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为提出缓解长江三峡库区秋冬季连阴雨导致的低温寡日照对中晚熟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采取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重庆柑橘主栽品种椪柑(Citrus sinensis(L.) Osbeck)、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O sbeck ‘Newhall’)和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cv Tarocco)为材料,开展柑橘果实成熟期杜邦特卫强地膜全覆盖(Full cover,FC)、半覆盖(Half cover,HC)地表覆盖处理,和未覆盖作为对照(CK),测定了树体不同部位的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 Tyvek?覆盖后纽荷尔脐橙和塔罗科血橙的通过显著降低了树体下部果实黄绿色差b的值,进而HC和FC下部果实外观品质a/b相对提高达到9.00%以上,同时下部亮度L也有显著提高;对覆盖后对椪柑外观色泽影响较小。对于果实的内在品质而言,椪柑和纽荷尔脐橙Tyvek?覆盖在90d时的树体下部的果实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均显著降低,且椪柑T/A相对于CK均达到10%以上;塔罗科血橙在150dFC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iled content,TSS)显著的提高,HC处理显著降低了TA含量,最终覆盖后果实T/A均达到10%以上。研究表明在地表覆盖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秋冬季节多雨寡日照对中晚熟柑橘品质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中晚熟柑橘品种果实品质,提高中晚熟柑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寻新型环保覆盖材料替代塑料反光膜,通过开展桔园地面覆盖麻地膜、无纺布、银黑塑料反光膜和不覆盖4个处理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对提高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覆膜材料均能显著提高温州蜜柑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能显著改善柑桔果实的品质,提高品质的效果为:无纺布>麻地膜>银黑反光膜。表明麻地膜、无纺布可以作为塑料反光膜的替代材料,用于柑桔覆膜控水增糖提质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缺铁黄化塔罗科血橙树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叶面喷施新型铁肥(200?、300?、450?稀释液)、土施EDDHA-Fe(60g/株)和不施铁为对照(CK)等5个处理,研究施铁对塔罗科血橙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新型叶面铁肥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K显著增加。喷施新型铁肥200?处理的叶片活性铁与全铁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EDDHA-Fe;喷施新型叶面铁肥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有活性数量(RC/CSo)增加了15.10%~31.33%和受体侧PQ库的大小(Sm)显著提高了35.46%~53.58%。喷施铁肥200?处理的Fv/Fm和Fm/Fo分别较CK提高了5.32%和18.95%,其PIabs和PItotal也显著高于CK处理。因此,喷施新型铁肥200?稀释液对矫治石灰性紫色土塔罗科血橙叶片缺铁黄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塔罗科血橙为对照品种,摩洛血橙在试验地表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总酸高,VC高,花青苷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总酸0.95%,Vc66.0 mg/100g,果肉总花青苷含量5.17 mg/100gFW,总花青苷含量是塔罗科血橙的3.1倍。单果重139.0g,果皮紫红血色较浓,商品性好。口感酸甜,略偏酸,品质中上。成熟果实有玫瑰香气,但橙香味不及普通甜橙和塔罗科血橙,果汁口感亦不及塔罗科血橙。  相似文献   

5.
以麻阳和万州两个地区的塔罗科血橙为材料,探讨血橙果实贮藏过程中果肉花青苷含量的变化以及紫外光处理对花青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最低温4℃~14℃通风贮藏过程中,前30d果肉中花青苷快速增加达最高值,第30d含量较0d时增加了195%(麻阳)和226%(万州),然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花青苷含量不增加;113833 lux紫外光照射处理显著提高塔罗科血橙果实贮藏过程中果肉花青苷含量,较同一时期的对照增加35%~53%(麻阳)和22%~54%(万州),紫外光处理对果皮着色无明显促进作用,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研究冬季不同树冠覆膜处理对W.默科特果实落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11月中旬对长寿区龙河果园W.默科特植株采取3种不同的树冠和地面覆膜组合,统计和分析W.默科特果实的落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冬季树冠覆膜处理降低W.默科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但提高果实固酸比。对果实色泽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冬季树冠覆膜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W.默科特果实冬季落果率,其中地面反光膜 树冠覆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万州“玫瑰香橙”(塔罗科血橙优系,以下简称血橙)果园灌溉水和产地环境质量,在血橙7主产乡镇9个村采集灌溉水、0-40cm土壤和果实样品,测定其镉、汞、砷、铅、铬和铜等重金属含量,分析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灌溉水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我国行业标准(NY/T 391-2021),灌溉水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21~0.43,而土壤为0.42~0.62,表明均处于清洁程度,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和全氮较为缺乏,有效磷和速效钾较为丰富,虽然不同果园之间果实品质差异较大,但可溶性固形物多数在11%以上,而酸含量多数低于0.9%,固酸比超过12,果实品质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卡里佐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材料,研究果面色泽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树冠不同方位的果面色泽L值(亮度)与b值(黄蓝色差)为中部>北面>西面>东面>南面,a值(红绿色差)则正好相反;树冠不同方位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为南面>东面>西面>北面>中部,维生素C(Vc)含量为南面>北面>东面>西面>中部;不同果面色泽的果实TSS和Vc含量为红色>浅红色>黄色;同一个果实不同着色部位对应的果肉TSS含量为红色和中间部位色显著高于黄色部位。果面色泽与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表明,果面a值与果实TSS、固酸比(TSS/TA)和Vc呈显著正相关,果面L值和b值则与上述果实品质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塔罗科血橙果实可依据果面红色色素(花青素)的累积差异判断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11种物理和化学的保鲜处理方法对塔罗科血橙进行低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化学保鲜方法的效果好于物理方法,其中保鲜效果最好的是:250mg/L抑霉唑浸泡塔罗科血橙果实1分钟,在8℃~10℃条件下贮藏60天,其烂果率为5.3%,对青霉病、绿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覆盖方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产量及重要农艺指标的影响。试验以无覆盖栽培为对照(CK),设置了秸秆覆盖及地膜覆盖(平作全地面覆膜、微垄全地面覆膜、大垄半覆膜),共8个覆盖处理。结果表明:处理间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产量等都存在显著差异;各覆盖处理均较CK显著增产7.6%~44.9%,其中以微垄全地面覆膜增产最显著,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的差异是引起产量差异的主要结构因素;与CK相比,全生育期0~200 cm土壤水分含量各覆盖处理均高于CK 0.3%~1.7%,其中以平作黑膜全覆盖(B2)和微垄白膜全覆盖(C1)最高;比较全生育期025 cm土壤平均温度差异,除小麦秸秆覆盖(A1)和大垄黑膜半覆盖(D2)较CK分别降低1.4和0.9℃外,其他6个覆盖处理较CK提高0.3~1.8℃,其中以平作白膜全覆盖(B1)增温幅度最大;但进一步分时期、分土层比较发现,各覆盖处理在不同生育时期和土层,基本出现较CK增墒与降墒、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各处里增墒点次比例为54.2%~83.3%,相应降墒点次比例为16.7%~45.8%,时期上,增墒效应以开花期和灌浆期最明显、降墒效应以孕穗期最明显;土层上,增墒效应以20~40 cm土层最明显、而降墒效应以60~90 cm土层最明显。各处理较CK增温的点次比例为4%~100%,时期上,覆盖增温效果以灌浆期最明显,降温效果以均分蘖期和开花期最高;从土层来看,以土壤25 cm处增温幅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由良温州蜜柑为材料,比较铺设透湿性反光膜与未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区域光照强度、反射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方面的差异,探讨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对果实内在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铺设透湿性反光膜树冠下离地70 cm处反射光强是对照的3.3-4.7倍。透湿性反光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保持土壤环境稳定,通过光照漫反射,促进果实转色,使果面颜色更亮更红,增加固形物含量积累,提高果实商品性。铺膜与对照相比,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增加0.93 g/100mL至1.32 g/100mL,固酸比平均增加13.08%-26.76%。综上,在台州地区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可以显著提升由良温州蜜柑品质。通过连续三年品质监测,表明透湿性反光膜对由良温州蜜柑品质提升效果稳定,在同一果园可以连年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18年生早酥梨园为试材,连续3年开展了玉米秸秆覆盖、黑色地膜覆盖、玉米秸秆 地膜覆盖、玉米秸秆 生物菌肥覆盖和清耕试验,研究5种树盘覆盖方式对丘陵山地早酥梨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TOC含量增幅最大的是0~30cm土层,效果最明显是玉米秸秆 菌肥覆盖处理,TOC含量比清耕(CK)增加了64.7%。年生长周期内,土壤TOC含量呈现先稳定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添加秸秆有机物的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TOC含量,玉米秸秆 菌肥覆盖TOC含量增幅最大,比清耕增加了11.0%。随着覆盖年限的增长,添加秸秆有机物覆盖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玉米秸秆 生物菌肥覆盖增幅最大,其次为玉米秸秆覆盖和玉米秸秆 黑色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所占TOC比例。在实际应用中,玉米秸秆 生物菌肥覆盖可用于以培肥为主要目的的覆盖栽培,玉米秸秆 黑色地膜覆盖可用于以增温效应为主要目的覆盖栽培,覆盖材料应本着就地取材原则,以实现农业废弃物利用和果树提质增效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整形方式对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着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形对夏黑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存在差别,H型整形能显著提高果实大小、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花青苷含量,促进果实着色,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H型(包括HB,HL)整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T型的提高了3.18%和0.6%,比V型的提高了10.48%和7.71%;果皮中花青苷含量的大小依次为HB〉HL〉T〉V。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省资中县塔罗科血橙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为材料,运用多种方法测定其生长过程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分别在血橙果实的成熟期进行间隔采摘(采样时间为盛花期后254d、270d、296d、316d、334d)并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时间的推移,血橙中维生素C、花青素的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淀粉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可溶性糖和多酚含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而有机酸含量趋势一直呈下降状态。该结论能够为四川地区血橙采摘及营养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陇东旱塬果园生草对土壤水分及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东旱塬为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偏小且分布不均,果园生草是否会存在与果树争水的问题尚不清楚。为了探讨陇东旱塬果园生草是否存在与果树争水的问题,2014-2015年本试验以果园清耕和果园覆草为对照,探讨果园种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对果园土壤水分及苹果树(Malus domestic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种植白三叶和鸭茅降低了0~120 cm土层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蒸散量较果园清耕分别提高30.20 mm和48.65 mm,较果园覆草分别提高29.54 mm和47.99 mm;果园覆草与果园清耕则基本一致。果园种植白三叶和鸭茅的苹果单果重较果园清耕分别降低7.17%和13.69%,较果园覆草分别降低12.05%和18.22%;苹果产量较果园清耕分别降低14.33%和20.18%,较果园覆草分别降低21.84%和27.17%。果园覆草的苹果单果重较果园清耕提高5.53%,产量提高9.60%。果园种植白三叶和鸭茅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较果园清耕分别降低20.56%和28.99%,较果园覆草分别降低27.39%和35.10%;果园覆草较果园清耕提高9.42%。陇东旱塬苹果园不宜生草,而应覆草。  相似文献   

16.
揭示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演替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旱地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西北旱作区20世纪70年代至今不同阶段主推的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3种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播前和收获0~2 m土层土壤贮水量,结合玉米籽粒产量分析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播后120 d,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平均干物质积累量较露地分别提高5.5%、11.2%和21.9%;产量分别较露地增产12.1%、18.6%和31.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提高17.0%、24.1%和36.0%;玉米籽粒容重分别较露地增加2.7%、1.9%和1.8%;而平均蛋白质含量分别较露地降低0.17、0.14和0.22个百分点;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玉米籽粒脂肪和淀粉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随着旱地地膜玉米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演替,玉米抗旱增产能力逐步增强,但籽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量衡量黄龙病菌量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采自海南琼中橘园中感染了柑橘黄龙病的琼中绿橙为实验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的浓度,同时对果实品质的8个外在指标(果实纵经、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5个内在指标(果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进行测定,研究黄龙病菌浓度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外观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包括果实纵经、果形指数、单果重(p<0.05),其中果实纵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64.97mm下降到57.44mm,相对较少11.59%;果形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0.83上升到0.94,相对增多13.25%;单果重呈现下降趋势,从166.35g下降到109.66g,相对较少34.08%;果实横径、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等指标变化不明显。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内在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从9.65%下降到8.19%,相对减少15.13%;果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TSS/TA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黄龙病菌浓度增加的情况下,琼中绿橙在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黄龙病对柑橘果实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香蕉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目前海南当地宝岛蕉化肥施肥量(N 300g、P2O5 120g、K2O 600g)为常规处理(TK),增设无肥处理(CK),研究化肥减量0%(T1)、20%(T2)、30%(T3)、40%(T4)配施6kg/株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T1~T3处理分别较TK处理产量提高31.98%、26.31%和12.67%,且TI和T2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T2处理较TK处理显著增加果指长4.13%、果指围6.08%、单果重10.89%、收获率15.00个百分点。与TK处理相比,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糖酸比12.60%~30.84%,化肥减量40%以内能显著提高香蕉果实的可食率、Vc含量,且T2处理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0%。就经济效益而言,与TK处理相比,T1、T2处理总利润分别增加83.66%和69.03%、产投比分别提高10.78和12.65个百分点。综上可知,在本试验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化肥减量20%配施6kg/株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提高香蕉产量,协调香蕉产量构成各因素,提升香蕉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