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下,社会生产活动对森林资源的需要量在不断增大,由于缺乏合理的监管制度,近些年来,过度采伐现象时有发生,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工业迅速发展,也为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环境恶化对森林生长也带来很多消极影响,这与我国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严重不符,需要林业部门加强对森林调查设计工作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工作加大研究和投入,通过提升森林调查设计工作和可持续经营工作,改善森林资源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坚持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指导森林经营。该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森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多目标为主,开发应用以适应多种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决策系统。通过实行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制定利用政策、严格采伐管理和监督等措施,使森林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坚持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指导森林经营.该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森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多目标为主,开发应用以适应多种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决策系统.通过实行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制定利用政策、严格采伐管理和监督等措施,使森林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森林经营是国有林场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森林经营突出时代特征、把握资源特点,体现发展特色。木兰林管局在近年森林经营实践中,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探索出国有林场培育优质高效森林,搞活林业产业经济,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之路。本文结合木兰林管局森林资源特点,对森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经营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塞罕坝积极围绕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深入开展以推行森林经营方案实施和森林采伐管理改革为重点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林场以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森林资源结构优化为出发点,不断地推动森林经营事业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探讨了可持续经营发展战略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下一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准确把握安徽省森林资源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现行的森林培育方法与实践,分析、借鉴经济、林学、生态特别是循环经济等理论与理念,有针对性地研究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林业,必须树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采取近自然森林经营法;集约化经营商品林;积极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升林分质量;全力推广林农复合经营五大对策,以提高森林资源产出率。  相似文献   

7.
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科学经营,是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协调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发挥,推进林业生态、产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不断完善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建立健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监测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成为现在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洪雅林场是四川省重要的用材林基地。分析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研究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将指标体系划分为4个层次:总目标层、目标层、类目标层、变量指标层,计算各变量指标得分值,据此对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总目标层得分值0.663 9,总体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森林资源可持续得分值0.776 8、生态环境可持续得分值0.613 4、林场经济可持续得分值0.559 3、社会可持续得分值0.675 0。森林资源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现状较好,而林场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相对较差,这与林场目前的森林可持续发展现状情况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9.
五岔沟林业局经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0余年建设和休养生息,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将是今后长期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五岔沟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和社会发展对森林产品的需求,提出森林可持续经营思路和途径,并强调应以森林经营管理能力为支撑,以法制环境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森林认证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森林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森林认证的由来、目标、体系。阐述中国森林认证发展历程,分析森林认证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含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经营方案编制,经营活动监测,人工林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藉此提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在国土保安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促进经济的繁荣;森林对促进农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对森林资源实行可持续经营.充分利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早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的实质是在对森林经营活动范围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类生态和社会影响指标体系,估计森林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主要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系统化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腾冲县古永林场森林资源分析,进而评估森林经营对云南省腾冲县古永林场带来生态与社会影响,以达到改善古永林场森林经营体系的目的,从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完善森林景观结构,提高商品林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并服务于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其分区的原则和依据是由分区的尺度、目的及其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县域范围的森林经营管理是森林经营管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既与全国分区一脉相承,又是当地森林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以浙江省龙泉市为例,对开展县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的相关技术路线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类型组的划分依据进行了探讨,并就龙泉市森林资源状况和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分区、分类措施要点,以期为县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所通过的《关予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曾提出:“森林资源和林地应以可持续方式经营,以满足这一代人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要。”转年6月,欧洲赫尔辛基会议给森林可持续经营下了这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4年广西永福县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依据《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和《中国热带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等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与准则,构建了4个层次36个指标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利用综合评分法来计算可持续性综合值。结果表明:广西永福县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均属于可持续阶段,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实现率分别为0.821 2,0.887 4,0.641 9和0.729 2;永福县森林经营可持续性综合评分为0.770 0,总体上处于弱可持续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如何可持续地经营森林成为新一代森林经营方案的中心内容。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是国有林场依法管理和经营森林的依据。为了拓展森林经营方案的深度和广度,解决森林经营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和经营管理问题,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逐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及其土地的经营应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就要求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供给不仅不会对森林造成破坏,而且有助于拯救未来的森林资源,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而多数林业企业恰是在林产品的产出与森林资源的维护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往往高产出是以对森林及环境的高破坏为代价.FSC国际森林管理体...  相似文献   

18.
虞山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虞山林场森林资源和可持续经营现状,围绕培育保护森林资源、优化林地结构和空间布局、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等经营目标,从森林功能区划分、森林经营类型组织与经营措施设计、总体绿化风格塑造等多个方面探讨虞山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现途径,为虞山林场及其他具有类似条件的森林经营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对重庆森林资源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森林经营为基础、林相改造为重点,从森林经营技术对策和森林经营管理对策两方面提出重庆森林质量精准对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对策的提出,对于促进重庆市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我国南方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发展的主题。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在分析可持续经营理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基础上,立足可持续经营理论,提出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措施主要是走森林永续经营、分类经营、资产化经营和生态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