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金艳’猕猴桃是江西省近年广泛引种的一个黄肉猕猴桃品种,为了解其引种表现及合理科学地进行栽培管理,本研究从江西省宜春市、赣州市、上饶市等几个‘金艳’猕猴桃栽培面积较大的产区采集样品,对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金艳’猕猴桃的外观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果形指数差异相对较小,果实均呈长圆柱形。内在品质同样具有较大差异,产自寻乌县的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抗坏血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所有产区中最大;产自奉新县的果实具有较高的果实硬度与糖酸比,其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为所有产区中最小。综上可知,产自寻乌县的‘金艳’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表明‘金艳’猕猴桃比较适宜在江西省赣南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重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果实成熟期及采后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 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同时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10年生美味猕猴桃良种‘金魁’(Actinidia deliciosa ‘Jinkui’)为试材,分别于盛花期和幼果发育期(盛花后20d)对其结果枝进行不同环剥宽度(被剥结果枝直径的1 /1、1 /2、1 /3、1 /5和1 /6)处理,以探讨不同环剥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可为猕猴桃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环剥处理的‘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较大。同一时期进行不同宽度环剥处理时,以宽度为结果枝直径1/2和1 /1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Vc、干物质、固酸比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而同一环剥宽度不同时期处理时,结果枝直径1/6的处理盛花期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糖酸比,幼果发育期处理效果却不明显。综合考虑环剥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大小、产量、果实品质和营养回流等方面的影响,生产上可以在盛花期或盛花后20d左右对‘金魁’猕猴桃进行结果枝直径1 /2宽度的环剥处理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外源钙制剂在采前处理后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CaCl2、Ca(NO3)2、氨基酸钙和糖醇钙等4种钙制剂以不同浓度在果实采收前进行喷施,研究不同钙制剂对‘红阳’猕猴桃可溶固形物、总糖、总酸、Vc、果实中钙含量、贮藏后品质变化及腐败率等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红阳’猕猴桃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钙制剂种类和施用浓度。其结果表明,1.0%的CaCl2能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的可溶固形物、总糖、Vc含量,减少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霉变率,其效果优于其他3种钙制剂。该研究结果对‘红阳’猕猴桃采前外源钙制剂的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三种常用果袋对‘黄花’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检测不同时期果皮色素含量、色差及果形指标,综合利用徒手切片和显微镜观测分析不同处理后果点大小、密度及其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套袋处理后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亮度和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成熟期间果皮色差a*值与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叶绿素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L*值与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套袋对果形无显著影响,但是对果点形态影响较明显,果点首先从其外缘进行环状破裂,果实发育后期果点呈中心至外缘的辐射状破裂。其中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处理使果点破碎程度最高,果面光滑均一,对改善‘黄花’梨果实的外观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奉黄1号’猕猴桃是本课题组自主选育的黄肉中华猕猴桃新品种,具有性状稳定、生长势强、果形均匀、肉质细腻等优点。为了生产上科学正确地使用氯吡脲(CPPU)以提高果实品质,也为该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进行了CPPU最佳处理浓度和最佳处理时期的筛选。分别选用1.0 mL·L-1 、2.5 mL·L-1、4.0 mL·L-1、5.5 mL·L-1、7.0 mL·L-1、8.5 mL·L-1、10.0 mL·L-1 8个不同浓度和盛花后15天、20天、25天、30天、35天、40天、45天7个时期对‘奉黄1号’猕猴桃进行了CPPU浸果处理,对照组用清水浸果处理。待果实成熟时分别采集各处理果实样品,检测单果重、果形指数、糖酸、干物质、抗坏血酸、色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最佳处理浓度和最佳处理时期。结果显示,2.5~5.5 mL·L-1 CPPU处理能显著增加果实单果重,提高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改善着色,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风味,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成熟。盛花后早期使用CPPU能显著地提高果实的单果重,但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和糖酸比则会随着处理时间的推后而逐渐增高。综合可知,对‘奉黄1号’猕猴桃进行CPPU处理的最佳时期是盛花后15天到30天,最适宜浓度为2.5~5.5 mL·L-1。  相似文献   

8.
以‘红富士’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对‘红富士’葡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半透明果袋的果实粒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0.5%和8.6%。半透明果袋促进了果实转色,着色率达到100%,且果实红绿色差值最大;仅半透明袋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了77.8%;半透明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达到了23.27:1。综合来看,半透明套袋处理使‘红富士’葡萄果粒增大、转色更好,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在保持高含糖量的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口感,对果实内在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一年两熟栽培条件下叶片黄化处理对二季葡萄成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夏季果实采收后,树体恢复5周进行黄化处理,模拟葡萄自然休眠,观察其成花率、结果率并测定果实品质。本研究设7月21日、8月1日和8月12日3个时期进行黄化处理。结果显示:8月12日黄化处理的成花率和结果枝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时期,8月1日次之,7月21日最低;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TSS)、固酸比、纵横径和单果重8月1 黄化处理的显著高于其它时期,且不同时期黄化处理差异性显著。在果肉中,花青素、总酚的含量8月12日黄化处理的显著高于其它时期。在果皮中,相比其它时期8月12日葡萄果实花青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时期。所以,综合成花率与果实品质两方面考虑,以8月12日进行黄化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金艳’猕猴桃为材料,研究其果实生长动态规律及不同采收期(谢花后153 d、168 d、183 d和198 d)(Ⅰ、Ⅱ、Ⅲ、Ⅳ)的软果品质。结果表明:金艳猕猴桃在凉山州西昌市一般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在生育期内,果实尺寸(纵、横径)呈前期逐渐增大,后期趋于平稳的变化,谢花后59 d内为果实快速膨大期,谢花后101 d进入生长缓滞期;随采收期延迟,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和糖酸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早期采收(Ⅰ、Ⅱ)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和总氨基酸偏低,淀粉和粗纤维较高;晚期采收(Ⅲ、Ⅳ期)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较高,淀粉和粗纤维较低,风味更浓,口感更佳;Ⅳ期维生素C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但采收较晚不利于当年鲜果销售;若作为鲜果,其最佳采收期为Ⅲ期,Ⅱ期和Ⅳ期可作为备选采收期;作为保健品加工原料,最佳采收期为Ⅳ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对‘红地球’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为葡萄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μmol/L(ck)、50μmol/L(T1)、100μmol/L(T2)、200μmol/L(T3)、400μmol/L(T4)的外源褪黑素浸泡‘红地球’葡萄果实0.5 h,常温贮藏,测定果实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PPO、POD、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到第16 d时,ck组霉变严重,失重率达到35.4%,而外源褪黑素处理组均只有轻微霉点,失重率为23.8%~33.2%,且可溶性糖、MDA、PPO、POD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说明外源褪黑素延缓‘红地球’葡萄在贮藏过程中因氧化而引起的果实霉变,维持葡萄果实储藏期间的品质,保持果实良好的口感,其中,以浓度为100 μmol/L的外源褪黑素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以葡萄晚熟品种‘魏可’为试材,分析了6种不同袋型内微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规律以及对果实品质和裂果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袋内果实糖酸比较高,日本OP袋较低。套袋对果实单果重和大小影响不显著。对于果实裂果现象,微孔袋和双层黑袋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日本OP袋及塑料袋效果最差。综合比较,对于易发生裂果现象的‘魏可’葡萄,套微孔带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江西赣南地区猕猴桃主栽品种‘东红’为试材,调查其结果母枝粗度分布范围并划分为5个等级粗度,探究不同等级粗度结果母枝‘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差异,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为‘东红’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适宜结果母枝的选留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粗度结果母枝的‘东红’猕猴桃在果实风味品质、色泽指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果母枝粗度在10-12 mm时,单果重、果实横纵径均最大;结果母枝粗度在8-10 mm时,果实干物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可溶性固形物、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随着结果母枝粗度的增加,果肉色调角、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固酸比、糖酸比上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表明,‘东红’猕猴桃结果母枝粗度为8-10 mm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随着结果母枝粗度增加,果实综合品质下降,结果母枝粗度为16 mm以上的果实综合评价最低。  相似文献   

14.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金魁’为试材,分别于盛花前后不同时期进行“零芽”修剪,对处理枝条的果实大小、干物质含量、糖、酸、Vc含量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多维价值理论方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零芽”修剪时期,为优质高效猕猴桃园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零芽”修剪果实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过早或过晚修剪,果实可滴定酸偏高,固酸比偏低;但对它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通过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显示,各“零芽”修剪时期的综合果实品质均高于对照;随着“零芽”修剪时间的推移,‘金魁’猕猴桃综合果实品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盛花后20±2d为‘金魁’猕猴桃的最佳“零芽”修剪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蜂糖李’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本研究以9年生‘蜂糖李’为试材,研究了4个负载量水平,即201~400个果实/株(T1)、401~600个/株(T2)、601~800个/株(T3)和800个/株以上(T4)对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的增多,产量随之增加,而单果重和果实品质则降低。其中单株负载量在601~800个,果实的整齐度最佳,产量为27.76kg/株,显著高于T1和T2;T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9.63%,糖酸比44.98,维生素C含量为3.32 mg?(100g﹣1),产量和品质表现良好。合理的负载量能提高‘蜂糖李’的产量和品质,单株控果量在601~800个间最适宜。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探究了采前喷施次磷酸钾对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次磷酸钾提高了单果重和坐果率,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了果皮颜色参数a值和花色苷含量,促进果皮转红;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同时,次磷酸钾处理提高了荔枝中黄铜和总酚含量,降低了采后褐变指数,说明次磷酸钾处理在荔枝的采后贮藏过程中,可以增加果实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金蜜柚’进行不同时间(5~9月)套袋试验,结果表明,7~8月套袋的果实果面着色均匀,光洁美观,裂瓣和木质化程度比不套袋的低,酸糖含量适中,风味、品质较好,为了促进柚果早熟,套袋适当宜早,建议在7月上中旬套袋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叶面喷施13-3-15-8Ca-2Mg水溶肥、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果实套袋、叶面喷施新型螯合钙和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结合果实套袋等5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开展梨果防治裂果实验。结果表明: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结合果实套袋防治裂果效果最好,裂果率为4.87%,显著低于清水对照的裂果率37.36%,但对果实品质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南天黄’香蕉果实的催熟浓度、温度等条件,以期为生产上催熟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以‘南天黄’香蕉果实为材料,研究1 g·L-1 、0.8 g·L-1 、0.5 g·L-1催熟浓度及14°C、18°C、22°C贮藏温度对果实后熟进程、果皮色度、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催熟浓度及贮藏温度提高,香蕉果实色差H值及硬度下降速度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速度加快,后熟进程加快。并且贮藏温度对果实后熟品质的影响明显,在 14°C、18°C和22°C催熟的香蕉,转黄成熟级别分别在10、5和3 d达到可供上市的成熟度。另外,1 g·L-1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在18°C贮藏后再转入14°C贮藏能较好的保持果实品质13 d。综上所述,建议根据‘南天黄’果实上市计划长短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催熟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徽州雪梨中主要品种梨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金花早’、‘细皮’、‘木瓜’、‘回溪’、‘药梨’、‘溪源白’等6个徽州雪梨主栽品种的花粉,分别对‘初夏绿’梨进行人工授粉,分析不同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石细胞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不同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石细胞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回溪’授粉的果实单果重最高(316.57 g),果实纵横径较大;各授粉组合果实在果形指数上显著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以‘药梨’授粉最高(12.04%);‘细皮’授粉时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52%,糖酸比最高为144.97;石细胞含量方面,‘金花早’、‘回溪’、‘木瓜’授粉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通过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比较6个供试的授粉品种中,以‘金花早’及‘溪源白’授粉所得‘初夏绿’果实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