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家参谋》2011,(6):38-38
生在中国古代,女人是极不幸的。大凡有什么祸害,正人君子都能从女人身上找到根源,责任也得由女人来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在孔老夫子看来,女人同小人一样不好对付,"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相似文献   

2.
《山楂树》这首歌译自原苏联歌曲《Уральскаярябинушка》。Pябинушка是рябина的爱称,而рябина则表示一种树名,拉丁名为Sorbus。中文本应是"花楸树",却错译成"山楂树"。山楂与花楸在我国古代就已种植,山楂始于上古,一直到中古、近代,种类多,异名也多;花楸约唐宋时期有文献记载,后世重要的农书、史书等也有记述,文学艺术典籍的用例少。现代,"山楂"是常用词,"花楸"是非常用词,常人对后者知之甚少。在俄罗斯,"花楸"是常用词,被赋予象征意义。已明"山楂"与"花楸"之源流,对俄文рябина应及时纠谬正之。  相似文献   

3.
孔子论治学     
正作者自序:《论语》是四书之一,是一部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国学著作,一共20篇。《论语》中的一些深刻道理,对幸福人生与事业成功大有裨益。《论语》是记叙性文体,各篇的分类毫无逻辑,这使得现代人在阅读时颇感零乱。本人作为《论语》的爱好者,也深有同感。因此,一直希望对《论语》进行诠释。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一直未付之行动,原因有二:一是企业经营事务繁多;二是担心枪打出头鸟。2020年博鳌之行,与《饲料博览》执行总编聊起此事,竟有深切同感。遂痛下决心,付诸行动。——浙江科峰章亭洲  相似文献   

4.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明·许次纾《茶疏》),没有茶具,茶事活动就无法进行,茶艺也就因它而"缺一则废".可见茶具在品茶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文献中最早提到茶具的是西汉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其次是西晋杜育《赋》中的"器择陶简",但都语焉不详.真正对茶具给以足够重视的是陆羽,他在《茶经》中专辟一章"四之器"来详细论述煮茶的器具,可以说,是陆羽首次明确肯定茶具在茶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丈夫"指的是女子的配偶,是男女婚姻中男性的一方,古代又称相公、夫君。最初,"丈夫"是用来称成年男子的,如《谷梁传·文公二十年》曰:"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有时候"大丈夫"还带有些气度不凡的意思,像"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至于"丈夫"转义成为女子配偶之称,则与远古时期,我国  相似文献   

6.
文献习见中的“隐括”、“隐揉”、“隐审”、“隐实”、“隐核”、“隐度”之“隐”都当读为“櫽”,因此,将《论语·子路》篇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读为“父为子櫽,子为父櫽”,训为“父亲要替儿子矫正错误,儿子也要替父亲矫正错误”,是完全可能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并非血缘至上主义者,社会公德与父子私情有违时,他们主张的是“不成人之恶”、“从义不从父”。因此,“其父攘羊”,孔子是不会主张子为父隐匿的。从上博简《內礼》篇的文义看,“而任不可”与子女为父母隐瞒错误并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将简文“任不可”补入《论语》“子为父隐”章中,说儿子不但要“替父亲隐瞒”,而且要“自己承担责任,承认是自己顺手牵羊”,这就违反了孔子做人的基本原则——诚信。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一部主要讲述如何做人的儒家经典语录,其根本精神是倡导做有德性的人。君子德性是《论语》中所推崇的一种重要德性。《论语》中的君子因为其自身的德性,而成为孔子仁爱精神与礼乐文明的践行者。君子经历了从在位者向有德者的转变,孔子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就很有必要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论语》中的君子德性观,这包括君子的"仁"、"义"、"礼"以及"行"等诸多德性内涵。  相似文献   

8.
勘误     
因美编排版之误,将《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年01期第23页《利用蜜蜂为红富士、金冠苹果授粉对比试验报告》一文中,作者张贵谦、田自珍、申如明、逯彦果、张世文的作者单位编排为"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林业局,甘肃金昌737100",经勘验属错误。现更正为:"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天水741020"。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9.
范祖禹的《论语说》既具有宋代理学《论语》学的一般特色,不但重视对《四书》的融贯性解读,而且倡导立诚成圣,着力阐发人性论和“礼”与“理”的关系;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不但注重引史证《论》,而且重视对经世之学的抉发,因此在宋代《论语》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主要内容1、注重孝悌。《论语·学而》集中体现在孔子对"孝"的阐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严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弟子们在家中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由孝悌之爱而泛爱众,把手足之爱从血缘领域引申到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这句话中表达了儒家  相似文献   

11.
<正>《尿素面临"俏江难"》一文中我们曾经说过:"张兰说‘一年只给自己一次哭的机会,有压力也不需要男人分担,’想必如今的‘俏江难’已让她尝到失败的滋味。尿素市场一年给了自己很多次哭的机会,有压力需要所有人的分担,否则难逃‘俏江难’的尴尬"。这不,尿素市场日前依然继续"俏江难",若想名副其实的俏江南,果真尚需时日,尚需时机,尚需待时而动。《我是歌手3》直播总决赛,孙楠中途宣布退赛,让所有人慌了手脚,也有称为芒果台"黑色七分钟"的。《男人真相》的作家"薛好大"写道:"孙楠退赛,大家  相似文献   

12.
汉唐《论语》《孟子》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汉代是《论语》、《孟子》学的发轫期,有关的注解之作已经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学成果颇为丰富,但《孟子》却较少研究。同时,受时代学风影响,《论语》学的发展呈现出玄化或佛化的特点。唐代《论语》学的成就并不高,但是《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却不断提高,初步出现了所谓“孟子升格运动”。汉唐时期的《论语》《孟子》学的发展为宋代《四书》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互动活动,词义的翻译又是翻译之根本,且往往颇费心力。译准词义,必须明确概念,关键在于译者的知识、慎思和负责。本文以Of marriage and sidle life(《论结婚与独身》)的中译本为例,分析了一些错误,旨在与大享一道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太平御览》中内容同为“多言何益”的三则载录的比较分析,可推测出至少在宋代《墨子》里,当仍有与之相近或相同的文字存在;所载对话的发问者应为禽滑釐,墨子所作答语末尾应有“唯其言之时也”(或“唯言之时也”)一句;对话反映了墨子关于“言”的一些新的、值得重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夏洛的网》中文译本为例,讨论了"改译"策略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改译"策略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增补、整合和多种艺术手法的使用三个方面。通过"改译",译文可以达到自然流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结构中,畜牧业占的比重太小,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情况并非历来如此的,中唐以前我国的畜牧业曾经比较发达。清代进步学者王夫之在《噩梦》中指出:“汉唐之所以张者,皆唯畜牧之盛也”。汉唐时代以养马业为基于的国营牧业,其规模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空前的。例如西汉景帝时代国家养马三十万匹,汉武帝时代又增至四十万匹,民马尚不计在内,对匈奴战争一次出动几万乃至十几万的骑兵。唐太宗时代陇右国营牧场养马达七十万匹之多,唐玄宗初年陇右牧场官养马、牛、驼、  相似文献   

17.
《后汉书·马援传》载:"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济远近之难."这充分说明在汉代人的生活中,马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设《丽辞》篇专论骈体的起源与特征。"丽辞"最初指华丽的辞藻,在《丽辞》篇中成为对具有华丽、对偶特征的文体的代称。从文字学视角追根溯源,探寻"丽"字在"丽辞"中意为"偶"或"两"之意,"辞"字则是一种文体的代称;从文学批评视角则说明其作为文学批评的概念是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从文学发展视角分析"丽辞",说明其不仅是内涵,词性褒贬也发生了改变。《丽辞》篇中刘勰对于"丽辞"的认识,对后世骈文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思而后行",站在又一个新的起点,就《农村实用科技信息》这本杂志而言,我们需要思索的又是什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的"三思"无外乎思变,思通,思久。所谓思变,是指我们要适应变化,适应科技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们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和便捷化,适应国家从经济体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的晚年巅峰之作《声声慢》向来是诗歌翻译的一座珠穆朗玛峰,以其非凡的魅力引国内外众多译者前来挑战攀登这座高峰。译作纷纷以不同姿态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我们深切得体会到译者们可谓费劲思量,也更深刻的感叹《声声慢》之难译,然让我们爱如家珍的《声声慢》需与天下共赏。本文就前七组叠字展开分析,通过鉴赏众译者的作品,以求探索翻译本词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使读者通过体会短短十四字的难于驾驭程度之高,再一次领略中国第一女词人的绝妙好词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