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输性应激对商品猪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猪720头,每头体重75~100kg。按常规行车,经历2小时,行程50km的公路汽车运输试验观测.在运输过程中猪只表现兴奋、不安和互相干扰、咬斗等现象。运输结束后表现精神沉郁和食欲不振。对猪的生理状态影响显著,心博率显著加快;运输前平均为75.5±4.6次/分钟,运输后平均为99.23±14次/分钟(P<0.01);呼吸率显著增加,运输前平均为12.25±3.4次/分钟.运输后平均为24.3±3.2次/分钟.(P<0.01);体温明显增高.运输前平均为39.3±0.3℃,运输后平均为39.98±0.5℃(P<0.05)。体重耗损较大.运输前平均为88.5±3.1kg,运输后平均为84.7±2.5kg,耗重率平均为4.3%。病残猪为25头(占3.4%),死亡8头(占1.1%).共计为4.5%。  相似文献   

2.
版纳微型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版纳锻型猪原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境内,属华南型猪种。为发掘和利用我省微小型猪资源,于1987*年开始引种饲养,经4年观察测定,6月龄体重、体高*和体长,公猪为13.1±0.4kg、32.3±0.4cm和54.6±*0.8cm,母猪为17.2±0.4kg、34.4±0.2cm和58.5±0.6cm:成年(2岁以上)体重公猪为36.2±1.1kg、母猪为43.3±1.0kg、微型猪性成熟早、4~6月龄即可配种繁殖、经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7.8±0.4头,是培育医学实验动物较理想素材。同时,仔猪有迅长迅肥、皮薄*骨细、背膘分布均匀、后腿率高、无腥味、很适合作烤猪*原料。  相似文献   

3.
香猪的行为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香猪的走动与卧息,采食,排粪,发情,配种,产仔,哺乳,咬架与群居,定栏等行为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母猪一天内走动时间约占12-20%(其中采食时间6.0-7.7%),卧息时间占80-88%;(2)妊娠母猪一天内排粪次数平均为4.0-5.4次,(3)母猪性成熟早,发情持续时间长,发情征候明显,性反应强烈;(4)青年猪65-75日龄出现爬跨,交配和射精等性行为,(5)母猪产前10-16  相似文献   

4.
新嘉系猪兼具嘉兴黑猪的高产仔特性和丹麦长白与杜洛克猪的优良肉用性能,外国猪血缘成分占62.5%。经研究,发情征状与外国猪种相似;发情持续期青年母猪为31.81±9.86小时,经产母猪为38.9±9.1小时,排卵时间最早为发情期结束前2小时,最迟为发情期结束后26小时;配种适期为发情开始后24小时配第一次,隔12小时重配一次。  相似文献   

5.
新荣昌猪I系体型外貌,全身被毛白色,头部有黑斑,具有瘦肉型猪体型,经产仔数12.74头,双月断好窝重128.83千克,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70.8千克,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63.5千克。心率70.8次/分,呼吸18.1次/分,体温38.7℃,产仔,哺乳,配种与原种荣昌猪相似,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杂种猪日增重740克,与长白公猪杂交的后代瘦肉率达到63.53%,肉质良好,测定了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氟烷标记  相似文献   

6.
增温措施对于高寒地区冷季产仔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红外线与火炉现任中增温措施对仔猪生产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日龄仔猪窝均存活。红外线组为8.88±2.17头,火炉组为725±3.5头;20日龄仔猪个体重,红外线组为3.39±0.80kg,火炉组为3.43±0.71kg。  相似文献   

7.
1 及时做好母猪的更新与淘汰,保持猪群始终处于良好的繁殖状态。种母猪的年更新率25%以上,公猪的淘汰率50%以上;1~2胎的年青母猪应占基础母猪的30%,3~6胎的经产母猪占60%以上,7胎以上的老母猪只占10%以下。2 认真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促进其发情与发育,是保证母猪高繁殖力的基础。对后备母猪采取按体况饲养、适当控料的饲喂方式,使后备母猪的体况保持在五级评分的2-5~3分或十级评分的7~8成膘情。3 后备母猪的配种必须在8~9月龄以上、发情2~3次以后、体重110~120千克以上时开…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对猪繁殖的影响及降温后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开放式猪舍6,7,8,9月份的月平均舍温分别达到28.46℃,30.32℃,30.21℃,29.18℃。7,8,9月份,未采取降温措施组公猪精液的精子密度、活力分别为1.34±0.75亿/mL和0.61±0.27亿/mL,采取降温措施组公猪的精子密度、活力分别为1.70±0.91亿/mL和0.80±0.09亿/mL。7月份断奶未采取降温措施的母猪受胎率为80%、产仔数为9.14±2.67头、产活仔数为8.29±2.69头,初生窝重为13.21±3.88kg,采取喷雾降温措施的母猪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分别为94.59%、10.74±2.94头、10.30±2.86头和14.24±2.42kg。  相似文献   

9.
一、合理饲喂,营养全价平衡 1.加系二元母猪的营养方案。我们用2年多的时间,在中加瘦肉型猪项目河北省玉田二元母猪繁殖场对加系二元母猪做了三个批次的饲喂试验,经筛选较好的营养方案是:小母猪体重70公斤以前饲喂生长料,实行自由采食,饲料中可使用合成赖氨酸,生长料营养含量为:每公斤日粮合消化能3.3兆卡,可消化粗蛋白质16.5%~17.5%,赖氨酸0.8%~0.85%,钙0.7%~0.75%,有效磷0.33%~0.35%。70公斤以后饲喂后备母猪料,调控采食量,不使用合成赖氨酸,该饲料各种营养含量为;…  相似文献   

10.
新荣昌猪Ⅰ系的若干种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荣昌猪Ⅰ系体型外貌:全身被毛白色,头部有黑斑,具有瘦肉型猪体型。经产仔数12.74头,双月断奶窝重128.83千克,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70.8千克,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63.5千克。心率70.8次/分,呼吸18.1次/分,体温38.7℃。产仔、哺乳、配种与原种荣昌猪相似。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杂种猪日增重740克,与长白公猪杂交的后代瘦肉率达到63.53%,肉质良好。测定了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氟烷标记基因的频率。  相似文献   

11.
对瘦肉猪专门化父系杜洛克猪0-3世代后备公、母猪共397头进行了生长发育性能测定。后备公、母猪生长发育良好,后期(4-6月龄)生长更快,三世代后备公母猪6月龄一重分别为89.8和85.4千克,体长为116和112厘米,胸围101和98厘米,全高58和57厘米,活体背膘1.88和1.96厘米,后备公母猛进-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620和588克,耗料指数3.15和3.0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滇陆系5世代研究了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粮对后备猪生产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后备种猪的最佳日粮蛋白含量,公猪前期日粮(体重30~60kg)粗蛋白含量为14.85%,后期14.13%;母猪前期日粮为14.13%,后期13.48%。  相似文献   

13.
肌注维生素促进停乳母猪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长宁F1泌乳母猪72头,随机分为4组(VAD2,VE,VAD2+VE和对照组),每组18头,维生素处理的3组母猪,在停乳前1周,停乳当天分两次肌注VAD2,VE及VAD2+VE。经3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VAS3组母猪停乳1周内的发情率,配种率为94.3%,停乳至发情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10h±8h ,配种后21d内的返情率为5.7%;VE组依次为87.7%,112h±14h,4.9%;VAD  相似文献   

14.
用国产泰乐菌素治疗猪肺炎支原体(MPS)病,按26mg(高)、13mg(中)、5mg(低)/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第一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54.5%、54.5%、63.6%;未愈猪做第二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33.3%、55.5%、44.4%。中剂量组与进口泰乐菌素同等剂量组治愈率相同。用国产泰乐菌素预防MPS病,按13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7天,结果保护8/10,阳性对照猪10/10发病。  相似文献   

15.
为评定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及膨化加工的最适条件参数,以豆粕加油日粮为对照,分别用130℃、140℃和150℃膨化全脂大豆(北京建中机器厂“B99-1”干法挤压膨化机生产,螺旋转速450~550r/min,大豆水分含量13.1%)替代对照日粮中11%的豆粕和全部豆油为试验日粮,同时配制以140℃膨化全脂大豆为唯一蛋白质来源的半纯合日粮,用5×5拉丁方进行了5期消化代谢试验,检验上述膨化全脂大豆对生长猪(18.5±1.5kg)氮平衡和日粮氨基酸及脂肪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日粮处理间干物质消化率基本无变化。与豆粕加油日粮相比,130℃、140℃和150℃膨化全脂大豆组猪的氮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7%、2.4%和3.1%;氮利用率分别提高3.3%、3.9%和5.1%;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7.2%、5.7%和5.4%。140℃膨化全脂大豆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5.1%、87.6%、70.8%、65.3%、88.2%、95.5%和97.7%。用膨化全脂大豆替代生长猪日粮中部分豆粕和全部豆油,可改善除缬氨酸和亮氨酸外其它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成都麻羊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四川省成都麻羊育种场测定成都麻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成都麻羊初生体重公羔为2.12±0.55kg,母羔为1.98±0.53kg;2月龄断奶体重公羔为8.89±1.80kg,母羔为8.53±1.91kg;周岁公羊为28.46±8.38kg,母羊为24.70±5.25kg;成年公羊为39.98±5.15kg,母羊为31.85±4.48kg。成都麻羊初情期为40多日龄,初配年龄公羊为7~8月龄,母羊为6~7月龄,初配时体重为15~20kg;发情周期为20~22天,持续期2~3天,妊娠期142~145天,多一年2胎,各胎平均产羔数为1.92只。  相似文献   

17.
黔东花猪改良代母猪在农村推广的繁殖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太湖猪为父本对我省黔东花猪进行级进杂交,其后代商品猪生产母本,经2-4胎繁殖性能调查结果,杂交1代母猪在多项指标上极显著高于花猎,其中以级进2代经产母猪繁殖成绩较好,窝产活仔数13.4±3.35头,初生窝重12.472.11kg,双月育成数11.5±2.76头,双月窝重119.06±27.03kg,较经产花猪均有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岔路猪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冬季和夏季,其生理指标(体温、呼吸次数、脉搏)均为正常值;6月龄体重57.23±4.5kg、第2~3次发情期持续时间为50.88±7.97h。大杜岔和杜岔杂交组合产仔数分别为14.88和14.25头,与岔路猪相近(p>0.05),60日龄窝重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大杜岔杂交组合日增重(708.3g)、料重比(2.72)和瘦肉率(57.85%)均明显高于杜岔杂交组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生物安全体系理论为依据,对一年出栏7000多头猪,患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场进行治疗、免疫接种、加强卫生管理等综合性防制,经半年的试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使总患病率下降86.92%;公猪和母猪的治愈率为90.74%;70日龄仔猪的平均体重提高6.22%,料肉比下降7.17%,成活率提高 3.16%;育肥猪的日增重提高 4.34%,料肉比下降5.66%,成活率提高1.56%,残次率下降76.48%。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地方猪种的生产性能及利用前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和雅南猪是四川省主要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中等(初产窝平产仔7.8-9.62头,经产9.7-10.5头),肥育性能差(农村条件下平均日增重337-386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64-4.13千克;任食条件下分别为520-602克,3.44-3.85千克),积脂力强,瘦肉率低(在任食条件下分别为34.3-38.6%和40.9-43.5%),适应性较强,肉质优良等特点。以该四品种为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