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喹乙醇属于喹恶啉-1,壬-二氮氧化物类化合物,是新型的畜禽促生长剂并具有抗菌作用,据报道是治疗猪禽巴氏杆菌病的理想药物,但喹乙醇在对家兔方面的试验和疗效报道较少。在兽医临床中,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目前尚无疫菌预防。为此我们于1991年9月7日~10月5日在本镇兔场,用喹乙醇片对自然发病的兔传染性鼻炎进行了治疗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喹乙醇具有畜禽促生长和广谱抗菌作用,特别是革兰性阴性菌高度敏感。据报道对治疗猪禽巴氏杆菌病是较理想的药物,但对家兔方面的疗效报道较少。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氏巴氏杆菌所致;目前尚无预防疫苗。我们乃于1990年9月7日~10月5日在平镇兔场,用喹乙醇片对自然发病的兔传染性鼻炎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喹乙醇是新型的畜禽促生长剂并具有抗菌作用,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高度敏感。可治猪禽巴氏杆菌病,但喹乙醇在兔病疗效报道较少。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巴氏杆菌所致,目前尚无特效的疫苗来预防,其防治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我们于1991年9月7日~10月5日在本镇兔场,用喹乙醇片对自然发病的兔传染性鼻炎进行了治疗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病兔试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喹乙醇属于喹恶啉-l,4-二氮氧化物类的化合物,是新型的畜禽促生长剂并具有抗菌作用,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高度敏感.据报道还是治疗猪禽巴氏杆菌病的理想药物;但喹乙醇在对家兔方面的试验和疗效报道较少.在兽医临床中,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巴氏杆菌所  相似文献   

5.
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为此我们于1990年9月7日—10月5日在本镇兔场,用喹乙醇片对自然发病的兔传染性鼻炎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治情况报告如下。流行情况发病免均为2岁以下的西德长毛兔,未进行特异性预防接种临床表现流浆液性,粘液性或性鼻液,经常打喷嚏、咳嗽,有时还有鼻塞性杂音及呼吸困难,严重病例最后可因消瘦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根据临床、病理剖检,镜检,培养和动物接种为依据,综合各项结果确诊为兔传染性鼻炎(巴氏杆菌病)。治疗结果表明。喹乙醇对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将确诊的24只病免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按30毫克/公斤、40毫克/公斤、50毫克/公斤、60毫克/公斤的剂量每日一次口眼,连服2天。结果各剂量治疗组无不良反应。服药后13天用0.4%煌绿溶液滴鼻,每只2—3滴做反应试验,有化脓性鼻炎反应者为阳性,无变化者为阴性。治疗剂量30毫克/公斤和40毫克/公斤组治愈率为33.3%和66.7%、50毫克/公斤剂量组治愈率为100%。喹乙醇属于喹啉-1、4-二氮氧化物类的化合物,是新型的畜禽促生长剂并具有抗菌作用,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高度敏感。据报道还是治疗猪禽巴氏杆病的理想药物。但喹乙醇在对家兔方面的实验和疗效报道;较少。在兽医临床中,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巴氏杆菌所致,目前尚无特效的疫苗来预防,其防治问题丞待解决。为此我们用喹乙醇片对自然发病的兔传染性鼻炎进行了疗效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目前尚无预防疫苗。我们在本镇兔场,用喹乙醇片对自然发病的兔传染性鼻炎进行了治疗试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药品:河南省周口地区兽药厂(项城)生产,每片25mg。  相似文献   

8.
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目前尚无特效疫苗来预防,其防治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于1990年9月7日~10月5日在本镇兔场,用喹乙醇片对自然发病的兔传染性鼻炎进行治疗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材料及方法 1、药品:河南省周口地区兽药厂生产,每片25mg。 2、病兔:<1>发病兔都是2岁以上的西德长毛兔,未  相似文献   

9.
免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巴氏杆菌所致,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我们于1992年9月用喹乙醇片(每片25mg)对某兔场自然发病的兔进行了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临床特征:病兔为2岁以上西德长毛兔,流浆液性、粘性、脓性鼻液,经常打喷嚏、咳嗽,有时有鼻塞性杂音及呼吸困  相似文献   

10.
兔传染性鼻炎是兔场经常发生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一般传染较慢,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容易恶化和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等特点,是生产中最为顽固的疾病之一。所以选择合理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对控制该病显的至关重要。本试验使用自然感染的家兔进行兔鼻康,鼻肛净,喹乙醇和替米考星液药物疗效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鼻肛净治疗传染性鼻炎效果最好,转阴率达100%,喹乙醇和兔鼻康对于控制传染性鼻炎均有良好的效果,效果好于单纯使用替米考星。本试验结果可为临床防制和治疗传染性鼻炎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第一讲 兔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兔传染性鼻炎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前也称兔败血杆菌病,兔败血巴氏杆菌病。 一、诊断要点 1.本病在秋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可达20%~70%。发病率同卫生状况、兔只抵抗力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力有关。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而传播。  相似文献   

12.
喹乙醇属于喹恶啉—1,4—二氮氧化物类的化合物,是新型的畜禽促生长剂并具有抗菌作用,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高度敏感,据报道还是治疗猪禽巴氏杆菌病的理想药物;但喹乙醇在对家兔方面的实验和疗效报道较少。在兽医  相似文献   

13.
兔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败血症、传染性鼻炎、流行性肺炎等,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对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原特征、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养兔场科学防控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兔巴氏杆菌能引起家兔败血病、传染性鼻炎、斜颈病、地方性肺炎、结膜炎、脓肿以及子宫炎和睾丸炎等病状。1981年1月初,在某试验兔场3只死亡兔剖检的病变主要在小肠和胃。经微生物分离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  相似文献   

15.
从某兔场疑似兔传染性鼻炎病例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两种细菌,并对其进行了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提出了预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鼻炎康(I,Ⅱ号)是新型高效广谱抗菌复合制剂,药敏试验表明:对传染性鼻炎主要病原菌波氏杆菌,巴氏杆菌高度敏感,优于常用抗菌素。临床治疗家兔传染性鼻炎总有效率达96%,转阴率达54%~63.3%,I号药用于滴鼻,Ⅱ号药肌注为宜,3天为一疗程。经3万余只鼻炎患兔治疗证明,效果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17.
喹乙醇开始由西德拜耳药厂研究合成,又叫喹酰胺醇,其化学结构属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我县,用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长毛兔已有多年历史,它对促进生长、提高兔体对细菌性疾病的抵抗力效果显著,已深受养户欢迎。但用喹乙醇直接用于畜禽疾病治疗的临床资料,报告却很少。为了使喹乙醇更广泛用于畜禽疾病的治疗,我们对猪丹毒杆菌、兔魏氏梭菌、巴氏杆菌、仔猪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自然感染发病和人工接种发病的畜禽,用喹乙醇进行探索性治疗,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病的总称,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别易感,并存在若干临诊类型,其中有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睾丸炎、脓肿以及全身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19.
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影响兔的生长和兔毛的生产,降低了饲料报酬,从而给生产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兔传染性鼻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鼻孔周围被毛潮湿、鼻内排出浆液性渗出物、严重的排出粘液性或沾液脓性的渗出物。本病很难根除,据报道多种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对该  相似文献   

20.
正兔传染性鼻炎是一种常见家兔传染性疾病,本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其危害性亦日趋严重,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重新认识獭兔传染性鼻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变得日趋重要。1流行病学本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目前证实的病原菌主要有:巴氏杆菌、波氏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常见的是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