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州林业局桉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引种、优树选择、种源试验、杂交育种、无性系繁育和应用等5方面简述了桉树无性系繁育的现状,从中对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无性系繁育与速生丰产的紧密关系,论述了今后桉树无性系繁育的发展趋势、方向和策略;并学习巴西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对今后的工作作出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西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的桉树杂交育种为代表的广西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拥有大量遗传材料基础上的桉树改良,通过制订杂交育种策略,采取正确的杂交方法,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良桉树杂交种,并进一步繁育筛选无性系,为广西及华南地区桉树造林提供了许多优良无性系,促进了广西及整个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投资商和国际公司到广西发展,促进了木材利用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加强纯种世代改良,进一步提高其遗传品质,以使杂交改良在亲本具有更高遗传水平上进行;另外,还应开展耐寒、观赏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应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桉树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扦插育苗(以苗繁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桉树无性系造林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雷州林业局桉树无性系繁殖育苗技术研究的回顾和当前桉树扦插育苗的实践经验及存在问题的论述,阐明了今后扦插育苗技术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福建桉树冻害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2005年福建桉树冻害情况,分析了遗传因子、环境因子和经营措施对桉树冻害形成的影响,初步总结出各区域适宜的桉树树种、无性系,为福建省今后进一步发展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门林场的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包括了桉树的有性育种和无性繁殖两个过程。通过大量桉树树种(种源、家系)的引进,进行优良树种(种源、家系)及其优良单株的选择,然后进行杂交育种和子代测定。在此前提下,进行桉树纯种和杂交种的无性繁殖,开发出无性系,并进行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中试种植,最终选育出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造林。多年来东门林场选育出了700多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其中已有70多个在社会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兰 《热带林业》2008,36(1):34-35
桉树是速生丰产造林树种之一,目前培育优质桉树苗木是造林所需。主要概述了桉树无性系扦插育苗一系列的技术过程,对今后推广无性优良品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液浸泡法、顶尖接种法对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盆栽苗和生根组培苗进行抗青枯病性能测定,并结合林间调查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的角度研究其对桉树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与其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桉树无性系中,bd1、bd2、赤桉和南宁巨尾桉为抗病无性系;U6、南宁尾叶桉、雷9、钦32-29为中抗无性系;DH32-27、钦9、南宁广9、钦8、邓恩桉、钦32-22、雷2、巨桉、尾叶桉和钦广9为感病无性系。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对青枯菌没有直接拮抗作用,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青枯病菌在抗病性强的无性系的根系分泌物及组织液中的增殖显著低于感病无性系,验证通过茎段浸泡接种筛选出的桉树无性系的准确性,同时表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可以反映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病性强弱。  相似文献   

8.
东门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东门林场多年来的桉树无性系(clone)选育研究的过程、结果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选育出了一批非常优良的桉树无性系品种,在社会上广泛推广应用;我们认为东门的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为我国的桉树无性系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东门的桉树无性系选育技术和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海南桉树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晓宁 《热带林业》2001,29(1):33-37
桉树是我国南方栽培的优良树种之一,是海南改造生态环境、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是海南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海南引种栽培桉树大约经历四个阶段,即小面积试种阶段;粗放经营阶段;集约经营阶段和优树无性系造林阶段。海南种植桉树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即发展桉树纸浆纤维材;发展家具、人造板、建材等用材;发展桉叶精炼油等化学产品;发展桉树混交林和防护林。为促进海南生态平衡状产生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报导了无性系林业的现状,介绍了桉树无性系林业的概念,无性繁殖的技术,无性系林业的优、缺点及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的营造方法和桉树无性系林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以桉树科研和经营见长的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拓宽桉树科研创新和良种壮苗培育经营"两道门"。一是持续推进桉树无性系繁育技术研究。继续熟化澳洲大花梨东门1、2、3号组培快繁技术,开展继代和生根配方调试,提高继代增殖倍数和生根率,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二是深化桉树倍性育种研究。加强桉树倍性育种,对8个桉树三倍体进行组培开发,上半年共培育三倍体组培苗木1.5万株,为下一步营建三倍体桉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做好准备。三是做好桉树矮化育种园建设工作。加强15亩改建矮化育种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抚育管理,开展巨桉、粗皮桉的优树  相似文献   

12.
桉树制浆造纸潜力及其材性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东门桉树研究项目对桉树木材材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东门桉树在造纸性能上有较好的适合性;桉树木材基本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树木的不同部位的密度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测定树干中部的样心基本密度就可很好地估算整株立木的基本密度,项目测定了树种、优树、无性系的基本密度;初步制定了东门优树与材质筛选标准;分析了尾叶桉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木才pH值在树干高度上的差异和变化趋势;pH值由树基向上,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施肥对纤维长度没有显著影响,对纤维宽度有显著增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莫非  莫晓勇 《热带林业》2003,31(3):11-12,10
用WFT接种技术对47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对青枯病的抗性测定,通过青枯病株率计算和逐步聚类分析,认为31个无性系是抗病品系,10个无性系是感病品系,6个无性系是高感品系。在31个无性系抗病品系中,经生产实践证明,其中MLA、ZU6、W5、LHl、LH2、LH3、SHl、M1等8个无性系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性,至今未发生青枯病株。大面积推广应用优良抗病无性系造林,防治桉树青枯病的大面积发生,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西在桉树组培和扦插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以及桉树无性系育苗产业化的现状,指出了当前桉树无性系育苗产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化桉树无性系育苗产业化的主要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广西桉树无性系选育与栽培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布点调查材料对广西桉树无性系的选育与栽培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广西在“八五”期间选育了大量的树优良无性系,桉树无性系人工森比实生人工林生长更迅速,产量更高,且轮伐期缩短,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并对无性系的选育和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阱一步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发展桉树人工林是国民经济建设、生态林业建设、发挥区位优势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我国桉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遗传改良取得很大的成就,遗传改良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包括系统育种框架、育种途径、基本群体、育种群体、培育多样化的无性系以及增加选择目标与选择性状和加强协作等;此外强调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时应用多个无性系造林,做好规划、科学造林、采用养分循环和持续经营的原则经营管理桉树人工林。  相似文献   

17.
桉树在原产地天然分布中可以与多种树种混生,具有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目前引种的桉树以速生性、单位面积生长量高、无性系繁育快、林相整齐等为显著特征,培育目标是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最大的木材收获量,桉树的栽培模式比较单一,而重视混交林营造林,发展桉树混交林是防止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树种,提升桉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桉树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门林场多年来所做的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进展以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大量桉树树种(种源、家系)的引进,在优良种源、林分及优良单株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杂交育种和子代测定,开展优树选择和无性繁殖,开发出优良无性系,并通过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试验,最终选育出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造林。东门林场先后选育出1800多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其中已有140多个在林业生产中广泛推广和应用,树立了东门的“DH”(东门杂交种)品牌形象,充分展示东门林场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我国的桉树无性系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雷州半岛桉树无性系抗风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桉树(Eucalyplus)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我国引种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种植,由于这一地区属台风多发地区,桉树无性系抗风性选择尤为重要.国内外对桉树的抗风性已进行了许多研究[1~3],选育出一批优良抗风无性系:如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早在1973年便从国内外引进了30多个桉树无性系在海南岛沿海地区进行抗风筛选试验,经多次11~12级台风袭击,选育出高产抗风的刚果12号桉(Eucalyplus ABL 12)无性系,其风害率仅为29%~79%,是当时生产应用无性系的148%[4];王国祥等[2]从广西东门林场引入30个桉树无性系到雷州半岛进行抗风性试验,经1994年3号台风的袭击,对风倒、风折率进行了调查,筛选出EC1等8个抗风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但都未对桉树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种植株行距与抗风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1995年陈少雄等[5]仅从桉树幼林株行距配置上进行了抗风性探讨.本文试图从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指标及木材密度、造林密度、行间走向等多方面探讨桉树无性系的抗风性,为桉树抗风性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