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麦新品种淮麦32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及开发潜力。[方法]介绍了淮麦3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结论]淮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冬春轮回群体选育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高,抗病性好,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结论]该研究可为淮麦32在江苏淮北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及促进其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审小麦新品种淮麦29的推广与应用前景。[方法]介绍淮麦29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概述了其主要栽培技术。[结果]淮麦29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0为母本、绵阳0425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半冬性,中晚熟,一般单产7.5~9.0 t/hm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株高90 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均匀饱满。千粒重40~42 g,其适宜播期淮北地区在10月上中旬,沿淮地区在10月中下旬,基本苗可掌握在180万~270万/hm2。[结论]淮麦29产量高、抗寒性强,综合性状好,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经多年试验,在安徽淮北旱茬麦和沿淮地区的稻茬麦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审小麦新品种淮麦29的推广与应用前景。[方法]介绍淮麦29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概述了其主要栽培技术。[结果]淮麦29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0为母本、绵阳0425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半冬性,中晚熟,一般单产7.5~9.0 t/hm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株高90 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均匀饱满。千粒重40~42 g,其适宜播期淮北地区在10月上中旬,沿淮地区在10月中下旬,基本苗可掌握在180万~270万/hm2。[结论 ]淮麦29产量高、抗寒性强,综合性状好,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经多年试验,在安徽淮北旱茬麦和沿淮地区的稻茬麦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研究淮麦23的特征特性、产量与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淮麦23的农艺性状、抗逆性、品质和产量,总结出适用于淮麦23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淮麦2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多抗、馒头专用小麦新品种。2003 ̄2005年度的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586.10 kg/hm2,比对照产量略增;2005 ̄2006年度生产试验的平均产为7803.00 kg/hm2,比对照淮麦18增加3.92%。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早中茬口种植。淮麦23基本苗应控制在195万 ̄240万/hm2,有利于群体的合理构建。[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3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淮麦3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育成,适合在江苏淮北麦区种植推广。本文对淮麦33小麦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简单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淮麦33在宿豫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适合颖上县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方法]选择22个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淮麦22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适合颖上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和综合抗性强的小麦新品种。[结果]中麦895、安农0711、淮麦22、淮麦29、淮麦35等品种丰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强,可以在颖上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为颖上县推广小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淮麦29"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中晚熟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滨海县于2010年引进试种,在本地种植表现非常出色,产量和品质均优于其它品种。为促进"淮麦29"在徐淮地区的推广应用,将其万亩连片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淮麦45(参试名称为淮麦14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8和淮麦25杂交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14年在江苏省预备试验中,比对照淮麦20增产11.07%;进入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215.4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2.87%;进入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721.9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7.48%;推荐进入201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846.5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49%。淮麦45不仅产量潜力高,而且植株较矮,株型松散适中,抗逆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9.
淮麦26(原名淮麦043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以淮麦18号、百农9267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介绍了泗阳引种淮麦26的特征特性,提出了淮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配方施肥、精量半精量播种、化学调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0.
淮麦33原名“淮麦088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系,在涟水县种植产量、性状表现较好,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稳产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比较适合涟水县土壤及种植茬口,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淮麦25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用多年国家区域试验数据对该品种进行了产量形成及稳定性分析,以期为当前高产小麦育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淮麦25连续两年在国家黄淮南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平均有效穗数为648×104 /hm2,穗粒数37粒,千粒重38 g左右,产量三因素协调;适应度广,适应性强,动态及静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状况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8个不同小麦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皖麦36和洛麦23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量总体较多。洛麦23主茎和分蘖的单穗重均较高,其产量最高;泰农18主茎和分蘖的单穗重均较低,其产量最低。供试8个小麦品种中,洛麦23的产量最高,淮麦35、良星99、邯6712和矮抗58的产量也相对较高,泰农18的产量最低。[结论]在高密度下洛麦23较适合大面积应用,淮麦35、良星99、邯6712和矮抗58 4个小麦品种也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蔡联合  邓宾玲  杨军  刘淑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006-1007,1049
[目的]为了繁育低烟碱转化的鄂烟3号,提升晾制后烟叶质量。[方法]通过测定低烟碱转化鄂烟3号亲本子代的烟碱转化率,研究改良鄂烟3号亲本烟碱转化遗传的稳定性。[结果]鄂烟3号的父母本,无论是高转化株或非转化株,烟碱转化遗传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在低烟碱转化鄂烟3号品种繁育的过程中需要逐一地进行化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亲本烟株;而鄂烟3号的保持系烟碱转化遗传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在育种过程中不需要逐一地进行化学检测。[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出降烟碱含量较低的烟叶及提高卷烟的安全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华麦6号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用扬麦13与苏麦6号品种杂交,后代进行严格选择,育成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与对照扬麦11相比,在多点鉴定及品比试验、省级中间试验中,华麦6号增产效果明显;农艺性状优良,穗粒结构协调,播期弹性大,适应性强;抗赤霉病和梭条花叶病且抗倒伏能力强。华麦6号的栽培技术要点:精细整地,打好高产基础;适期适量播种;科学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好病虫草害;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等。[结论]华麦6号具备的抗梭条花叶病的优良特性使其在江苏淮南麦区特别是梭条花叶病重发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育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为长江流域薯区甘薯淀粉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优质高产品种苏薯16号为父本、高抗高淀粉率品种浙紫薯1号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采取干物质含量和产量低世代选择,抗性和品质高世代鉴定的技术路线选育甘薯新品种,并参加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和多点生产力大区比较试验.[结果]选育的苏薯29属淀粉型甘薯品种,薯形呈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数平均4.6个,大中薯率84.8%,耐盐、耐贮性较好,熟食品质优;在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中,平均薯干产量9964.4 kg/ha,比徐薯22(CK)增产11.95%;平均淀粉产量6786.3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5.58%,平均薯块干物质含量和淀粉率分别为33.75%和23.00%,分别比CK高3.40%和2.95%(绝对值);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不抗黑斑病.2016年5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苏薯29,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6015.[结论]苏薯29丰产稳产性好,淀粉产量高,适合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也可在江苏滩涂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的最佳播种量和施氮水平.[方法]以江苏省农科院选育的多花黑麦草苏畜研2号为对象,在盐城地区种植,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等对其生育期的影响.[结果]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苏畜研2号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及孕穗期等物候期有明显的提前作用,但对籽实成熟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植株分蘖数、株高有明显影响,但对生殖枝数作用不明显.N 150.0 kg/hm2、播种量1.5 g/m2的组合可使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获得较佳的生产水平.[结论]该研究为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江苏省内的优质高产以及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AFLP分子标记鉴定新疆梨的分类地位(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梨的分类地位提供DNA水平上的依据。[方法]以健康植株新梢上的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DNA。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通过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计算供试材料之间的欧氏距离,利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输出欧氏距离表并产生聚类树状图,对新疆梨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当阈值为15时,新疆梨品种兰州长把和花长把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与西洋梨品种巴梨、红巴梨、红茄、茄梨、保利阿斯卡、朱丽比恩和新疆梨品种其力阿木提聚在一起。7个新疆梨品种中,群体内品种之间欧式距离为2.646~10.050,与砂梨系统、西洋梨系统、白梨系统、秋子梨系统各品种间最小欧式距离分别为7.746、7.746、7.810、8.165。[结论]新疆梨与西洋梨系统有较近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陕麦159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方法]采用2个重复5×5播期播量设计,研究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陕麦15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在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115.5 kg/hm2时,陕麦159产量可以达到7 500 kg/hm2。播期播量对陕麦159成穗数的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结论]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该研究可为实现该品种在生产上高产稳产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