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许多养鸡户在进行颈部皮下注射时,直接握住鸡头,注射器与颈部呈90°角进行注射,导致油苗注射到颈部肌肉内。由于颈部肌肉较少,血管、神经非常丰富,注射后容易引起鸡颈部肿胀,鸡群出现缩颈弯脖、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消瘦、排黄绿色稀  相似文献   

2.
<正>1.注射疫苗应选择在颈部皮下(1/3处)或浅层胸肌处注射,不提倡在腿肌处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一人固定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以小于30度角刺入拇指与食指之间捏起的鸡颈部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在进行胸肌注射时,应该用7~9号短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度角,于胸部的上1/3处,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  相似文献   

3.
一、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是:一人保定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  相似文献   

4.
<正>一、方法及特点肌肉或皮下注射是将稀释好的疫苗用注射器注入鸭、鹅的大腿外侧肌肉、胸部肌肉、翼根内侧肌肉或颈部皮下、胸部皮下和腿部皮下等部位。该方法剂量准确、效果良好,但劳动强度大,应激反应强。二、操作要点1.疫苗注射量适宜。疫苗的稀释和注射量应适当,量太小则操作时误差较大,量太大则操作麻烦,根据不同日龄应控制在0.2~1.0毫升/只为宜。2.注射量准确。使用连续注射器注射时,应经常核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5,(13)
<正>1颈部皮下注射优点:对机体伤害小,应激小,一般不会引起死亡,吸收快。缺点:成鸡不能一人操作,需要有人抓鸡,在笼内不好操作,需抓到笼外注射,操作有一定难度,容易注射到体外。注射部位应在颈部后半部,接近两个翅膀中间皮肤最松弛的部位。操作针的另一只手,食指和拇指把皮肤捏住提起,针和脖子接近水平稍倾斜,从两手指之间穿过,油苗注入时,两手指会有明显鼓动的感觉。注意不要靠头部注射,容易引起头部肿胀。  相似文献   

6.
疫苗的接种方法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免疫。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时注意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内。超前免疫  相似文献   

7.
<正> 1.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凡易溶解、刺激性小的药品及疫苗菌苗、血清等均可作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大动物在颈部两侧;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羊、犬在颈侧或股内侧;兔在背部皮下;猫在股内侧或背部两侧;禽类在翼下。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后,左手中指和拇指捏起皮肤,同时以食指尖压皱褶向下陷呈窝,右手持注射器  相似文献   

8.
一、注射免疫 将疫苗注入皮下或肌肉等部位进行免疫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射器及针头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2.操作方法正确.要保质保量.不能出现漏打或打空针的现象. 3.不能用手握住盛有疫苗的瓶,以免手温影响疫苗效价.  相似文献   

9.
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建pVAX1-pEtK2、pcDNA4.0(c)-pEtK2、pVAX1-pEtK2-IFN-γ、pcDNA4.0(c) -pEtK2- IFN-γ DNA疫苗载体.重组质粒肌肉注射14日龄鸡,1周后肌肉注射部位组织切除和裂解,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 检测保护性抗原在肌肉中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鸡柔嫩艾美耳球虫pEtK2表面抗原基因和鸡IFN-γ基因均能在注射部位肌肉成功表达,这为鸡球虫DNA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一、鹅副黏病毒病一旦有鹅只发病,应立即将其余还未出现发病症状的个体转移至清洁无污染的场地饲养。除了淘汰、无害化处理病死鹅,并彻底对饲养场地及用具消毒外,还应对每只发病的仔鹅、青年鹅、成年鹅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Ⅱ号剂型灭活苗1毫升,通常在注射疫苗5~7天后可控制发病和死亡。在紧急注射疫苗时应勤换针头,防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畜禽种业》2008,4(5):59-59
给猪打针是预防和治疗猪病的主要方法。通常采用的有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几种打针方法。 肌肉注射:肌肉内血管丰富,注入的药液吸收较快,另外,肌肉内感觉神经分布较少,引起的疼痛也较轻,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肌肉丰满的臀部或颈部。注射时先剪毛,消毒,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垂直刺入。深度可根据猪只的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是在3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产蛋期进行油苗的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减轻注射油苗的应激反应,是提高养鸡效益的重要方面。1.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颈部皮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  相似文献   

13.
1接种疫苗预防免疫应注意的事项对湿冻疫苗事先用冷水浸泡令其快速解冻,如犬瘟热疫苗、狐脑炎疫苗。注射器与针头需煮沸消毒,1只兽1个针头,注射部位最好先用2%的碘酊擦拭后,  相似文献   

14.
浅谈家畜家禽免疫接种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适用范围
  禽。
  二、选择注射部位
  胸肌或腿肌。
  三、注射
  调试好连续注射器,确保剂量准确。注射器与胸骨呈平行方向,针头与胸肌呈30-45o角,在胸部中1/3处向背部方向刺入胸部肌肉。也可于腿部肌内注射,以大腿无血管处为佳。  相似文献   

15.
选用0日龄樱桃谷肉鸭90只,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分别于0日龄和14日龄颈部皮下注射SSTR疫苗,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同期同部位分别注射同剂量乳化佐剂和生理盐水。本实验结果表明:SSTR疫苗能促进肉鸭生长,并有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毛皮动物接种疫苗预防免疫,应注意什么?对湿冻疫苗事先用冷水令其快速解冻,如犬瘟热疫苗、狐脑炎疫苗。注射器与针头需煮沸消毒,1只兽1个针头,注射部位最好先用2%的碘酊擦拭后,再以75%的酒精棉球脱碘。大群注射时,也可直接以酒精棉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黄芪提取物对鸡新城疫(ND)-禽流感(AI)二联灭活疫苗免疫的增强作用,将180只海兰褐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30只。首先给1组~4组肌注环磷酰胺CY (100m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d; 5组和6组不注射CY。然后1组~3组饮水口服黄芪提取物,每日剂量分别为25mg (低)、50mg (中)、100mg (高)/Kg体重,连续7d; 4组拌料生理盐水;5组和6组不给药。停药后,1组~4组和6组颈部皮下注射鸡新城疫(ND)-禽流感(AI)二联灭活疫苗。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1、2、3周,每次随机抽取6只鸡,称重;采血检测血清ND、AI抗体效价;分离脾脏、胸腺、法氏囊,检查脏器指数。结果表明,给鸡注射CY可引起免疫抑制,表现为体重下降、脏器指数(脾脏、胸腺、法氏囊)减少,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下降。给免疫抑制鸡饮水口服黄芪提取物之后,与免疫抑制鸡不给药组比较,可使免疫抑制现象得到显著缓解,表现为体重增加、脏器指数(脾脏、胸腺、法氏囊)增加,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升高,其中,以黄芪提取物中剂量组缓解免疫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因此,中剂量(50mg/Kg体重)为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18.
1.注射法①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的部位在家禽的颈背中部或稍低处。本法适用于接种弱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如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新城疫油乳灭活苗等。②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部位有胸肌、大腿肌肉、尾部两  相似文献   

19.
免疫操作方面 操作方法不当滴鼻、点眼时滴得过快、滴量不足或过多都影响免疫效果.、有的滴下疫苗未等鸡完全吸入即将鸡放开,有的滴后从鸡眼角、鼻孔流出甚至被鸡头甩掉,这些在生产中常常发生。皮下注射时针头常刺穿皮肤,疫苗射出。胸部注射时将疫苗误注入胸、腹腔。颈皮下注射误入颈椎或小鸡脑部,腿部注射误入股部内侧,常使鸡只出现神经症状、瘫痪和死亡。连续注射不采取任何消毒措施,很少更换针头。注射油苗时,由于油苗黏稠,往往产生空排或量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答复:在雏鸡出壳24小时内,每只皮下注射1.0~1.5头份马立克氏疫苗。在鸡群5日龄时,用法氏囊弱毒苗按每只2.5头份的量饮水,同时在水中添加脱脂奶粉。在鸡群10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重组禽流感疫苗H5N1亚型(Re-4株+Re-5株)二价苗免疫1次,用量为每只0.5毫升。在鸡群30日龄时,用喉气管炎疫苗按每只1.2头份饮水,同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