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态功能的区划是促进区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麻阳苗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和土地生态环境特点,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选取14项指标,应用系统聚类法和SPSS软件对麻阳苗族自治县进行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将麻阳苗族自治县23个乡(镇)划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并根据分区结果提出适合各区发展的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择自然地理、土地资源、系统稳定与结构功能、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共11个指标,采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将辽宁省台安县14个乡镇划分为北部风沙绿化生态恢复区、西南稻鱼洼地生态保护区、东南两河平原生态建设区和中部城镇工业污染控制区4个生态功能区,并根据分区结果,指出了各区以后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聚类分析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将洞庭湖区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功能区类型:湖堤保护区、农业功能区、集约开发区、生态涵养区。明确了不同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探讨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决策部门调控优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县域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研究——以贵州省大方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功能区划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贵州省大方县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与方法,将大方县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确定不同生态功能分区的土地开发保护对策,并就其在毕节试验区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算法的生态服务功能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算法识别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构建了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算法开展了生态服务功能空间聚类分析,在1km栅格上识别并排定了各类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在案例区锡林郭勒盟的研究表明,利用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算法划分出的该区6个生态服务功能分区比较科学、合理,所形成的分区结论为案例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有时空针对性的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国外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其对我国河流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生态功能分区技术方法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生态县建设中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概念、生态功能分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着重阐述了生态县建设功能分区时所使用的基于GIS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功能分区是区域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基于生态功能分区原则,考虑流域——子流域完整性进行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综合分析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生态功能分区原则、依据、方法及命名,基于遥感与GIS在数据采集方面及多层面叠加功能的优势,通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以及利用DEM空间分析进行子流域划分等技术手段,探讨了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研究区子流域生态功能划分方法,形成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全流域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和12个生态功能亚区,并阐明了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重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约束。对于新调整行政区划的巢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流域产业布局、生态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莫世江  任金铜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81-13483
选择七星关区生态功能区划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客观揭示境内由分水岭到河谷的山地景观垂直分异特征,获得按流域系统构建生态功能区划的分区方案:一级区,赤水河区和六冲河区;二级区,赤水河上游亚区和马洛河下游亚区,六冲河上游七星关河段亚区和白浦河亚区。利用流域系统清晰的等级结构,客观描述县域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级序特征和空间逻辑关系;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为同类区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元,以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为平台,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结合专家集成法,将宁夏回族自治区20个县(市)分为4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并根据各类型区的生态环境特征指标分区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66-168
本研究以贵阳市观山湖区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例,对林业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功能布局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将研究区划分为西北部生态保育与生态产业发展区、中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东南部城市林业发展区三大林业生态功能区,并在对各功能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规划方向、制定相应的规划任务、采取相应的重要行动,以期为贵阳市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行动以及制定林业相关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据。  相似文献   

13.
以洛阳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4项指标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选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3项指标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利用GIS技术,首先对各单项因子进行分析并得到其空间分布,再将其进行叠加综合,得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最后依据区域主导功能并结合生态现状进行分区,划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区,石漠化调控治理区,土地沙化调控治理区,城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恢复区6个区域,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CGIS方法的双鸭山市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鸭山市是以生产煤炭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生态景观特色明显,矿产、植被、耕地资源丰富,该区域生态环境复合多样,因此研究生态功能分区可以将双鸭山市划分成多个生态功能区,针对各个区域进行生态保护,对双鸭山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分区的主要方法是指标的选取和界限划定的方法,本文运用Erdas、ARCGIS软件对双鸭山...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现阶段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乡村产业融合模式包括农业内部产业交叉融合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新技术渗透融合模式和农业产业化集聚融合模式.明确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区划为湖体保护区、控制开发区、生态涵养带和集约开发区,各区域需要结合功能分区与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和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乡村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宜兴段生态公益林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太湖流域宜兴段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和水污染治理的需求,讨论了在太湖流域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原则,提出了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改造应当注重培育水源涵养林,尤其是混交林、复层林,从而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的急剧扩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流域生态环境遭到极大冲击和破坏,致使生态系统出现资源退化、环境恶化与灾害风险加剧的趋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复合生态系统入手,深入分析流域内各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机制,综合考虑多风险源、多风险受体和生态终点共存情况下的风险大小,从风险源危险度、生境脆弱度及受体损失度三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并选取太湖流域为实证区域,对太湖流域2000年、2008年两个时期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生态风险指数介于0.015-0.253之间,以中等和较低生态风险为主.至2008年,高、较高生态风险所占面积逐渐扩大,已由2000年的5.66%、13.42%增加至6.05%、18.42%,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的常州市区、江阴市大部分地区以及无锡市区.  相似文献   

18.
王进琼  邓茂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44-20245,20255
在正确识别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区保护中存在的众多问题的基础上,从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科学管理湿地的角度出发,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把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根据各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与修复对策,提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保护工作重点,尽快实施湿地分区对于巨大的碳储存库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乃至对全球环境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柏樱岚  王如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73-6676,6684
以门头沟为例,在水生态服务功能理论基础上,进行门头沟煤矿采空区水生态补偿研究。阐述了水生态补偿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水生态服务功能的水生态补偿理论,通过效益—代价分析,得出煤矿开采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付出了很大的生态效益为代价,对这些代价要予以补偿。指出水生态补偿不仅要有费用形式的经济补偿,还要有生态服务功能的补偿,才能确保水生态服务功能水平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政策补偿,出台相应的补偿政策,健全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使生态补偿行之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贡湖湾生态修复区等比例缩放中尺度模型,同时在模型内模拟示范区沉水植物分布,在不同季节从流域亲水河调水入实体模型,研究模型对调入水的净化时间和净化效率,并总结生态修复区水动力调控模式。结果表明,水质由Ⅴ类恢复到Ⅱ类春季约需要14 d,夏季约需要17 d,秋季约需要20 d。冬季由于大部分沉水植物无法生长,因此其净化能力较差,水质检测20 d数据显示仍无法恢复到调水前水质。生态修复区水动力调控模式为春低秋常冬高夏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