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奶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转型期,生产者要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生产规模化、养殖小区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一体化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推进奶牛养殖由分散饲养向小区集中养殖转变.挤奶方式由手工为主向机械化挤奶转变,产业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奶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农牧产品开发》2008,(2):50-55
我国奶业正处于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过度、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规范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的要求,农业部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农办牧[2008]3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结合生产实际参照执行,并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刊将分两期进行刊登,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家为提高民族奶业竞争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在养殖环节,不断加大对奶业的扶持力度,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奶业发展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奶业生产水平和奶源质量不断提高。在收购和运输环节,全面开展奶站清理整顿,严格准入管理,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奶站数量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西省在奶业发展上大力推广小区、园区和专业场养殖,增长方式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生产方式从以千家万户分散零星饲养为主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生产转变。  相似文献   

5.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3,(13):52
我国将提高奶业生产水平我国今年将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加快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加强奶站监管和生鲜乳监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等措施来推进奶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奶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乳业产业政策调整为轴,从产业链的视角下分析了政策调整下我国乳业的新发展。产业政策调整前,奶牛的家庭式散养模式占据绝对主导,原奶质量难有保障;规模小、卫生条件差、经营不规范的私营奶站广泛存在;乳品市场中下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以及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因素使得乳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当前,在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乳业产业链正由分散松散向集约紧凑型过渡。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散养逐步被区域集中养殖的奶牛养殖小区所取代。奶站数量大幅减少,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乳品加工企业市场结构也正逐步由中(下)集中寡占型向更为集约、紧凑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经过全面整顿和努力振兴,中国奶业正在从快速增长阶段走向建设现代奶业的新阶段。本文从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乳制品流通、进出口贸易和乳品质量监控5个方面,对欧盟、美国、新西兰、日本和中国的主要奶业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奶业政策起步较晚,政策手段单一,奶业基础环节扶持力度薄弱,乳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奶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缺乏等。研究认为,中国应加大奶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奶业发展;提高饲养门槛,全面推进规模化养殖;完善乳制品监管检测体系,保证乳品质量安全;加强现代奶业科技建设,满足产业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8.
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和管理问题在近几年的奶业发展中日渐突出,针对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小区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探讨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与管理的模式,为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奶牛产业面临产品供给紧张与国际竞争挤压的双重压力。如何保障中国牛奶供给安全、提升中国奶业国际竞争力,是相关部门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奶牛生产的角度,首先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奶业生产的整体情况,其次着重探究中美不同养殖规模下的成本构成、成本变动及收益对比情况。研究发现,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奶牛养殖业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奶牛养殖的规模效益尚未发挥。最后,借鉴美国奶业发展的相关经验,结合中国的奶业实际,从奶业提质、降本、增效等方面予以如下展望: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奶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二是改良奶牛品种,着力提高奶牛单产水平;三是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在参加第八届中国乳都呼和浩特乳业发展国际论坛中指出,2008年以来,我国奶业经过整顿和振兴,转型升级加快,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国家加大了奶业扶持力度,出台了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性能测定,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相似文献   

11.
庞盛林  景利 《山西农业科学》2014,(6):633-635,646
近年来,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现状持续好转,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保障乳品安全的各项治理整顿行动正在持续深入进行,山西省已经成为全国主要奶牛生产基地之一。针对山西省乳品生产质量安全现状,从生鲜乳的生产、贮运、乳制品的加工销售和政府部门的监管等方面剖析了乳制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山西省乳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首先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扩大优质奶源基地,从源头上强化对原料乳的质量安全控制;大力推进奶牛良种工程建设,做好选种和选配工作;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全面实施生鲜乳监测计划;提高乳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重视和抓好质量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多项加快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一要大力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建设国家核心育种场。加强优质饲草料生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二要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修订提高生鲜乳、灭菌乳等国家标准,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力争3年内显著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品质、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荣真 《新农业》2014,(5):63-62
2008年以来,阜新市围绕辽宁省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把大力发展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重点的规模养殖,作为现阶段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取得很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油气储运》2007,(11):17-17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政府《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鲁政发[2007]50号),今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一批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建设,发展不同形式的生猪规模养殖,培育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典型。2007年,通过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补助项目,在全省新建或改扩建40个左右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带动项目县标准化饲养发展,不断提高规模饲养水平,促进饲养方式的转变。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稳定生猪市场供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养殖规模小、单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 奶源基地建设滞后且与饲草料基地建设不同步;乳品企业加工能力偏低,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化程度不高;奶农与乳品企业两头不见利是甘肃奶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法律和市场规范,解决龙头企业与奶农的逐利性矛盾,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加快奶业协会培育,促进奶业生产和乳品加工协调发展, 实现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奶源基地建设,优化整合企业、品牌资源,实施产品差异化经营,努力塑造区域乳业品牌,是甘肃奶业持续稳步快速健康发展应对的良好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2007年以来,农业部以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8年间共投入中央资金200亿元,累计支持超过6万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项目实施以来,我国生猪规模养殖迅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明显加快。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在项目的支持和带动下,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大幅增加,规模养殖比重快速提高。2013年出栏500头  相似文献   

17.
以养殖标准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2010年国家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韵意见》。意见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比重要占规模养殖场的50%,并且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各级政府立足奶业恢复振兴和长远发展.遵循“养殖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的战略布局,大力推进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这是奶业持久发展的必然抉择。然而许多养殖户还难以适应由散养到规模集中的过渡。心存顾虑。本文着重对奶牛泌乳期、干奶期两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客观分析,用以指导奶农合理地优化配制奶牛饲料、饲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奶农养殖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推动奶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必由之路。随着相城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畜禽养殖从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非标准化养殖向标准化生产转变.分散无序经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为适应相城区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相城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发挥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转变,由分散无序经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相城区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保供为目的,  相似文献   

20.
《农牧产品开发》2014,(3):32-34
农垦奶业是我国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奶牛养殖水平和乳品质量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农业部农垦局通过开展“奶牛高产攻关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了农垦系统的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水平。在农业部农垦局的指导下,自本期开始,《中国乳业》杂志开办“农垦奶业”栏目,希望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作用,通过深入农垦系统生产一线的采访报道,宣传农垦系统的奶业生产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共同促进农垦奶业和全国奶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