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今天能代表我们联邦德国的《盆景》杂志向大会表示衷心的祝贺,感到非常荣幸。联邦德国的《盆景》杂志比《中国花卉盆景》刚好小半岁。在《盆景》杂志工作的人有园林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盆景》杂志经常介绍盆景的剪接,造型方面的技术知识,也介绍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个人负责《盆景》这个刊物。据我们所知,在德国,  相似文献   

2.
我曾在《中国花卉盆景》1995年第10期上发表了《造型扦插——盆桩速成技法》一文。现将造型扦插已4年的金边女贞盆景《妙舞春秋》及造型扦插3年的中华蚊母盆景《探海》两帧盆景照片献给大家,并着重介绍悬崖式盆景《探海》的创作技法。  相似文献   

3.
我不知道《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是从何时起开设《大片欣赏》栏目的,但从第一次见到它就喜欢上了。每次收到《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总是急不可耐地去翻阅《大片欣赏》,百看不厌,爱不释手。《大片欣赏》以整版篇幅刊登一幅盆景照片,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走近盆景大师们的盆景佳作,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远  相似文献   

4.
(二)明清时期明清两代,松柏类盆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细剪苍松耐岁寒,郁郁千丈许同观。山家近得凌云趣,老干新添第几盘。"这是清代文人汪鋆在其《砚山丛稿》中对松柏类盆景的赞颂。明清时期,不仅盆景的制作与欣赏之风在全国不少地区开始普及,制作技艺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关于盆景理论研究的风气很浓,与盆景有关的书籍比较多。如:高濂著《高子盆景说》,屠隆的《盆花》,吕初泰《盆景之一》、《盆景之二》,文震享的《盆玩》。以上五篇关于盆景的专论集中写于明代末期的数十年间(1541~1646年),加上清代吴涣子所著《花镜》中的"种盆取景法",  相似文献   

5.
我从85年起订阅《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发现凡是有关根艺的文章都刊在《盆景专页》、《盆景篇》栏内。从一些文章中得知根艺作品还能参加盆景艺术展览。显然,根艺是被归为盆景类的。我认为盆景和根艺是概念不同、风格迥异的两种艺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朱宝祥先生,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了近70个春秋。近20年来,朱宝祥创作出了《听涛》、《金蛇狂舞》等百余盆盆景杰作。这些作品有的被选入画册,有的被选入年历的封面。在1990年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上,朱宝祥的两盆小叶罗汉松《巍然屹立》、《源远流长》均获银质奖,并把南通盆景推上了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7.
本刊去年第九期、今年第一期先后在《争鸣》栏里发表了赵国瑞的《不该贬抑象形性盆景》、徐和德的《象形——盆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本刊还陆续选载了一些象形盆景的照片。今年第三期刊登的关雄斡的《是盆景,还是盆怪?》对象形盆景提出了异议。这一期,我们编发了一组不同意关雄斡意见的来稿。孰是孰非,通过争鸣,自有公论。  相似文献   

8.
书讯     
《中国草书盆景》一书出版发行本刊讯日前,《中国草书盆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介绍了盆景创新流派之一的彭派草书盆景,内容包括草书盆景的概念、分类、字帖、创作技艺、养护管理、园林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花木盆景》第一期刊登了彭建的大作《当今盆景发展的误区》一文。春节后《中国花卉盆景》第二期也刊发了此文,并在标题上另了“中国”二字。这里暂且不说作者一稿两投。仅就我的感受直言不讳地写出来。总的印象是读后令人失望,给中国盆景泼了一瓢冷水,给盆景界人士当头一棒,令人心情沉重。  相似文献   

10.
说起刘天明的山石盆景作品,京城内外盆景爱好者当中很少有人不知晓。前几年,刘天明创作的《壁立千仞》、《枯木奇峰》、《塞上忠魂》和《小桥流水人家》等曾分别在全国、北京地区的盆景作品大赛中获得殊荣,并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刘天明盆景艺术展览。这次展览汇集了刘天明400余件作品。为此,著名书法家萧劳先生欣然为这位年轻的盆景艺术家题写了“聚石斋”的横幅,著名国画家郭传璋先生也赠送了自己多年来的力作《黄山松云》。这两幅书画老前辈的墨宝挂在刘天明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花卉盆景》2005年第4期,盆景艺术家、理论家曾宪烨先生发表了《也谈三公原则和盆景展览评分制》,文中认同了 AB 版评分表的作法,而重点是有的放矢地对《古木雄风》和《沦海横流》作了很直率的点评,尤其是对《古木雄风》的溢美之词异乎寻常。  相似文献   

12.
用盆景艺术向世界宣传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是海派树石盆景《浦江源头》的创作初衷。早在2006中国陈村世界盆景赏石博览会上,《浦江源头》就赢得了中外盆景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赞赏。美籍国际盆景雅石协会(BCI)和世界盆栽友好联盟(WBFF)领导人琳达布兰特颇为欣赏地与《浦江源头》合影留念。《浦江源头》能在大展上引起震撼,不仅让人领略了海派盆景的魅力,而且向世界展现了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举办地的母亲河——黄浦江源头的神韵美境。  相似文献   

13.
在仔细研究了《中国花卉盆景》1993年3期所刊载的《故乡行》一文及其图片后,我认为《故乡行》采用阶梯状的排列似乎单调、呆板了一点,缺少山水盆景应具有的节奏感。关于节奏,赵庆泉老师在所著的《中国盆景造型艺术分析》一文中作过这样的解释:节奏,  相似文献   

14.
我于2006年5月在《中国花卉盆景》上刊登了《盆景改作笔记》,至今已有两年了。可能大家要问,盆景改作得怎么样了?效果好不好?就此我再来谈一下。  相似文献   

15.
改版随想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改版了!2011年是《中国花卉盆景》的改版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收获和热情参与的一年……《中国花卉盆景》在改版的同时推出了《读者意见调查表》。透过该表,我们分明看到了编辑部的决心。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改版开辟一条新道路,创建一个新文本。  相似文献   

16.
三十六岁的顾伟忠,为江苏省盆景协会中最年轻的会员之一。仅九一年上半年,他的二盆盆景《清风明月》和《一片孤帆万仞山》先后参加了在扬州举办的江苏省首届职工盆景和在常州举办的江苏省第七届盆景展,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作品《清风明月》(右图),曾受到著名盆景艺术家徐晓白先生的赞赏。但见一株苍劲古拙的五针松,临悬而兀立,面对清风明月,  相似文献   

17.
“盆景是一门艺术”这一立论,已得到艺术领域内外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为何在此又旧话重提呢?原因是拜读了朱贞佳同道《论盆景艺术的唯美主义》一文(见《中国花卉盆景》一九九三年第三期,下文简称《论》文),不得不有感而发。一、盆景艺术作为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盆景是艺术。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它和政治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进行艺术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25日,中国花卉协会中花秘字[2018]8号文件,发布了《全国盆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全国盆景产业发展情况,本刊选取《全国盆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核心内容,结合图片,以专题形式予以刊登,帮助业内人士探讨盆景产业的发展思路。近两年,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通过面上调研和重点调研等形式,对全国盆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9.
首先我感谢《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给了我这次机会,使我成为今年最走运的《中国花卉盆景》杂志读者,我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望天门山》在《中国花卉盆景》(1993年10期彩页)发表后,受到专家的肯定,不少读者也来信要求交流创作方法,这无疑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我从事山水盆景创作掐头去尾匆匆已逾十载,对我国山水盆景如何体现其诗情画意颇费思量,山水盆景《望天门山》就是在大诗人李白《望天门山》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