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研究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浸出液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4种不同浓度的柱花草浸出液根施荔枝幼苗,观测荔枝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4种浓度柱花草浸出液对荔枝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柱花草浸出液处理可使荔枝植株增高,叶片数增多,叶面积增大,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全N、全P和全K的含量增加;浓度为25.0 mg/mL的柱花草浸出液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对生菜和萝卜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萝卜和生菜为受体材料,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探讨空心莲子草植株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同时测定相关保护酶活性变化,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生菜种子发芽率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生菜幼苗生长总体上表现为抑制,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大于胚轴。低浓度(0.01 g/mL)浸提液对胚轴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随浓度升高这种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当浓度达到0.04 g/mL时,胚轴生长均被明显抑制。浸提液对胚根长度和植株鲜重的抑制程度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强,高浓度下胚根生长几乎停滞。浸提液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在低浓度条件下SOD、POD和CAT活性均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SOD活性逐步下降,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下降后再上升。萝卜和生菜幼苗的MDA含量随植株水浸提液处理浓度增加而持续增加,萝卜的增幅略大于生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L.)对禾本科牧草的化感作用,以天仙子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材料,通过5个不同浓度天仙子种子浸提液(0,0.025,0.05,0.075,0.1 g·mL-1),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处理,测定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天仙子种子浸提液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浸提液浓度增加,黑麦草萌发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P<0.05);浸提液对黑麦草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株高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天仙子种子浸提液处理下,黑麦草幼苗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均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则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综上所述,天仙子种子浸提液对黑麦草幼苗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黑麦草植株通过细胞膜的变化而影响内部生理生化过程,以适应不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狼毒浸提液对紫花苜蓿、披碱草和冰草的化感作用,分析狼毒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规律和作用强度,以期为退化草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5种浓度梯度狼毒浸提液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均具有抑制作用,125g·L^-1处理下种子发芽率较对照相比减少33.56%;对披碱草和冰草种子具有“低促高抑”现象,25g·L^-1处理下披碱草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增加19.76%,冰草增加45.91%。2)狼毒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幼苗苗高呈现低浓度(≤50g·L^-1)促进生长,高浓度(≥75g·L^-1)抑制生长,对披碱草幼苗苗高呈现低浓度(≤25g·L^-1)促进生长,高浓度(≥50g·L^-1)抑制生长。狼毒浸提液对冰草幼苗根长具有抑制作用,较对照相比减少78.21%。狼毒浸提液处理下3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受到抑制作用,且随着狼毒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用野生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进行处理,探讨麻花秦艽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麻花秦艽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对两种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仅在低浓度0.025 g·m L-1的根水浸提液处理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浓度达到0.1 g·m L-1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被完全抑制(P0.05)。麻花秦艽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抑制作用较小麦强,麻花秦艽叶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较根强。不同浓度麻花秦艽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均能影响紫花苜蓿和小麦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紫花苜蓿和小麦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总体上增加,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黑沙蒿对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枝叶与枯落物超声波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并分级计算敏感指数以综合评价其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黑沙蒿枝叶浸提液可抑制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在种子萌发期较为强烈,其中种子发芽指数受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发芽率;在幼苗生长期,对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苗高和根干重抑制较为明显;2个生长期内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升高明显加强。黑沙蒿枯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有轻微抑制作用,而对幼苗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加强,根干重、根长和苗干重是敏感性较强的指标。黑沙蒿枝叶浸提液可延缓自身种子萌发,减少萌发数目,损伤幼苗细胞膜系统;枯落物浸提液则可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干物质累积。  相似文献   

7.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栽培试验,研究了冷蒿浸提液对3种牧草生长过程中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25mg/mL)甲醇浸提液完全抑制牧草生长,在低浓度(5mg/mL)水浸提处理下各项指标多数表现为促进作用,其他各个浓度处理对阿尔冈金苜蓿、黄花草木樨根长和苏丹草茎叶长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8.0%~100.0%、22.5%~30.9%、19.7%~100.0%,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冷蒿浸提液对植株生长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的锌溶液对柱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本试验以热研二号柱花草为材料,分别给以不同锌浓度处理,结果表明:锌肥处理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但活力指数、株高、鲜干重都不及对照好。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的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紫花苜蓿分枝期的茎、叶浸提液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以研究其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对小黑麦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止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止作用增强;小黑麦苗期的茎、叶、根重随着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为20%时对小黑麦幼苗的高度与生长速度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锌对热研二号柱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浓度的锌溶液对柱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本试验以热研二号柱花草为材料,分别给以不同锌浓度处理,结果表明:锌肥处理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但活力指数、株高、鲜干重都不及对照好.  相似文献   

11.
叶小齐  吴明  邵学新  梁雷 《草业学报》2014,23(6):217-224
植物化感物质普遍存在对其他植物生长的“低促高抑”现象,可能和植物对叶片资源投入或者单位叶面积光合能力有关。实验以具有较强化感作用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为材料,研究其提取物对玉米幼苗生长、光合能力和叶片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提液浓度(0.00~0.25 g/mL)对玉米幼苗生长(总根长、株高、总叶面积和总叶长)存在着显著的影响(P<0.05),与对照处理(0.00 g/mL)相比,0.02~0.11 g/mL内各浓度处理对玉米幼苗的茎、叶和根的生长和总生物量的积累都有促进效应,而在0.13~0.25 g/mL内各浓度处理有抑制效应。不同浓度水提液处理对比叶面积和叶面积率有着相似的“低促高抑”效应(P<0.05),低浓度处理玉米幼苗对光合同化组织的资源投入增加,比叶面积和叶面积率提高,而叶生物量分配则无显著变化(P>0.05)。处理1~3 d内,具有最大生长促进效应的0.02 g/mL处理和最大生长抑制效应的0.20 g/mL处理与对照处理的玉米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玉米幼苗生物量与比叶面积和叶面积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这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对叶片资源投入,特别是叶面积生长的投入,而不是通过单位叶面积光合能力变化所导致的。低浓度化感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的促进可能是细胞伸展性增强的结果。不同浓度化感物质可能是化感作用感知受体植物胁迫能力的一种信号,因此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醇、水、丙酮为溶剂对柑橘皮和种子分别进行提取获得提取物,以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玉米青枯病菌(Fusarium gramincarum)、西瓜炭疽病菌(Colletetrichum orbicalare)、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erin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8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柑橘提取物对8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0mg?ml-1时,提取物对供试的8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3种溶剂的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一般要高于橘皮提取物。  相似文献   

13.
以结缕草(Zoysia japonica)‘青岛’幼苗为材料,进行外施尿素及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研究各处理对其生长速度、比叶重、草坪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加快结缕草幼苗生长速度和成坪时间的方法,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施尿素、GA和BR对结缕草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最佳的处理浓度分别是尿素为6 g·m-2,GA为0.56 μM,BR为1.0 μM;0.56 μM GA显著提高结缕草幼苗的生长速度和草坪质量(P<0.05);外施6 g·m-2尿素和1.0 μM BR则显著增加结缕草幼苗草坪质量、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P<0.05);外施6 g·m-2尿素、0.56 μM GA和1.0 μM BR对结缕草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葡萄的叶片提取物对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对葡萄霜霉病完全免疫的圆叶葡萄‘Noble’、感病欧亚种‘赤霞珠’的新、老叶片提取物为试材,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检测其对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其对霜霉病的室内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葡萄叶片提取物对霜霉病菌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叶片提取物浓度从10到50mg/mL增加时,孢子囊的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实验组游动孢子的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品种中不同浓度的叶片提取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提取物之间也是如此,但老叶提取物处理后的萌发率显著低于新叶。新、老叶片提取物浓度为10、25和50mg/mL时,浓度为10mg/mL的‘赤霞珠’老叶的防治效果为 95.0%,其余处理均为 100.0%,能显著提高室内防治效果。本实验表明‘Noble’和‘赤霞珠’叶片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霜霉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率,室内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DA-6对野大麦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促进剂--DA-6对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在二叶期喷施较低质量浓度(5 mg/L,10 mg/L)的DA-6,可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四叶期喷施较高质量浓度(20 mg/L,30 mg/L, 40 mg/L)的DA-6,可显著提高野大麦幼苗的生物量,其中20 mg/L和30 mg/L的处理,幼苗生物量分别提高55.1%和59.6%;光合作用能力分别提高12.8%和18.1%.  相似文献   

16.
问荆水浸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为受体,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问荆根茎水浸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探讨问荆对小麦的化感效应,为小麦的合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和30 mg/mL问荆水浸液对龙麦26(LM26)、垦九10(KJ10)、龙麦33(LM33)、龙辐18(LF18)、格来尼(GLN)的萌发率无显著影响,而70和100 mg/mL处理后5个品种的种子萌发率都显著降低(P<0.05);100 mg/mL处理后LM26、LF18的苗高降低,其他浓度处理后各品种小麦的苗高都增加。各浓度处理后,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的干物质量都减少,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升高;各浓度处理后LM26、KJ10、LM33、GLN 4个品种小麦幼苗的可溶性糖(WSS)含量都显著降低(P<0.05);70 mg/mL处理后格来尼、100 mg/mL处理后LF18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随浓度的增加,LM26,LF18,GLN幼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CAT)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向青色荧光蛋白(CFP)标记的两种根瘤菌菌液Ensifer meliloti LZgn5f (gn5f) 和Ensifer meliloti 12531f (12531f)内添加不同浓度硼并接种于苜蓿幼苗根部,研究硼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动态变化及接种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 mg/L硼较利于12531f生长, 100 mg/L硼较利于gn5f生长。添加适宜浓度硼对苜蓿幼苗体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和定殖具有促进作用,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在根部定殖数量较多,其中添加100 mg/L硼15 d时根部12531f数量最高,达2184.99 cfu/g,添加0.5 mg/L硼60 d时gn5f数量最高,达58307.11 cfu/g;同时可向地上运移,主要运移并定殖于下部茎叶内,1 mg/L硼利于12531f在下部茎叶内定殖,100 mg/L硼利于gn5f在下部茎内定殖。对照各部位未检测到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添加硼处理的单株结瘤数、单株根瘤重、单株叶片数、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均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 mg/L硼+12531f处理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范围在21.31%~909.28%之间;100 mg/L硼+gn5f处理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范围在15.07%~1424.24%之间;虽然单独接种12531f抑制了叶绿素的形成,但添加1 mg/L硼后其含量则升高,分别显著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8.31%和36.86%(P<0.05),而接种gn5f则促进了叶绿素的合成,添加100 mg/L硼后含量分别显著高出对照和单独接种处理24.41%和12.92%(P<0.05)。因此,1 mg/L硼与12531f混合接种,100 mg/L硼与gn5f混合接种对根瘤菌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及对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苜蓿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提取法从野生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中提取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和黄酮(Flavones),用不同浓度龙胆苦苷和黄酮提取液处理受试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通过研究受试植物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探讨了野生麻花秦艽的化感作用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野生麻花秦艽中不同浓度的龙胆苦苷和黄酮提取液对两种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都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P0.05),且对紫花苜蓿的抑制作用大于红三叶:当龙胆苦苷浓度为12.6 mg·mL~(-1),黄酮浓度为0.78和1.95mg·mL~(-1)时,紫花苜蓿发芽率(G)、发芽势(GE)和发芽指数(GI)的化感效应指数(RI)都大于红三叶;研究还表明其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二苯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核桃叶水浸液对不同产地黄芩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晓邦  程飞  张硕新 《草地学报》2011,19(5):839-845
以不同产地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005,0.01,0.02,0.03和0.04 g·mL-1)核桃(Juglans regia L.)叶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005,0.01,0.02 g·mL-1)的核桃叶浸提液对不同产地黄芩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其对受体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消失,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核桃叶水浸液对黄芩种子的幼苗根长、苗高、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佳作用浓度为0.02g·mL-1。核桃叶水浸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黄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