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蔗农的水田种蔗积极性,提高蔗农综合经济效益,进行甘蔗套种马铃薯、西瓜、大豆、玉米、油葵试验,探索出甘蔗套种其它作物对甘蔗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套种比单种的产量平均高9.87t/hm~2,增7.98%;同时套种的其它作物产量平均达12.51t/hm~2,产值平均达22848元/hm~2,两种产值比单种甘蔗的产值平均高27090元/hm~2,增幅达50.9%;各套种处理对甘蔗糖分无影响。甘蔗间套种提高植蔗的综合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2001/02年食糖榨季传来喜讯,我国大陆首家田间糖厂—广西贵糖(集团)桂平田间糖厂投产。其生产的标准原糖源源不断地运往贵糖(集团)有限公司制糖厂,再精炼后就可制成优质的白砂糖。据悉,桂平田间糖厂日压榨甘蔗能力5000t以上,主要生产国际标准原糖为主,生产的原糖再运往贵糖(集团)公司制糖厂提炼成优质白砂糖供应国内外市场。桂平田间糖厂的投产,减少了贵糖(集团)公司制糖厂原料蔗进厂运输费用,提高了原料蔗的出糖率,降低了白砂糖生产成本,为广西蔗糖生产创出了一条新路国内首家田间糖厂投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份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试验对甘蔗萌芽、分蘖、株高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甘蔗宽行双行种植比窄行单行种植有效茎数明显增加,因而甘蔗增产显著,糖份差异不大。因宽行双行植间套种花生、矮生甜玉米,多收了一选作物,因而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4.
甘蔗宽窄行种植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奕玺  张成家 《广西蔗糖》2005,(3):26-27,48
为了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试验对甘蔗萌芽、分蘖、株高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甘蔗宽行双行种植比窄行单行种植有效茎数明显增加,因而甘蔗增产显著,糖分差异不大。因宽行双行植间套种花生、矮生甜玉米,多收了一造作物,因而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对我国食糖安全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工成本、地租等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导致甘蔗效益逐年减少。因此,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甘蔗效益是当前甘蔗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采用文献数据、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实地调查和试验结果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甘蔗间套种玉米历史和现阶段主要模式进行差异分析。宿根蔗间套种玉米主要有每行间种和隔行间种二行两种模式,且宿根蔗间套种模式当前只能靠人工操作,规模化发展难度大;新植蔗间套种玉米的主要方式有等行距每行种植、等行距隔行种植、宽窄行间套种(宽行2.4~3.2米)等模式,但是等行距间套种无法机械化种植难以推广,而宽窄行间套种模式适合机械种植但严重影响单位面积甘蔗苗数;甘蔗轮作玉米能实现机械化种植和管理,但是只能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应用。因此,选择适合的间套种品种和合理种植模式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平菇(Pleuretusostreatus)隶属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又名糙皮侧耳。由于该菌生存因子极其粗泛,适应性极强,因此经常套种到其他作物间,形成立式栽培结构,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科学地安排好茶树与平菇间的套种,...  相似文献   

7.
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家甘蔗技术体系试验示范要求,采用大区互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基因型甘蔗间种大豆及甘蔗不同行距间套种大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每公顷蔗地产出干大豆978.0~2 788.5 kg,平均为1 525.5 kg/hm2,获得产值3 909.09~11 156.88元,平均产值6 128.40元/hm2,利润为1 815.97~6 975.01元,平均为3 356.29元/hm2的经济效益;不同甘蔗基因型间种相同品种的大豆,对大豆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豆荚产量都有不同的影响;在甘蔗间套种大豆合理的模式条件下,间种大豆对甘蔗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少或者没明显的影响,可以取得一定的增收增效作用,但在间种不合理时也会对甘蔗生长和产量导致负向的影响,间种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分蘖有较大影响;2种作物的播种期安排是甘蔗间套种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甘蔗间套种玉米等作物得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岑华 《广西蔗糖》1997,(2):18-21
甘蔗每行间套种一行黄豆经济效益好,间套种玉米效益最差,间套种多收的玉米,弥补不了甘蔗减产的损失。甘蔗要合理问套种,才能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新植甘蔗间套种玉米纯收益2634.8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867.8元/667m2;水田新植甘蔗间套种大豆纯收益2490元/667m2,比净种甘蔗产值增加723元/667m2。旱地新植甘蔗套种玉米,全膜覆盖情况下,纯收益3306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539元/667m2,比甘蔗套种玉米不盖膜产量增加231.5kg/667m2,纯收益增加463元/667m2;甘蔗套种玉米不覆膜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076元/667m2。旱地宿根甘蔗套种玉米纯收益3222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445元/667m2。甘蔗间套种提高了蔗田综合效益,增加了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10.
甘蔗间套种马铃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甘蔗间套种马铃薯的生产概况、栽培技术和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发展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技术和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贵糖蔗区1998年甘蔗品种改良工作作了总结,根据贵糖蔗区的实际情况,在不同地区试种不同新品种,为1999年大力推广一批新品种打下了基础。同时培训了一大批甘蔗农务生产技术骨干,提出贵糖蔗区推广应用的新良种种性,为1999年推广新良种种植面积3340公顷以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贵糖产甘蔗专用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糖蔗区是一个具有四十多年种蔗历史的老蔗区。由于长期偏施无机肥 ,少施或不施有机肥 ,加上连作比较普遍 ,致使蔗区土壤肥力普遍下降 ,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缺乏或十分缺乏。因此 ,根据贵糖蔗区土壤供肥状况及甘蔗需肥特点 ,广西贵糖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于 1 999年研制生产了含有酒精废液、煤粉、氮、磷、钾、增效剂等成份的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并由贵糖农艺室负责进行田间施用效果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材料  贵糖公司产 (N∶ P∶ K养分总含量≥2 5 % ,有机质含量≥ 1 5 % )复混肥料 (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甘蔗种植行距(等行距、宽窄行)套种玉米后对产量及综合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间套玉米以宽行140cm行距种双行玉米,窄行80cm行距不间套的种植方式为宜,兼顾了甘蔗和玉米的生长,达到两种作物双收的效果,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提高蔗农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宽窄行间套种玉米、大豆和花生试验,探索出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的甘蔗比普通种植的产量高1.9t/hm2,增1.8%。同时玉米收入达6.15t/hm2,产值达到12915元/hm2,两样产值比普通甘蔗种植的产值高13713元/hm2,增幅达30.35%。同时投入产出最高的是间套种花生为3.5∶1。通过探索宽窄行间套种提高植蔗的综合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甘蔗不同种植行距间套种大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桂糖21号不同种植行距为主区,间种大豆不同行数为副区,探索一条适合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有效栽培和管理模式,为其间套种大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m甘蔗种植行距间种单行大豆较有利于甘蔗和大豆的产量形成,总产值位列第一。甘蔗桂糖21号间套种大豆以1.2m种植行距间种单行大豆的种植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16.
随着贵糖规模的不断扩大,甘蔗生产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而贵糖95%的原料蔗由农户种植,蔗区分散,经营难度大,糖厂的原料蔗及价格难以保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贵糖采取新的管理机制,实行“订单糖料”。按照传统的分配方式,农民在每吨甘蔗销售中得到的利益额度,全部由政府和制糖企业根据大米、食糖等农产品与甘蔗的比价一次性确定下来,这样的交换分配方式有失公允。农民进行原料蔗生产应得到最低利益以及糖价上涨带来的追加利益,制糖企业与蔗农的分配形式需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实现企农双赢。按照…  相似文献   

17.
棉田高效益间套种模式张远胜(湖南省安乡县农技推广中心415600)湖南省安乡县地处洞庭湖区西北部,棉花种植面积大,1993年植棉面积为15.67khm2。为了提高棉地整体效益,我县棉农在棉花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现已涌现出许多种棉田高...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金塔县的甜菜含糖近年来有下降趋势。调查表明, 其主要原因为采用甜菜间、套种其他作物造成的。甜菜间作套种,一是施肥量大, 往往导致三要素比例失调;二是增加了灌水次数及灌水量;三是导致病害加重( 特别是丛根病) ;四是品质下降,含糖率低下。解决办法一是禁止小麦与甜菜套种,调整好产区布局;二是实行按糖论价收购办法;三是制定相应的稳糖高产栽培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甘蔗与马铃薯间套种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与马铃薯等行套单、隔行套双、隔行套单3种不同间套种方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3种间套种方式比单种增加经济效益22.9%~39.3%,效益最高的是隔行套单的间套方式,公顷纯效益平均达31926元,比单作的22911元增加9015元,增幅为39.3%。达到了既增加粮食,又对甘蔗影响较小,同时显著地增加了经济效的益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09~2010年,在广西区武鸣县开展不同木薯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同间套种作物的朱砂叶螨(红蜘蛛)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朱砂叶螨有2个发生高峰期,第1次高峰期在7~8月份,第2次高峰期在11月份;耐朱砂叶螨危害的木薯品种是华南8号;起畦覆盖地膜和间套种短期作物,可减轻木薯上朱砂叶螨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