
培养棉花壮苗是提高棉花产量,促进植棉增收的关键一环。多年来,在棉花育苗过程中,由于气候、不当的施肥施药以及茬口衔接等方面的原因,生产上常出现苗期发病死苗重,棉苗素质差,高脚苗多的情况,给棉花生产带来诸多不利。本试验旨在运用水稻壮秧剂具有施肥、调酸、消毒和化控四合一功能的作用,探索该剂在棉花育苗中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用药量对培育壮苗和提高成苗率的效果,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葵花牌强力水稻壮秧营养剂(下称壮秧剂),由浙江江山市兴农复合专用肥厂生产提供(其中的母剂由黑龙…  相似文献   

12.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是采用多孔聚乙烯泡沫育苗盘为载体,以混配基质为支撑,以营养液水体为苗床,进行漂浮育苗的综合技术,是棉花栽培中一项育苗新技术。200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农业技术服务站进行了该技术的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江华 《江西棉花》2001,23(4):18-20
据 6月 5日株高调查结果的显著性测定 ,在A、B、C三个因素中 ,只有A×B互作效应极显著 ,其它均不显著。说明用壳聚糖处理棉种 (浸种、包被 )的效果与光子和毛子关系及为密切。而在包被处理中 ,与浸种的趋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江华 《江西棉花》2001,23(4):18-20
据6月5日株高调查结果的显著性测定,在A、B、C三个因素中,只有A×B互作效应极显著,其它均不显著.说明用壳聚糖处理棉种(浸种、包被)的效果与光子和毛子关系及为密切.而在包被处理中,与浸种的趋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 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秧苗生长快、易徒长,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考察秧龄和插植密度在早稻旱育秧栽培中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育秧秧龄可定为3.5~5.5叶,二因素互作显著,最适秧龄为4.5叶。秧龄4.5叶时,插植密度适宜范围25~30丛/m^2,以25丛/m^2最适宜。生产上适宜的组合是秧龄4.5叶、插植密度25丛/m^2。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稻谷价格的持续下滑、农业用工成本的提高 ,种植早稻出现连年亏损。直播栽培技术由于具有省工、节本、增产等特点而在我市发展较快 ,面积逐年增加。但手工撒直播栽培存在落谷不均匀、技术要求较高及播种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用“东方红18型”弥雾机进行喷直播的栽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为进一步探索、完善此项技术 ,笔者特设置本试验 :一、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在牧屿镇金水村林小根户面积为0.12hm2 的承包田上进行。二、试验材料及方法1.材料 :试验采用优质早籼品种嘉育948,机械为东方红18型弥雾机一台。2…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幼苗立枯病在全国各地苗圃中,发病普遍,危害严重,往往在短期内造成苗木大量死亡。对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的防治,重点是在把好“三关”的基础上,采取综合药剂防治,才能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Crop Protection》1988,7(3):202-206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farmers' fields at Guimba, Nueva Ecija and at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 Los Baños, Laguna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controlling weed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seedling nurseries. Hand weeding was laborious and ineffective due to the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rice and the Echinochloa species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perennial weeds. It was also injurious to rice seedlings. Manual separation of weed seedlings from rice seedlings before transplanting was ineffective, laborious, time consuming and expensive. Thiobencarb, butachlor, pretilachlor+fenclorim, propanil and quinclorac+bensulfuron were inexpensive and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weeds in seedling nurseries without any deleterious effect on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