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明不同淋洗剂对铅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铅污染土壤恢复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兰坪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振荡淋洗技术研究草酸、酒石酸、氯化铁、柠檬酸、柠檬酸+EDTA、盐酸、乙酸对铅污染土壤中铅的淋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淋洗剂对土壤Pb的淋洗效果均存在差异;2)随着淋洗剂浓度的增加,淋洗效果初期增长很快,后期逐渐趋于平缓;浓度为0~1.2 mol/L的淋洗效果为氯化铁>草酸>盐酸>酒石酸>柠檬酸>乙酸,其中氯化铁最大淋洗效率可达90%以上;3)在0~8 h内,淋洗时间越长淋洗效率越高,且盐酸>酒石酸>柠檬酸;4)EDTA与柠檬酸在复配比为3︰7、pH3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Pb的去除率分别为63.23%和50.93%。【结论】氯化铁、草酸、盐酸对Pb的淋洗效果均较好,合理的淋洗温度可以提高土壤淋洗效率,复合淋洗剂比单一淋洗剂淋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合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方法]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CA+CaCl_2、CA+FeCl_3及CA+CaCl_2+FeCl_3组合试剂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结果]几种试剂在组合条件下对镉的去除率均要高于单一试剂淋洗的去除率,且CA+FeCl_3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6.31%~89.61%。从淋洗前后的镉有效态含量来看,CA+FeCl_3(3∶1)中镉有效态含量最高,达1.794μg/L。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经淋洗剂淋洗后,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镉大部分被淋洗出来,其所占比例大大降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比例增加,土壤中活性态镉减少,生物毒性大大降低。[结论]CA+FeCl_3(3∶1)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9.61%。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组合复合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本文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CA+CAS和CA+CAS+Na2S2O3组合试剂对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A+Na2S2O3 和CA+CAS+Na2S2O3组合对土壤中镉的去除率均较高,且第一次淋洗去除率在80%以上,第二次淋洗最大去除率仅为13.95%,第一次淋洗效果明显高于第二次。CAS的加入可以缓解CA和Na2S2O3对土壤pH、全氮和有效钾等理化性质的影响。从形态上分析,未处理土壤中镉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存在,两种形态和达到93.8%。淋洗处理可将土壤中大部分的镉去除,去除率最大可达98.21%,且淋洗后土壤中镉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所占比例增加,比例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4.
稻田氮素淋洗损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玉华  尹斌  朱兆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92-279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2年研究了施氮量、分子膜对稻田氮素淋洗损失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以铵态氮淋洗损失最少,90cm处浓度低于0.2mg/L;水稻移栽和烤田后硝态氮浓度达到峰值,以90cm处浓度为0.2~0.9mg/L;整个稻季氮素淋洗量为3.2~5.6kg/hm2,占施氮量的1.4%~2.5%。  相似文献   

5.
袋泡茶冲泡过程中的淋洗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滴灌淋洗土壤盐分效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用0.71%的滨海盐渍土做草莓和黄瓜盆栽试验时,发现了滴灌具有较强的淋洗土壤盐分的性能;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初步研究滴灌淋洗土壤盐分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滴灌洗盐控盐,可使滨海中、重度盐渍土的0~20cm的土层含盐量降到0.15%左右,形成“脱盐淡化层”,能够实现蔬菜生产,为滨海盐渍土的开垦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污染土壤治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适用于受高浓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着重阐述了近年来不同淋洗剂以及淋洗条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综述了不同淋洗剂对不同形态重金属淋洗效果,讨论了淋出液的处理及淋洗剂的回收,同时介绍了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工程实践。指出在众多淋洗剂中以天然有机酸因低生态毒性和高降解性而最具有研究前景。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选择最优条件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而在选择淋洗剂时,也应考虑其本身的生物降解性和生态毒性。无论哪种淋洗剂,均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容易被淋出,而相对稳定的残渣态较难去除。本文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淋洗技术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可生物降解螯合剂氨三乙酸(NTA)替代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在复配淋洗剂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NTA和EDTA与草酸和酒石酸所配制的复配淋洗剂在不同浓度、固液比、pH值和淋洗时间下对Cr(Ⅵ)污染土壤淋洗效果的影响及淋洗动力学,此外还使用顺序提取方案(BCR)分析了淋洗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迁移率和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混合等体积的0.25 mol·L-1NTA和0.3 mol·L-1草酸在固液比为1∶9、pH为3、淋洗时长为240 min条件下达到最大Cr(Ⅵ)去除效率82.94%,这与使用EDTA淋洗时的效率相近;该复配淋洗剂淋洗Cr(Ⅵ)污染土壤时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BCR实验结果表明,NTA和草酸复配淋洗后土壤中Cr的弱酸可提取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组分含量分别从6 346.67、4 280.00、2 387.67 mg·kg-1下降至1 161.67、433.35、741.00 mg·kg-1,可还原态组分从2 746.67 mg·kg-1上升至6...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证有关文献,简述了土壤淋洗的概念、分类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所用淋洗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砷具有金属性和准金属性,毒性高且无法自然降解,土壤中砷含量超标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土壤化学淋洗是目前最常用的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技术手段之一,但淋洗参数的选择一直显著影响着修复效果.本文基于土壤化学淋洗修复砷污染土壤技术,对化学淋洗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获得的淋洗时间、淋洗剂浓度、土水比等淋洗参数,能够较好地完成砷污...  相似文献   

11.
精甲霜灵柱层析净化淋洗液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甲霜灵为外消旋物甲霜灵的R型对映体,其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中多采用活性等级Ⅴ的酸性氧化铝填充柱并用正己烷与乙醚的混合淋洗液淋洗净化。但由于乙醚有较强刺激性,对实验人员危害较大。经试验,改用正已烷:二氯甲烷(1∶1)的混合淋洗液淋洗,其添加回收率可达95.39%,标准分离值为4.10,变异系数为4.30%,经SA S系统方差分析两者间无差异。精甲霜灵与其荔枝果肉添加样品中的杂质峰最小分离度R为1.668,与相邻组分能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2.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和水稻秸秆混合热解制备了稳定化材料(nHAP@Biochar),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其配比对镉(Cd)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土柱试验考察了表层柠檬酸-氯化铁淋洗、深层稳定化对不同Cd污染程度耕地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 表明,稳定化材料对Cd的吸附随nHAP与水稻秸秆的比例增大而提高,适宜的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湘潭受镉污染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振荡淋洗技术,以氯化甘氨酸盐和硝酸甘氨酸盐作为淋洗剂,研究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去除效果,测定了淋洗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氨基酸盐对镉的去除率最高可分别达到84.3%和78.4%,淋洗后镉的有效态(可氧化态+酸溶态)质量分数显著减少。淋洗使土壤pH值显著下降,但有机质、碱解氮以及速效磷含量显著上升,阳离子交换量以及速效钾含量下降。淋洗对土壤结构无明显破坏,且淋洗修复后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大幅降低。说明,氨基酸盐作为淋洗剂对土壤中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且是种新型的环保淋洗剂,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淋洗法修复铬渣污染场地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铬渣污染场地已经列为我国土壤污染重点治理对象,急需修复铬渣污染土壤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水、EDTA、EDDS、柠檬酸、草酸、盐酸、磷酸、环糊精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淋洗剂对铬渣污染场地Cr的淋洗效果,探讨了淋洗剂浓度、淋洗时间、土水比、淋洗次数等对淋洗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淋洗剂复合对Cr的淋洗效果以及不同浓度柠檬酸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水、EDTA、EDDS、环糊精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Cr的去除率较低,柠檬酸在浓度为0.5 mol ·L-1、土水比1:20、反应时间为24h、淋洗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佳淋洗效果,Cr的去除率可达到82.8%;SDBS、EDTA与柠檬酸单独组合顺序或者混合淋洗,都没有增加柠檬酸对Cr的去除率.重金属形态分析表明,柠檬酸淋洗有效地改变了Cr的形态从而达到较高的修复效果.当柠檬酸浓度小于0.25 mol·L-1时,对铬的去除主要以Cr(Ⅵ)为主;当柠檬酸浓度大于0.25 mol·L-1时,对铬的去除主要以Cr(Ⅲ)为主.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异位淋洗修复铬渣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文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淋洗修复技术的原理和种类,通过对淋洗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土壤质地主要是由于不同土壤颗粒组成影响淋洗效果;无机淋洗剂具有快速去除土壤污染物的特性,但会引入过量盐基离子,对土壤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而有机淋洗剂和表面活性剂则通过络合或静电作用将污染物从土壤淋洗出来;淋洗修复条件包括淋洗pH值、固液比、淋洗时间和淋洗温度等,不同的污染物有着不同的最适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淋洗剂对污染土娄土中Cu、Pb的淋洗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柠檬酸(CIT)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2)对污染土娄土中铜、铅的淋洗效果,并对淋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铜、铅单一污染的土娄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2种螯合剂(EDTA、CIT)和2种表面活性剂(SDS、RL2),采用批次试验方法,分析淋洗剂浓度、pH、背景电解质(NaNO3和NaCl)、水(mL)土(g)比、淋洗次数对污染土娄土中Cu和Pb的淋洗百分率的影响,探索不同淋洗剂淋洗污染土娄土中Cu和Pb的最佳条件。【结果】在相同浓度下,EDTA和CIT对污染土娄土中Cu的淋洗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淋洗剂,EDTA对Pb的淋洗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淋洗剂。淋洗4次后,4种淋洗剂对污染土娄土中Cu的淋洗能力由大到小为CITEDTARL2SDS,对污染土娄土中Pb的淋洗能力为EDTARL2CITSDS。EDTA和CIT溶液淋洗土娄土中Cu和Pb的最适条件为:水土比20(mL)∶1(g)、淋洗剂浓度0.01mol/L、pH=7、无背景电解质;当水土比为20(mL)∶1(g)、RL2溶液浓度为0.02mol/L、pH=8、无背景电解质条件下,RL2对污染土娄土中Cu、Pb的淋洗效果最佳。【结论】EDTA、CIT和RL2可以有效去除污染土娄土中的Cu,EDTA可作为石灰性污染土娄土中Pb的最佳淋洗剂,而SDS不宜作为污染性土壤的淋洗剂。  相似文献   

17.
施用秸秆炭对土壤钾淋洗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秸秆炭化还田对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黑土、棕壤和砂土3种土壤类型,每种土壤分别添加炭粉和炭基缓释肥,并作等氮磷钾处理,开展106 d的培养淋洗试验。[结果]施用炭粉和炭基缓释肥均可增加土壤钾的淋洗量,且钾淋洗量随炭粉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整个试验期间,不施用炭粉(CK)、施用炭粉27 000、54 000 kg/hm2、施用炭基缓释肥375 kg/hm2的砂土和棕壤的钾累积淋洗量分别为黑土的2.7和1.9倍、4.3和2.2倍、2.3和1.9倍,4.1和1.7倍;炭粉在砂土中的短期效果最明显;炭基缓释肥在黑土中的效果最好,在砂土中的效果最差。[结论]炭基缓释肥的施用效果好于等量炭粉和化学肥料。  相似文献   

18.
苏南太湖流域水稻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淋洗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苏南太湖流域,对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水稻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水环境损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50kg/hm^2的高氮肥施用水平下,水稻产量已经下降,植株发生氮素“奢侈”吸收,氮肥利用率下降,氮的淋洗量迅速增加。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环境经济学的Coase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边际收益分析原理求得,221.5-261.4kg/hm^2N为苏南太湖流域目前生产条件下,水稻兼顾生产,生态和  相似文献   

19.
磷酸氨基酸盐对Cd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减少淋洗修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从12种不同磷酸氨基酸盐中筛选出了淋洗效率较高且价格低廉的最佳淋洗剂[Gly][H2PO4],探究了淋洗时间、淋洗剂浓度、液土比和pH对淋洗效果的影响,并对淋洗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淋洗剂浓度为0.3 mol·L-1、液土比为4、淋洗时间为60 min时,淋洗剂[Gly][H2PO4]对C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55.4%。淋洗后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速效钾含量上升,土壤脱氢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在淋洗后第28 d时,两种酶的活性与原土相比,分别升高了61.3%和37.3%。在淋洗废液中添加Ca(OH)2,当其浓度为20 g·L-1时,废液中Cd去除率为96.57%,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排放要求(<0.1 mg·L-1)。因此,[Gly][H2PO4]可作为环境友好型淋洗剂用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10年中,施用生物质炭降低氮素淋洗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全面总结分析生物质炭在降低农田土壤硝态氮淋洗方面的影响,本文收集了2010-2016年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上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41篇,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86%的研究数据表明施入生物质炭可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洗,且降低比例随生物质炭施入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98.2%的研究数据显示生物质炭的施入可以减少土壤水分淋溶体积,平均降幅达10.0%。生物质炭的施用效果以在中性土壤(pH=6.48)为最佳,硝态氮的淋失减少量达30.7%。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可以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淋洗,平均降幅达24.6%,其淋洗效果主要与生物质炭施用量及原材料有关,此外土壤类型、土壤酸碱度等也是相关影响因素。但是目前关于生物质炭对硝态氮淋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土柱模拟,未来仍需长期的田间定位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