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面阻控剂与土壤调理剂对稻米降镉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灰、土壤调理剂、水溶硅肥为材料,在镉污染耕地上进行水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土壤中p H值,可以有效地改变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不易被植物吸收,施用石灰后稻米和稻草中重金属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3.4%和66%;通过喷施叶面阻控剂,可以使镉停留在植物根、茎基部,阻止其向稻米中传送,喷施后稻米和稻草中重金属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1.5%和25.3%;施用土壤调理剂后稻米和稻草中重金属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1.3%和69.3%。  相似文献   

2.
为给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的产生原因,并以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为例,在分析其对植物的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蔬菜地重金属镉的污染现状及其来源和危害,分析了镉在土壤-植物体系的迁移机制以及不同蔬菜和蔬菜不同部位对重金属镉吸收量的差异,并归纳了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和对修复植物后期处理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pH条件下,土壤中铅、镉、汞3种重金属的4个水平下蕹菜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土壤酸度水平下,中低浓度的铅、镉、汞混合污染有利于蕹菜的生长;相反,在高浓度铅、镉、汞混合污染的碱性土壤中,蕹菜的生物量小,根茎短且易受病虫害危害;蕹菜是耐镉性植物,蕹菜中的镉含量易受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日益加剧,特别是我国北方一些重工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因此,探寻一种高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式方法是科研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植物修复就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是如何探寻和筛选出几种超积累植物。本文结合众多学者对镉超积累植物的研究成果,认为艾蒿对重金属镉具有较强的积累效果,可能表现出更高的修复效率,但艾蒿对  相似文献   

6.
交通源路域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宁川  冉文静  杨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42-145,184
针对交通源路域重金属污染问题,在江苏省内分别选取2条国道和高速公路的4个典型路段进行了土壤一植物系统中铅、铜、锌、镉污染监测,并分析了路域土壤一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特性、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内路域土壤一定程度上受到重金属污染,不同道路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车流量无明显相关性,植物中铜浓度、镉锌浓度总和与土壤中铜浓度、镉锌浓度总和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公路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受车流量、运营时间、公路类型和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麦草植物对农田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采用黑麦草植物单独种植和黑麦草植物与大蒜套种2种种植模式研究黑麦草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镉的吸收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黑麦草植物单独种植时具有较大的富集系数(0.75);套种模式中大蒜会影响黑麦草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吸收,套种模式中黑麦草镉含量较单独种植模式减少7.10%。由此表明,采取合理的种植模式可有效地提高重金属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8.
镉对植物胁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来源及其对植物的毒害效应,并介绍了植物对镉胁迫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重金属锌、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氮素营养对东南景天生长及对重金属锌、镉吸收、积累和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氮素营养能够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提高东南景天地上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在供氮2.50 ~ 5.00 mmol·L-1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积累最佳,锌和镉质量分数分别达12.00 g·kg-1和2.00 g·kg-1。在应用东南景天重金属超积累植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时需要合理施用氮肥,从而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10.
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镉是动物和植物的非必需元素,也是毒性最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本文就土壤中的镉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的影响、镉的毒性作用机理、镉污染防治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也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修复技术。笔者简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与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并阐述了桑树的生长特性,桑树生长与土壤中镉、铅、锌、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关系,并结合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探讨了桑树作为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树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植物对重金属镉积累能力差异,筛选出镉低积累药用植物种类。方法 以夏枯草、益母草、薄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中镉的含量。结果 三种植物积累镉的能力存在差异,益母草 > 薄荷 > 夏枯草。益母草在镉污染土壤中其地上部分镉含量随土壤镉浓度增高而增高,而生长不受影响,属于抗性植物。在镉胁迫下,薄荷、夏枯草生长受到抑制,植物中镉含量较低,且随土壤镉浓度增加植物中镉含量变化较小,属于镉低积累植物。结论 益母草为镉高积累植物,且生长不受影响,可以作为富集植物治理镉污染;薄荷中镉主要积累在地下部分,而其以地上部分入药,夏枯草为镉低积累植物,两者均为可在镉污染地区种植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铜、镉胁迫下植物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并且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综述了土壤中铜(Cu)、镉(Cd)等重金属对植物种子萌发以及植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分析了植物对重金属的解毒效应,以期为植物种植改良以及土壤重金属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镉的形态转化、影响因素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重金属引起的污染,其中重金属镉有很大的生物毒性,而镉的生物有效性与镉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综述了近年来土壤中镉的植物和生物毒性,土壤中镉的各种形态分布及其土壤pH值、根际效应等影响因素,镉的存在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土壤中镉的形态分析方法及生物有效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壤模式-作物系统重金属生物富集模型建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针对土壤模式建立土壤和作物重金属含量关系模型,旨在消除土壤属性对作物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当作物类型或品种确定后,作物重金属吸收量只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关。提出了农田作物重金属生物富集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作物特性-土壤属性"关系理论,定义了土壤模式、土壤模式-作物系统重金属生物富集模型、土壤模式-作物系统重金属生物富集模型图谱等概念,确定了土壤模式的划分方法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最近30年来中文期刊发表的土壤镉含量与水稻和小麦镉含量关系作为案例验证了以上方法。结果表明:水稻和小麦同一部位镉吸收量随土壤镉含量增加而增加,水稻和小麦吸收镉能力顺序为根>茎>叶>籽粒,水稻和小麦籽粒镉吸收量在同一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土壤了镉、镍、铜、砷、汞、铅污染,及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北省大冶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采用伴矿景天、 籽粒苋、蓖麻、 黑麦草、 甘蓝型油菜、 香蒲等进行植物修复工程研究.结果表明,富集植物使土壤中镉、 铜和铅的超标率大幅下降,并达到修复目标值.富集植物对土壤中镉的去除率为黑麦草>籽粒苋>伴矿景天>甘蓝型油菜>蓖麻>香蒲;对土壤中铜的去除率为甘...  相似文献   

18.
镉是一种毒性较强的重金属,镉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利用硒与镉在植物体内的拮抗作用,在土壤或植物中施外源硒可以降低作物的重金属镉含量,并提高作物中硒含量。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的施硒方式影响植物中镉吸收转运的效果,总结了土壤施硒和叶面施硒2种施硒方式下对不同农作物镉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发现以果实或叶片作为食用对象的作物,可以用叶面喷施外源硒的方式降低镉在食用部位的累积,而土壤施加外源硒可降低植物根部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及镉在植物体内转运至可食用部位的含量,同时转运至可食用部位的硒含量增加,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研究施硒对镉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镉污染土壤中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主要绿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净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重庆市主城区不同区域10种主要绿化植物、土壤和街道地表物(灰尘),分析了Hg,Cd,Cu,Pb,Zn在植物中的含量差异,分别计算了植物对土壤和灰尘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以及植物对大气重金属的净化指数,同时进行了植物净化效果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渡口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最严重,杜鹃对各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各植物对土壤和街道地表物(灰尘)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重金属之间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差异,Hg的富集系数最高。各植物对大气重金属的净化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重金属之间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差异,对Cu的净化效果最好。10种植物可划分为4种类型,即汞铜净化型、镉铅锌净化型、镉铜净化型和一般净化型。  相似文献   

20.
采集了重庆市主城区不同区域10种主要绿化植物、土壤和街道地表物(灰尘),分析了Hg,Cd,Cu,Pb,Zn在植物中的含量差异,分别计算了植物对土壤和灰尘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以及植物对大气重金属的净化指数,同时进行了植物净化效果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渡口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最严重,杜鹃对各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各植物对土壤和街道地表物(灰尘)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重金属之间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差异,Hg的富集系数最高.各植物对大气重金属的净化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重金属之间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差异,对Cu的净化效果最好.10种植物可划分为4种类型,即汞铜净化型、镉铅锌净化型、镉铜净化型和一般净化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