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光照条件对少花桂幼苗同工酶谱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生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少花桂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谱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境不同光照条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影响较大;淀粉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种类较为稳定,其谱带数没有变化;随生境光照的减弱少花桂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谱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产自辽宁本溪的野菊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对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及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OD和CAT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OD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酶谱分析表明,不同浓度的PEG胁迫下野菊幼苗保护酶系同工酶随时间的改变其谱带的表达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啤酒花茎段离体培养为试验系统,研究了啤酒花试管苗形成过程中过氧化酶和酯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啤酒花试管苗的形成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酶活性及谱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两种酶的活性峰与试管苗形态发生的各个阶段相对应;且不同的发育阶段谱带也发生着变化,并产生新的谱带,认为是试管苗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酶带。  相似文献   

4.
月季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同工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月季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同工酶谱是随生长发育的进程而变化的,并说明在测定植物的生理活动时应选择谱带最稳定,而且最具表徵性的功能叶作为测试材料,才能得到最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外源过氧化物酶对黄瓜果实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萝卜过氧化物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粗提萝卜过氧化物酶(RsPOD)对黄瓜叶面喷施,测定黄瓜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维生素C、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施RsPOD对黄瓜果实POD、SOD、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对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影响。POD的同工酶谱带数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由此推测,外源RsPOD可以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而对光合作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等离子体浸没 ,N 的不同剂量注入豌豆种子 ,引起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量和活性迁移率均起变化 ;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注入剂量有关。 35min处理的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变化量大。M1种子萌发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静电处理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酶谱谱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静电场对月见草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酯酶(ES)同工酶,可溶性蛋白(SP)的谱带颜色,谱带数目均有一定影响,当迁移率Rf=0.70处,可使过氧化物同工酶谱颜色加深,在迁移率Rf=0.28,0.45,0.65,0.75处,可使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在适宜剂量范围内比对照组增加了1-2条谱带。  相似文献   

8.
对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成株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苗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多于抗病品种;酯酶同工酶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成株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抗感品种无明显差异,但个别酶带有所加强或减弱;感病品种的酯酶同工酶酶带数多于抗病品种。两种同工酶在苗期和成株期测定的酶谱类型均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经卫星搭载、在外层空间飞行8天的棉花种子第一代和第二代植株的子叶、叶片和花药,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分析,发现某些后代植株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在活性和酶带数目上都有变化,但没有观察到淀粉酶同工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稀土对薏苡种子活力及同工酶酶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稀土对薏苡种子活力及种子内酯酶、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硝酸稀土浸种,能够提高薏苡种子活力,促进根系生长,并能使酯酶、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带数目增加,酶活性增大。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