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洞庭青鲫作为人工选育的养殖新品种,抗病力强是其主要优良性状之一。在多年的养殖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生产过程中,尚未发生过洞庭青鲫因感染某种鱼病而大量死亡。实践证明,洞庭青鲫对各种疾病感染率极低,即使有少部分感染疾病,其成活率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洞庭青鲫在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也会发生鱼病。  相似文献   

2.
室内实验研究表明,洞庭青鲫幼鱼在水温(28.0±2.0)℃,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pH为7.0~8.5、水中总氨氮小于0.5mg/L时,实验60天,用抛物线回归法求得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35.05%,具有最低饲料系数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4.77%。  相似文献   

3.
洞庭青鲫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洞庭青鲫与彭泽鲫的苗种培育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洞庭青鲫夏花的成活率达89.00%;冬片套养,洞庭青鲫比彭泽鲫的成活率高0.49%~1.29%,个体生长速度快11.44%~12.57%,产量高11.97%~17.76%。  相似文献   

4.
江湖关系演变对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和污染负荷进行评价,探讨江湖关系演变对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和生态风险的影响,为洞庭湖重金属污染防控决策和湖泊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的重金属为Cu、Zn、Pb、Cd、Hg、As,评价方法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结果表明,洞庭湖全湖沉积物重金属总体上呈"中度污染"并面临"较高"潜在生态风险,Cd、Hg是洞庭湖沉积物中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最大的重金属。在空间分布上,RI值和PLI值总体上均表现为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东洞庭湖,但不同季节分布不一致,丰水期空间差别最大。在水期分布上,重金属含量、RI值和PLI值总体上均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水文和水动力因素可能是产生此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季节分布上,RI值和PLI值总体上均表现为夏季最大,春秋季节次之,冬季最小,与洞庭湖水面面积、水位、"四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吻合,洞庭湖的水情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水平。近年来随着江湖关系的演变,特别是三峡工程的运行,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变化显著,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相对于1984-2004年的递增趋势,2007-2015年递减趋势明显(Hg除外)。  相似文献   

5.
吴珊  吴维新 《内陆水产》2006,31(1):40-41
洞庭青鲫是洞庭湖区特有的一种鲫鱼种质资源。因其体色呈青灰色,所以当地称之为"黑壳子"鲫鱼。洞庭青鲫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头后背部隆起,体高背厚,体形硕大。已报导的最大个体4kg以上,常见个体0.5kg~lkg,其肉质细嫩、甜美。有"洞庭鱼美鲫最鲜"之谚。洞庭青鲫原种引自北民湖,北民  相似文献   

6.
珍珠是名贵的药材和装饰品。利用河蚌养育珍珠,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兴起在洞庭水乡的新生事物。近年来,各社队大力发展河蚌养珠,使八百里洞庭增添了新的异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洞庭湖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在2016年对洞庭湖浮游植物开展了季度调查。结果表明洞庭湖浮游植物样品中共检出6门53属,其中蓝藻门4属、绿藻门19属、硅藻门21属、隐藻门2属、裸藻门4属、甲藻门3属。洞庭湖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28.6×104cells/L,其中硅藻门最为丰富,占总密度的43.1%,其次为蓝藻门占23.4%、绿藻门占18.9%、隐藻门占8.8%、裸藻门占3.9%、甲藻门占1.9%。空间分布上,东洞庭湖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其次为南洞庭湖、洞庭湖出口、入湖口和西洞庭湖。时间分布上,6月份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其次为9月、3月和12月份。洞庭湖全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49.9,为中营养水平,其中东洞庭湖出现了轻度富营养化,尤其是大小西湖在夏秋季节有水华爆发的风险。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表明总磷和透明度是影响洞庭湖藻类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回首洞庭鱼米乡坎坷苍桑 曾有多少人漂泊流浪秦汉浩瀚云梦泽那是蛮荒之地 有渔无业唐宋元明洞庭忧武夫借湖斗殴 文人借湖消愁满清民国洞庭泪天灾连人祸 渔民活受罪真正的水产成一业渔民富一方 还是搭帮共产党共产党唤醒洞庭潮风起云涌 红旗飘飘新中国带来洞庭春渔民扬眉 渔业方兴五十年代闹翻身捕捞业恢复 养殖业新生六十年代创业艰渔法搞革新 家孵也过关七十年代大转折“连改”已成功 经营又变革八十年代政策宽渔楼拨地起 经济翻几番九十年代结构调渔业成热门 名优逞英豪新的千年话入关竞争已占先 现代渔业宏图展展望洞庭鱼米乡区域优势强 …  相似文献   

9.
食虾古今     
林蒲田 《内陆水产》2005,30(11):44-45
“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赠韦七赞善》诗中,咏洞庭湖虾菜的诗句。  相似文献   

10.
一、自然条件和水产资源概貌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荊江南岸,湖南北部,跨湘、鄂两省,是我国著名的淡水鱼产区。洞庭湖是雪峰山陷落部分的盆地,经河流长期冲积变化而成,现有天然水面411万亩。根据自然形势,现划分为东洞庭、漉湖、南洞庭、万子湖、目平湖等大小湖泊。而东洞庭和漉湖又是洞庭湖天然  相似文献   

11.
洞庭青鲫产于湖南省澧县北民湖,因个体大且背部青灰而得名,其快速生长的特性和异于普通鲫的体型令作者怀疑前人报道的"二倍体群体"结果。为此,从银鲫微卫星文库中筛选9个位点构建微卫星鲫倍性鉴定体系,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完成了洞庭青鲫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微卫星鲫倍性鉴定体系能够100%区分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鲫,微卫星基因分型结果显示136尾洞庭青鲫均为三倍体,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3,样本基因型包括AAA、AAB/ABB、ABC 3种类型;洞庭青鲫血细胞DNA平均含量为159.42±5.64,与二倍体红鲫的血细胞DNA平均含量(102.43±3.54)比值(DI)为1.56∶1;流式细胞术与微卫星体系判定结果匹配度100%;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洞庭青鲫染色体数为3n=156±,核型公式为3n=39m+36sm+81sta,NF=231。建立了适用于鲫倍性鉴定的微卫星标记体系,且系统地证实了洞庭青鲫为三倍体鲫品种。  相似文献   

12.
洞庭春秋调     
青山隐隐, 绿水迢迢, 洞庭春半风光好。  相似文献   

13.
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是中国淡水养殖第一股"洞庭水殖"投资4478万元兴建的水产种苗基地,具有年生产20亿尾鱼苗的能力。除生产常规鱼类种苗:青鱼、草鱼、鲢、鳙、鳊、鲂、野鲤、斑点叉尾鮰等外,还生产独有品种洞庭青鲫;及特色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挖掘水体潜力,调整养殖品种,我们在精养成鱼塘开展了套养乌鳢的试验,历时三年,采取“不同规格,不同单位面积放养量,套养与不套养”三种不同形式的对比试验,边试验,边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科 1、池塘条件;1985年,在洞庭红,华田等三个基地进行试验,面积266亩,池塘15日;1986年试验基地以洞庭红、华田渔场为主,新增7个场,面积1036亩,池塘63口;1987年以石矶湖试验场为重点试验基地,面积105亩,池塘16口,洞庭红、华田两个渔场为辅,池塘15口,面积266  相似文献   

15.
悠悠珊珀湖     
可敬 《中国水产》2014,(1):79-80
淡淡晨雾中,笔者同《情满洞庭》摄制组一行站在珊珀渡口,眺望波光潋滟的湖面,远观若有若无的天际。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4,29(5):14-14
[本刊讯] 受湖南省科技厅委托,常德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于2004年3月31日对湖南省水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洞庭青鲫选育技术研究”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认为,“洞庭青鲫”的选育成功对洞庭湖天然鱼类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洞庭青鲫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品种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var.Dongtingking)肾细胞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此鱼种进行了品种鉴定。核型分析表明,洞庭青鲫的肾细胞染色体组是由100条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粒位置可分为四组,分别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5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0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3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2对,每对染色体均由二条同源染色体组成。洞庭青鲫肌肉细胞的DNA相对含量(55.75±1.59)(17尾)与二倍体红鲫(Carassiusauratusvar.Red)肌肉细胞DNA相对含量(55.68±1.64)(15尾)基本相等。结果说明,洞庭青鲫是一种二倍体鲫鱼,其染色体数目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0sm+26st+24t,NF=150。  相似文献   

18.
1洞庭青鲫的营养需要 洞庭青鲫是杂食性鱼类.从鱼苗孵出到体长2.0cm以前。主要摄食轮虫等甲壳动物,这与多数鱼类的食性一致;从体长2.0cm以后与成鱼一样,以摄食藻类和腐屑为主.能消化其他鱼类不能消化的蓝藻类.从这种藻类中摄取的碳,可达到总摄食量的43%~50%。目前对洞庭青鲫的营养需求还无人研究.但从上述食性分析。它的营养需求。应与罗非鱼、鲤鱼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世界上淡水湖泊密集分布的地区之一.这些湖泊,经过千百年的围湖垦殖,湖群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特别是婴育于古云梦大泽的江汉——洞庭湖群,解放以后,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垦殖更盛,已进入消亡的境地.曾号称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洞庭湖水面积,一九四九年为四千三百五十平方公里,一九七六年已不到二千平方公里,即解放以后二十多年间共垦殖了二干五百一十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垦殖一百平方公里.尚剩的湖面被分割为东洞庭、南洞庭与大通湖三部  相似文献   

20.
鼻湖地处南洞庭湖滨,水面1700亩,1986年4月至11月开展围栏养鱼高产试验,经过217天的饲养,50亩围栏共产鲜鱼20265公斤,亩平405.3公斤,实现毛利润22258元,亩平445.2元,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试验条件 1.水源水质:鼻湖与湘江相通,湖水透明度80—100厘米,氨氮含量1.87毫克/升,硝酸盐氮为0.85毫克/升,含氧量13毫克/升,PH值7.4,围栏区水深在1.3—2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