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记者28日从农业部获悉,我国将在西北、西南、海南打造三大国家级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根据日前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我国将建设三个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分别是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除三大国家级基地外,还将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特点,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区域级种子生产基  相似文献   

2.
正种业发展规划择机出台粮食生产,良种先行。近年来,国家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尤其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  相似文献   

3.
杂交辣椒大棚规模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规模杂交辣椒制种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海南基地冬季制种,采用露地栽培方式,二是华北基地夏季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三是华东基地春季制种,采用大棚栽培方式.大棚制种收种期(7月下旬)在南(3月)北(10月)收种期之间,生产单位能根据市场种子销售情况调整生产计划,保证杂交辣椒种子各品种的周年均衡供应,且兼顾海南种子质量好、北方种子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许多杂交辣椒种子繁育单位看好这种制种模式,故其制种规模呈上升趋势.目前大棚制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的徐州与安徽的萧县.  相似文献   

4.
一是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0万hm2,主要集中在以张掖的甘州、临泽和高台、酒泉的肃州、武威的凉州等县(区)为核心的规模化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二是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8万hm2,主要分布在以定西为主的中南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三是蔬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1万hm2,主要分布在以酒泉、张掖和武威为主的蔬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四是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基地0.33万hm2,主要分布在以民乐、临夏、天祝为主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五是啤酒大麦种子生产基地0.67万hm2,主要分布在以河西走廊、中部沿黄灌区为主的啤酒大麦种子生产基地;六是小麦原(良)种生产基地2.67万hm2,主要分布在以陇东为主的小麦原(良)种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裟种子和杂交玉米种子是目前广西生产量和销售量最大的农作物种子。本文分析了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现状,存在问题及对当前广西种子产业的影响,提出广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资》2013,(21):3
<正>本报讯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保护,提升农作物种子供种保障能力,农业部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国家级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认定工作。通知指出,要求生产基需满足近3年种子生产面积分别达到3万亩和15万亩以上;近3年未发生种子生产重大责任事  相似文献   

7.
由于苦瓜人工授粉用工量较大,且成本较高,为了在云南干热区开发苦瓜杂交种子生产基地,且缩减人工成本。将番茄采收后免耕种植苦瓜杂交种子技术和传统苦瓜杂交种子技术相比较。结果表明,番茄种植后免耕种植苦瓜杂交种子技术,人工成本和其他支出减少1.71万元/hm2,总收入增加1.22万元/hm2。因此,利用番茄种植后免耕种植苦瓜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苦瓜杂交种子生产种植方式。本研究为高效低成本生产苦瓜杂交种子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强化甘肃省玉米制种基地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地建设、管理和保护事关农作物种子供应安全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优势种子生产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甘肃作为全国三大核心制种基地之一,玉米制种产量占全国大田需求量的60%左右。当前制种基地管理存在执法手段落后、能力薄弱、秩序不规范、制种质量不断下降等问题,影响了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进程。围绕全面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黄牛为母本、日本和牛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产出海南杂交牛,将其与海南黄牛在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杂交牛在初生至24月龄各生长阶段体重和体尺方面均高于本地黄牛,其中初生时的体重提高了75%;在繁殖性能方面两者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杂交水稻制度实行大户规模生产,这有利于纯度、净度、水分等质量指标的提高和控制,但不利于种子芽率的提高,为了提高种子芽率,一定要选择优秀的承约生产单位(种植大户)和良好的生产基地;二是在生产基地确定后,要与其明确责任,奖罚分明,三是生产上做好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近日发出通知,首批认定31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26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通知要求,认定的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市县,要尽快成立基地管理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和管理力度,切实维护基地生产秩序,坚决打击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增加投入,加快提升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为打造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有关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情况调查;明确了安徽杂交水稻制种现状,制种面积将有扩大的空间,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良好,但也存在制种基地设施薄弱、生产成本较大、政策支持不够等不足,建议加强制种基地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种子生产补贴和设立风险资金等措施,确保杂交水稻生产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21日至2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武汉市召开了2012~2013年度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供需形势分析会,结合种子生产基地观察点信息、种子市场观察点信息及重点种子企业调研情况,分析了2012年种子生产情况及2013年种子需求形势。总体来看,2013年主要农作物种子供应充足",两杂"种子供应过剩程度加重。其中:2012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29万hm2左右,比上年增加1.67万hm2。新产杂交玉米种子15.7亿kg左右,比去年增加2.1亿kg。其中甘肃10.87万hm2,比上年减少1.13万hm2左右;新疆突破6.67万hm2,比上年增加2万hm2,全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国家级杂交水稻和杂交卡米种子生产基地认定工作。据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旨在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精神,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保护,提高种子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提升农作物种子供种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青海省种植杂交油菜的面积日益增大,用种量需求也加大。如何选择和稳定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对完成种子生产计划,保证实施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保证杂交油菜种子质量和产量显得十分重要。现在就此根据工作体会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质量决定效率,种子的质量是决定种子企业生存的关键=在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过程中,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质量。如何提高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效率是每个种子企业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杂交水稻种子为例,结合作者多年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的经验,阐述提高水稻杂交种子生产效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期望这种思考能给其他各种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国玉米杂交种籽生产都是由种子企业特约农户在村或乡建立制种基地,统一划定隔离区,进行杂交种子生产,由种子企业统一提供自交系,统一制种操作技术规程,并派专人统一进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资》2013,(5):3
<正>本报讯《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日前出台,《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根据规划,我国将在西北、西南、海南打造三大国家级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月28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有关情况。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表示,当前的种子企业准入门槛"过硬",企业结构正在优化。未来将通过加大种业投入、支持企业发展等四方面手段推进规划落实。马淑萍介绍,一是强化合力推动。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合力推进规划落实,并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的  相似文献   

19.
沈农友 《当代农业》2014,(18):48-48
为强化种子市场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制种基地无证生产、品种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农业部于8月下旬起组织开展杂交玉米、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专项检查行动。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工调运环节检查。在种子加工环节,抽取种子样品进行品种真实性检测。在种子调运季节,检查调运种子的生产许可、去向和数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 2002年全国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以下简称"两杂")种子生产情况,做好 2003年"两杂"种子供应和指导工作,最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各省种子管理部门,根据 2002年全国"两杂"种子的生产和库存情况,分析了 2003年"两杂"种子的供需形势.分析表明, 2003年杂交玉米种子将供过于求,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