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幸奠权 《新农村》2016,(4):28-29
正1.长期用药饲料中添加适当药物,有利于预防鸡病和提高生产性能。但是,部分养鸡户由于缺乏科学用药知识,饲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磺胺类等药物,结果一是药物可在鸡体内蓄积损害,引起中毒;二是产生耐药性,增加鸡病治疗难度;三是药物残留蓄积于产品中,降低产  相似文献   

2.
一、应注意筛选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要用药物治疗疾病,就要看哪些药物对本病有效.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作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等效果不错;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霉形体均有效.在购买药物时一定要注意,有个别兽药生产厂家为了自己利益,过分夸大药物作用,他们在药品说明上夸大药物的抗菌谱来误导养鸡户用药.  相似文献   

3.
正羊口服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黄胺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大环内酯类或酰胺醇类后往往会引发消化不良、反刍停止、瘤胃鼓胀、贫血等毒副作用,与瘤胃酸中毒的症状完全相同,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另外,由于抗菌药物对消化道正常菌群有干扰作用,会造成维生素B或维生素K缺乏症,诱发二重感染的可能,造成肝脏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养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六点:1.未断奶的羊可口服抗菌药物。2.断奶后的羊使用抗菌药物时尽量  相似文献   

4.
<正>在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在防治传染病及感染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用药不当,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对症下药根据临床诊断,弄清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并根据症状轻重而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临床疗效好、副作用较少的抗生素。如对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链霉素等药物;对耐青霉素及四环素的葡萄球菌感  相似文献   

5.
1.要对症下药。每一种药都有它的适应症,如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可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丹毒、肺炎,创伤感染等;链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较敏感,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作用,可以用它治疗结核病、水肿病和其他疾病;速尿、乌洛托品用于尿路感染等。2.选择最适宜的给药方法。合适的给药途径是对疾病疗效的保证。例如,有食欲的群体可拌料给药,虚脱的畜禽可给予补液,脓肿可采用局部注射等。3.注意孕畜和蛋禽的用药。有些药物和药的剂量直接影响到孕畜的胎儿和蛋禽的产蛋量,临床治疗中80%的药要经过肾脏排泄,因此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注意药物…  相似文献   

6.
<正>合理选药,注意搭配。在选择驱虫药时,既要根据畜禽种类、年龄、感染寄生虫的种属、寄生的部位等情况选择驱虫范围广、疗效高、毒性低的广谱驱虫药,又要考虑经济价值。由于畜禽的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驱虫时可适当配合应用各种合适的驱虫药或直接选用多功能广谱驱虫药,如阿维菌素(虫克星)等。掌握剂量,间隔用药。各种驱虫药对畜禽机体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驱虫时剂量要准确,严防过量用药而引起中毒。为确保驱虫效果,防止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可在首次用药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第2次用药。方法正确,途径对路。在进行大批畜禽驱虫治疗,或使用多种药物驱除混合感染或选用新驱虫药时,应先用少数畜  相似文献   

7.
李小红 《新农村》2006,(12):24-24
有关医学专家指出,甲状腺机能亢进、消化不良、急性血吸虫病、毒蘑菇中毒,服用某些药物如胍乙啶、氟尿嘧啶等,都可以引起腹泻。因此,腹泻须针对不同病因慎用药。然而,有些患者在发生腹泻时,未弄清原因乱用药物往往造成病情迁延和发展。下面几种错误的用药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易直接从皮肤渗入体内,对部分药物十分敏感。因此,在养殖塘口用药时,一定要严格选择用药品种及用药量,防止因用药不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死亡。黄颡鱼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比较敏感,尤其要谨慎。一旦发生疾病要及时准确的诊断,精确用药进行治疗。现将  相似文献   

9.
正鱼类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来自药物本身、机体、用药方法、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有时甚至会影响到药物的性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和有害作用。影响渔药选择和使用的因素较多,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渔药,以确保用药效果。一、病原体病原体的类别、化学成分、生长时期、特殊构造和病原体的数量等因素都可能对药物的药效产生一定影响。因而,用药前需要对病原体的物性有所了解,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
使用抗菌药物来合理地防治家禽疾病,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首先确定要致病菌。而药物都有选择性,治疗时只有高敏药物才能迅速杀灭病菌取得预期效果.然而不合理用药、盲目滥用药物不但起不到治疗疾病、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反而会引起疗效下降或消失,甚至引起动物中毒、耐药性产生及药物残留等多种不良后果。本文就抗菌药物治疗家禽细菌疾病失败的常见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药物防治蚕病在蚕桑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地使用药物防治蚕病必须注意“四要”:1.用药要按时。在无任何蚕病发生时,仍应按技术要求,按时施药,做好预防工作,决不能等见到病蚕再用药。如防病1号防治僵病,蚁蚕、各龄起蚕,盛食期各使用一次,每龄二次;三龄开始,每天撒一  相似文献   

12.
<正>在鸡孵化之间,因种蛋数量多往往要保存一段时间。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方法不妥,往往使其变质或出现其他问题,影响孵化工作的进行。为此将保存种蛋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1.温度要适宜。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如果高于24℃,胚胎便开始发育,会导致鸡胚衰老、死亡,孵化时死胎增多;低于5℃时,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消除炎症,预防休克 在工作实践中,兽医工作者对休克的临床症状往往认识不足,尤其是早期休克症状不明显,病程短,一经发现,已是中后期,如果措施不力,往往导致死亡.使用抗菌素要依照"正确选择,合理用药,联合用药"的原则.抗菌素使细菌大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会加重乳猪的自身中毒和休克.在治疗中,综合用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结合补氧防治休克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4.
1.剂量要减少。药物发挥疗效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比起年轻时、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吸收药物可能变慢:肝药酶的生成及活性逐渐减低,使他们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易发生不良反应: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更容易蓄积中毒。以上情况都提示老年人用药应因人而异,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患病程度等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养禽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但是由干缺乏用药知识和对药性不了解,在治疗禽病时,不少人常因用药不慎,盲目用药,随意加大用量或延长疗程,从而导致药物中毒。因此用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掌握药物剂量。任何药品只有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才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剂量不足不能发挥作用,剂量过大则会引起中毒。如喹乙醇的混料浓度为30ppm,即每1000公斤饲料添加30克,养禽户一次混料一般只有几百斤,喹乙醇用量几克到十几克,这样少的用量,多用一倍量是很难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植保机械防治病虫草害的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会使有毒物通过口、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对人体造成毒害,即使当时不表现症状,但积累在人体内会造成慢性中毒.因此,在植保机械使用中一定要注意操作人安全,同时还应防止植物药害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孕妇患病如服药不当,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流产.孕妇用药要特别注意选择,绝不能滥用药物. 孕妇不宜服用毒性很强的中药,如斑蝥、大戟、巴豆、牵牛、商陆、乌头、皂角、天南星等,以免危害母子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一些养殖户在防治鱼病时,存在乱用滥用药物现象,轻则影响防治效果,浪费药物,重则发生中毒,导致鱼类非疾病死亡.因此鱼病防治要做到合理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1 中毒金鱼中毒通常是由于用药物浸洗鱼体 ,或者将药物直接泼洒于池中引起的。如药物的剂量与水浴时间掌握不好 ,容易引起金鱼中毒死亡。此外 ,自来水中有氯气 ,若曝气时间短、氯气未散尽便用来饲养金鱼 ,快则 1小时左右 ,慢则 1~ 2天 ,引起金鱼慢性中毒。因此 ,换水后的半小  相似文献   

20.
药物降温七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降温虽然具有效果明显、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但也有不少不良反应,如果应用不当,往往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患者在使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7个问题。 1.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亦应慎用退热药。 2.既往有退热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禁用退热药;过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