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玥劼  张世敏  张宁  郭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16-7916,8080
为了解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对库区水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产生的影响,于2011年4月~2012年5月对该水库主要断面的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浪底库区建成后,浮游动、植物及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岩滩水电开发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为今后河流梯级开发库区水环境的保护以及水利生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对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水生态进行调查,结合库区建坝后藻类生态学研究数据,分析库区水质理化因子和藻类生物量变化特征。【结果】岩滩库区建坝后,而藻类生物量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中有明显差异,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和建坝初期比较,藻类组成中喜静水的绿藻种类增加,硅藻种类下降,但藻类总密度增加明显;藻类密度和主要营养盐无明显的相关性,主要生源要素氮、磷浓度较建库前有较明显变化,特别库区可溶性硝酸盐增加显著,但磷酸盐浓度则下降。【结论】岩滩水电站库区水体营养状况呈现富营养化趋势,若有外源性磷进入库区,则极易引发严重的藻类“水华”。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典型断面藻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对洞庭湖6个典型断面进行了浮游藻类生物调查,共鉴定出7门72属(种),浮游藻类的密度范围在67.2×104~161.9×104cell·L-1;各典型断面间浮游藻类组成以硅藻和隐藻占优势,藻类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藻类Margalef指数及Shannon-Wienner指数范围分别为3.64~4.03和3.03~3.24,水体水质状况良好。应用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相关分析(CCA),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显示,典型断面藻类群落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明显,整体上,DO和TN是影响洞庭湖典型断面藻类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3年11月(秋)和2014年2月(冬)、5月(春)、8月(夏)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调查所获大型底栖藻类数据,对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以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将调查数据整理并录入到南麂列岛生物多样性地理信息系统,使用Arc GIS软件绘制南麂列岛潮间带调查断面分布图、藻类生物量分布图和调查断面藻类多样性指数专题图。使用Arc GIS软件进行距离分析和地形分析,并分别结合藻类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断面与南麂岛之间的距离和调查断面春季生物量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而与生物多样性指数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除在10°~20°坡度范围内调查断面的生物量异常外,生物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并且藻类的群落结构随着坡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就全年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生物量而言,阴坡坡向藻类生物量阳坡坡向藻类生物量半阳坡坡向藻类生物量半阴坡坡向藻类生物量,并且不同坡向的大型底栖藻类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配制不同浓度的猪粪浸提液,自然放置,以观察在猪粪有机污水中适宜生长的浮游藻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污水经过一定时间均有藻类生长,并且形成水华。各浓度适合生长的优势藻类不同,100%的猪粪污水主要生长衣藻(Chlamydomonassp.),50%的猪粪污水主要生长衣藻(Chlamydomonassp.)和小球藻(Chlorellasp.),30%的猪粪污水主要生长小球藻(Chlorellasp.),10%的猪粪污水主要生长纤维藻(Ankistrodesmussp.)。藻类最大生物量随浓度升高而降低,呈现高浓度抑制的趋势。水体氮磷营养盐随藻类的生长繁殖而快速下降,从而限制藻类继续增殖,藻类数量下降,水华消失。  相似文献   

6.
平原水网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光照、温度、营养(N,P)对平原水网水体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000~5 000 lx光强范围内,藻类的生长数量随光强的增加而呈对数关系增加,4 000 lx是最适宜的培养光照.在15~30 ℃区间内,藻类的生长数量也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30 ℃是较适宜的温度.且温度的影响大于光照.水中T-P在0.1~0.75 mg/L范围内,随T-P浓度的提高,藻类数量呈对数关系增加,而水中T-N 浓度的变化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当水中T-P>0.5 mg/L、T-N>1.0 mg/L时,就能满足藻类大量增殖的需要,其中磷对藻类的影响大于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汉江中下游流域浮游植物的时间及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藻类种类及数量变动的主要外界因素,于2016年2月~2017年4月分丰水、平水、枯水3个时段对汉江中下游6个监测站点的浮游植物进行鉴定,并监测酸碱度、化学需氧量(COD_(Cr))等水质指标。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共34种藻类,以硅藻门为主,其次是绿藻门,丰水期蓝藻数量剧增并超过绿藻数量;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水体总体上处于中度污染状态,与2010年比较,汉江中下游藻类种群结构变得更简单、整个水体稳定性结构变差。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表明,影响汉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是酸碱度、化学需氧量(COD_(Cr))和水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水流扰动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基于室内藻类生长动力学试验,提出藻类生长过程中的水流扰动参数α,并对藻类生长公式进行修正;运用一维河网与二维湖泊耦合的藻类生长动力学模型对太湖西北部重污染区藻类生长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1)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影响明显,研究区内东西向河流流速较大,水流扰动强,藻类浓度低于南北向河流;(2)各研究断面藻类浓度均呈现时间分布不均性,枯季(11月至次年4月)水流扰动较弱,为藻类生长创造较好的环境,藻类平均浓度较洪季(5月至10月)增加了9.22%;(3)河湖系统内湖口区水流条件更适宜藻类生长,位于湖口区的S2与S4点位浓度平均较河网区增加了18.5%。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小浪底农村水库移民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以及结构特征后,提出提升小浪底农村水库移民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制定人力资本开发战略;二是要多渠道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三是要制定针对小浪底农村水库移民的社会保障安置制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干旱和水土流失并重的小浪底库区坡地,本文以该区5种主要坡地利用类型(传统耕作、撂荒地、果园、林地、间作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对坡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物理性状得以改善,梯度变化依次为:传统耕作〈果园〈摞荒〈侧柏林地〈间作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从2004年3月~2006年8月间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和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对浮游植物的数量、种类的生长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96种及变种,隶属于8门63属,其中种类最多的藻类植物,依次是硅藻、绿藻和蓝藻。每一门藻类只与少数环境因子有直接相关性,与部分因子具有间接的群体相关性。硅藻门、绿藻门都与氮浓度有直接相关性,蓝藻门与氮浓度具有间接相关性。磷浓度较低,每一门藻类都与磷浓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浮游植物主要因素为硅藻门和蓝藻门,环境因子主要因素是总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表现出的群体显著相关性将为水库的环境监测、分析、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鹏  赵东  赵勇  樊巍  李岚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59-2961,3102
通过对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库区土壤大部分出现中度退化,很少一部分退化为弱退化,一部分为强度退化.乔木恢复阶段中次生栓皮栎林地土壤退化最轻;库区土壤退化类型有贫养分化、贫微生物化、结构劣化、碱化和严重干旱化.3个恢复阶段的土壤退化程度为,乔木恢复阶段<灌丛恢复阶段<草本恢复阶段,其中,人工侧柏林下土壤退化程度较灌丛和魁蒿的重些.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于是该文综述了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方面发挥的重要生态功能。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分析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即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藻类的爆发等。针对这些现状,预测金鱼藻和黑藻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抑制藻类生长,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不仅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贡献很大,而且在水体中可以发挥了强大的环境生态功能,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贺诗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33-8033
[目的]了解网箱养殖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5月对周村水库网箱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浮游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周村水库共有浮游藻类6门40属,浮游动物26属81种;浮游生物种类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基本相同。但数量方面网箱养殖区比非网箱养殖区大,而且浮游动物数量差异显著。[结论]网箱养殖对浮游生物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喀斯特深水水库叶绿素a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方法]以阿哈水库为例,研究了2010年1~12月叶绿素a变量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并采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阿哈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阿哈水库水体叶绿素a含量在3~5和9月相对较高,6~8月相对较低,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变化趋势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叶绿素a含量与透明度、溶解氧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氨氮呈显著相关(P〈0.05);阿哈水库全年营养状态指数较高,除8、10和11月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外,其他月份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结论]该研究为湖泊富营养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俊华  高承恩  陈南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876-2878,2916
以燕山水库为例,选取能够反映水库生态环境的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水土流失等7个显著影响因子,综合分析水库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燕山水库生态环境影响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判断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对维护库区周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其他水库的生态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结果表明,燕山水库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小的正面影响,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7.
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碧流河水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境内,面积约五万三千亩。1982年8月大坝合拢后,洄游型香鱼滞留在水库中,形成了定居的种群。其生活习性有类似海河洄游的特点。食性转化期为5~6月,又是溯河期,体长为51~98毫米。在水库生活阶段几乎全部摄食浮游动物,溯河后转变为底生藻类食性。7~8月生长迅速,平均体长达110.75和130.42毫米,体重达19.89和35.65克。产卵期在9~10月,9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成熟系数最高值出现在9月中旬,达13.8%。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水库不同支流浮游藻类和附石藻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河流生境差异对微型藻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揭示指示藻类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地位,于2010年8月对丹江口水库的典型支流汉江库神定河和丹江库淇河进行了浮游藻和附石藻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神定河鉴定到浮游藻类7门98属193种(含变种),附石藻类3门36属61种(含变种);淇河浮游藻类为7门82属165种,附石藻类为4门10属48种(含变种)。从采集的样品中共鉴定出污染指示种15属21种(含变种),其中淇河贫营养型指示种(7种)多于神定河(6种),而其富营养指示种均低于神定河。从生物学角度判定淇河水质优于神定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