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蔬菜大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用较多水泥立柱支撑棚面的,简称有立柱蔬菜大棚;另一种是使用钢架支撑棚面的,简称无立柱蔬菜大棚。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要高于有立柱蔬菜大棚,但是,因其棚内的种植区没有立柱,从而给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无立柱蔬菜大棚越来越受到菜农青睐。以下介绍建造抗压力强、透光率高、经济实惠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当前,蔬菜大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用较多水泥立柱支撑棚面的,简称有立柱蔬菜大棚;另一种是使用钢架支撑棚面的,简称无立柱蔬菜大棚。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要高于有立柱蔬菜大棚,但是,因其棚内的种植区没有立柱,从而给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无立柱蔬菜大棚越来越受到菜农青睐。以下介绍建造抗压力强、透光率高、经济实惠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蔬菜大棚已陆续普换新膜,笔在下乡时发现,有很多大棚换膜时棚内有蔬菜,那么,对于棚内有蔬菜的大棚,在换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笔曾与多位菜农探讨过,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13)
正灰霉病是棚室蔬菜频发的一种病害,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棚菜技术指导经验,就棚菜灰霉病的防控总结如下技巧,供广大菜农参考。1控制湿度发生灰霉病的主要原因是高湿度,冬天大棚都有点烟剂的习惯,但是菜农一般会在卷帘放下后立即点上烟剂,此时棚内湿度较低,反而会熏坏棚内的叶片,造成伤口,长势下降,加剧灰霉病的发生。所以片剂最好是在盖完棚2小时后点燃,可以起到很  相似文献   

5.
在棚室蔬菜生产中,许多菜农在对蔬菜进行整枝打杈时,没注意棚室中的湿度条件,在棚内湿度很大时进行整枝打杈,造成蔬菜病害多发。因此,蔬菜在整枝打杈时应做到以下几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菜农来说,蔬菜的浇水追肥,是最基本的管理"科目",大家似乎都是轻车熟路,但一些菜农浇水追肥的方法存在许多不当之处,影响了蔬菜产量。冬天到了,棚内地温随之降低,该如何合理地进行大棚蔬菜浇水与追肥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谈一谈这个问题。一、浇水1、合理浇水的依据在冬季大棚蔬菜生产中,菜农最担心的就是,浇水后地温下降,湿度增加,使得蔬菜根系受影响,引起一些病害传播并流行。那么,冬季大棚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追肥,冲施肥具有施用简便,易吸收、肥效快等特点,因此,受到广大农民欢迎。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的大棚内,已得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蔬菜施用冲施肥,肥效迅速,有利于作物增产,特别是在冬季大棚栽培蔬菜作物时,常因低温、日照不足等情况,用常规土壤追肥法往往效果不理想,若因地制宜用对路的优质冲施肥追肥,则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蔬菜增产,而且果实着色好,形状好看,口感也好,深受菜农欢迎。但是,近年来发现,由于不少菜农施用冲施肥过勤、过量,造成棚室菜地土壤板结、沤根、菜株萎蔫等不良现象,在有  相似文献   

8.
<正>1.塑料大棚建造。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环境洁净的地方建棚。大棚规格:东西长45米左右(根据栽培规模大小确定),南北宽8米,北墙高(含下挖深度)2.8米,南墙高1.6米,南北每隔15米砌一分隔墙。墙为砖结构,北墙为双层空心墙,以利保温;南墙每隔3米设2窗以便通风。棚内地面下挖50厘米,棚顶面采用无滴膜覆盖保温。有条件的菇农也可利用冬暖蔬菜大棚进行猴头菇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保墙体蔬菜大棚的三面墙体,构建成了其结构框架,同时,也是保证棚室牢固性、保温性的关键。对于新建大棚而言,虽然在堆砌墙体中,采用了链轨车碾压,棚内又用了挖掘机切墙,但是,三面墙体的内外两侧由于土质疏松,坡度较大,在遇到暴雨等天气时,多会被雨水冲刷,严重者,甚至出现部分墙体塌陷。假若墙体被雨水冲刷严重,再组织人手"护坡",不仅费工费力,而且修补后墙体也不再像"原墙"一样牢固。为此,建议广大棚户,在雨季来临前,就要做好墙体防雨准备。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大棚悬挂温度计有技巧在大棚蔬菜生产中,菜农在棚内悬挂温度计很随意,有的将温度计挂在了大棚通风口下或后墙上;有的在蔬菜刚定植时,把温度计挂在距离蔬菜生长点lm多处。温度计挂在通风口下,一旦通风,外界的冷空气进入棚内,通风口下的温度快速降低,如果按照其显示温度调整通风口,必然导致棚内温度偏高,影响蔬菜正常生长。温度计挂在大棚后墙上,也不能准确反映棚内的温度,不能以此为依  相似文献   

11.
<正>尽量降低棚内温度夏季外界温度很高,在加强通风的基础上,还应采取遮光、喷水等措施,降低棚内温度。有的菜农在棚室中安装了喷灌系统,在大棚骨架的中央大约每隔5米左右有一个喷头,喷头上的挡板受到水的冲击不断摆动,使得棚室中每个位置都能喷到水,这种叶面喷水的方式对于棚室降温十分有效。若安装这种专业喷灌设施成  相似文献   

12.
<正>一、棚内消毒要彻底很多菜农为赶茬口使下茬蔬菜早日上市,大都在拔园后仓促定植,忽视了大棚消毒工作,为下茬蔬菜病害暴发埋下了隐患。为避免发生这种状况,换茬时一定要把棚内的枯枝残叶清理干净,并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可在蔬菜拔园后,每667平方米用硫黄粉1 000克加锯末混合拌匀,然后分点放在棚室内,将所用农具也一并放入棚室,暗火点燃后密闭棚室熏蒸12小时;也可每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剂400~600克密闭熏蒸2天,定植前1~2天打开通风口通风。棚内土壤可用30%苯噻氰1 000倍液或9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施消毒,效果较好。有地下害  相似文献   

13.
蔬菜保护地栽培是利用日光温室、大中小棚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冬春季节蔬菜生产的方式。由于采用了保护地栽培,才使人们能常年吃到各种新鲜的蔬菜,同时也使菜农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是日光温室、大中小棚的建造投资比较大,而夏季一般不用,从而造成一定的浪费。怎样利用原有棚室骨架,在夏季进行蔬菜生产,提高棚室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是菜农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项棚室夏季利用技术,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降雪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机械损坏。由于雪的重力作用,积雪过厚,往往可将结构不坚固的大棚压垮。二是光照不足。雪天本身没有阳光,再加上为了棚室保温,棚外又要加盖若干层草苫子等覆盖物,使棚内光照严重不足,光合作用无法进行。三是冻害。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降雪过后往往伴随着低温,管理不当易使大棚蔬菜遭受冻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棚蔬菜在舞阳县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为提高蔬菜品质和菜农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大棚蔬菜发生药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作简单介绍。喷施药剂是棚菜管理中常用的技术措施。由于棚室小气候有别于大田,一旦管理疏漏,便可发生药害。轻者蔬菜植株枝黄叶焦,落花落果,生长  相似文献   

16.
<正> 草菇是一种栽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管理粗放、操作简单的食用菌,喜好高温高湿,炎热酷暑是栽培草菇的良好时节,采用保护地栽培方式,生长周期只有20天。因此,利用大棚栽培越夏草菇,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一、种植前的准备将蔬菜收获后的大棚进行保棚、消毒处理。清除棚内残留的蔬菜梗、叶,并打扫干净,修补好棚膜。用3%的石灰水喷洒地面和墙体,用麦穰覆盖棚顶,不宜过厚或过薄,以使棚内似见非见光线为佳。在棚内整畦,畦面宽0.8米,深0.1米,长度不限,畦距0.5米,东西向南北向均可。  相似文献   

17.
<正>冬季气温较低,雾霾和降雪天气频发,在棚室蔬菜的管理上必须因"冬"制宜,落实各项科学的管理技术才能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驻马店市菜农当前在冬季棚室蔬菜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常见问题(一)"靠天吃饭",不能因"冬"施策棚室蔬菜生产蔬菜投入较大,有些菜农以为硬件设施棚室搭建好了,就能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对越冬设施蔬菜的生产管理仍然套用春秋季蔬菜生产的管理技术,有的干  相似文献   

18.
<正> 1 棚室的选择 普通的二代日光温室大棚都能种植。棚室后墙高2米,棚脊高2.5~3米,跨度一般不超过7米,长度50米左右为宜,墙体基部厚度2米、上端1米。棚的前面挖50匣米深的防寒沟,用无滴防老化聚乙烯无滴膜做棚膜,提高光能利用率,加厚防寒草帘或纸被,棚内设加温炉3个,以备阴、  相似文献   

19.
兴城地区种植蔬菜面积12万亩,其中棚室蔬菜面积为5万亩,主要种植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菜豆等蔬菜。棚蔬菜生产由于受环境设施及菜农栽培技术的制约,大棚使用年限逐渐增长,棚室蔬菜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积极采取综合配套防治技术措施,加强大棚蔬菜土传病害的预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大棚蔬菜园区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排灌设施常年失修或缺失蔬菜区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如排水渠灌堵塞、损毁或垮塌,造成雨后田间积水,排水不及时,造成蔬菜区小环境湿度大,极易诱发病害的大发生。(二)棚室结构不合理,缺乏规划很多菜农的大棚随地形搭建,没有统一规划,南北向和东西向搭建方式混在一起,纵横交错,紧密相连,造成大棚通风不畅,引起棚内湿度大,病害易发生。(三)病果病叶随处乱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