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毛虫病系由旋毛虫在人体及动物的肠或肌肉内寄生所致的疾病。最早发现于1881年,我国于1881年、1934年及1937 年分别在猪、犬及猫体内检到此虫。我国屠宰猪群中,旋毛虫检出率近年来有所增长。据某些地区报道,猪旋毛虫检出率高达2~7%,而河南南阳地区先后调查10个县,发现其中8个县均有旋毛虫病流行.旋毛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严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病(Trichinella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于一八八一年从动物(猪)中首次检出。人体旋毛虫病是于一九六四年自西藏地区首次报道。 近年来,我国人、畜旋毛虫病的发病情况日趋严重。除云南、西藏边远地区多发之外,自75年以来,我们在吉林省(1975、1980)、辽宁省(1979)、黑龙江省(1980)以及河南省等地、先后确诊了人体感染旋毛虫病的事例廿余起,染病者200余例。证明我国内地城市“熟食地区”的居民也常有本病的发生。 我国屠宰猪群中,旋毛虫病的检出率,一般为0.1~0.2%左右,近年来有所增长,某些地区报道,检出率达2.0~7.0%。一九七九年五月,在“全国旋毛虫检验技术座谈会议”过程中,进行现场检验和一九八○年一月,作者所进行的调查、统计,证明河南省南阳地区某县社屠宰猪群,旋毛虫检出率高达50%左右。 多年来,在教学与生产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有关旋毛虫的具体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在对旋毛虫正常生活史进行了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着重地研究了旋毛虫包囊的形成、形态结构、存在位置以及旋毛虫的死亡转归等问题;研究了旋毛虫幼虫的“感染力”和肉眼对虫体的“可见度”、并对食肉卫生检验工作中的旋毛虫“目检法”评价的问题;研究了因吃羊肉引起人体旋毛虫病的病原问  相似文献   

3.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世界流行性寄生虫病。约有100多种动物可感染旋毛虫病,家畜中以猪和犬常见。目前已在我省12个县(市)发现有猪旋毛虫病,不同地区猪旋毛虫的感染率差异较大,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宁地区猪旋毛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5-7月对西宁地区猪旋毛虫病进行调查。采用集样消化法对3417份肉样进行消化检验,结果检出感染肉样4份,感染率为0.115%,为西宁地区与周围各县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肉及其制品目前仍是世界上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在美国和加拿大现已无猪旋毛虫病的流行。在欧共体猪旋毛虫病仅见于芬兰和西班牙的一些地区。在前苏联及东欧国家 ,以前猪旋毛虫的感染率很低 ,但在 2 0世纪 90年代由于国营养猪场的解散等因素 ,猪旋毛虫的感染率已明显升高。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波利维亚、泰国和中国 ,猪旋毛虫病仍然严重流行。猪旋毛虫病的防制措施包括改善养猪方法 ,猪不要任意放养 ,应当圈养 ;饲料应加热处理 ,以防猪吃到含有旋毛虫的肉屑 ;加强肉类检疫和港口检疫 ,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推荐使用混合肌肉样本消化法 ;在猪旋毛虫病严重流行区 ,可将阿苯哒唑作为猪饲料添加剂或是在出栏前对所有生猪进行预防性治疗 ;基因重组抗原和DNA疫苗将是今后猪旋毛虫病免疫预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探讨猪旋毛虫病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策略,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方法:某养猪场在2015年5月~2016年10月患上猪旋毛虫病的32只病猪,分析其诊断结果,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通过压片法、消化法等实验室结果通常可确诊,应积极调整饲养方法、药物治疗等防治策略,以改善病猪症状,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中仅有1例病猪死亡,死亡率为3.1%,其他病猪4~5周后逐渐恢复健康。结论:猪旋毛虫病严重影响猪的体质水平,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应加强管理与防治,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提升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以一起育肥猪旋毛虫病的诊治过程为例,介绍了猪旋毛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预防措施,旨在为有效预防猪旋毛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旋毛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起育肥猪旋毛虫病的诊治过程为例,介绍了猪旋毛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预防措施,旨在为有效预防猪旋毛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旋毛虫病呈全球性分布,是一世界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发生过的旋毛虫病国家和地区多达70多个。亚洲的中国、日本、越南、老挝、泰国、印度、阿富汗等国家均有发生,其余各大洲也都有发生。我国猪旋毛虫感染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在不少地区由于饮食习惯食用生肉或者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该病早期往往会被误诊,使患者耽误病情,严重会致人死亡。我国为猪肉第一生产大国,到2011年我国猪肉产量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8.88%。而当前猪旋毛虫病仍是制约生猪发展主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内蒙古东部地区旋毛虫病流行情况和寻找新虫株,采集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五个地区犬血清样品1 000份、膈肌样品1 000份和猪血清样品20 000份、膈肌样品20 000份,经ELISA法、压片法和集样消化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五个地区犬血清总抗体阳性率为6.8%(68/1 000),最高的是兴安盟,为14.0%(28/200),最低的是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为2.5%(5/200),二者差异显著(P0.05);镜检在通辽市和兴安盟的犬膈肌样品中各检测到1份旋毛虫感染病料。五个地区屠宰猪血清总阳性率为0.500%(100/20 000),最高为兴安盟0.775%(31/4 000),最低为锡林郭勒盟0.275%(11/4 00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镜检发现兴安盟的猪膈肌样品中有1份旋毛虫感染病料。说明内蒙古东部区猪旋毛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犬旋毛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丙硫咪唑治疗猪旋毛虫病试验张天福(湖北省老河口市畜牧局,441800)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传染病。我市是猪旋毛虫病重疫区。为控制和消灭猪旋毛虫病,开展了用丙硫咪唑治疗猪旋毛虫病1年试点和3年推广试验工作,业已结束,报告如下。一、治疗对象使用河南省...  相似文献   

12.
纪维霞 《养猪》2000,(3):42-42
沈阳市长生肉类有限责任公司是被沈阳市确定为市内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厂 ,由于精检细验 ,严把产品质量关 ,病害肉的检出率始终较高 ,这也说明我市周边地区的生猪饲养还存在许多问题 ,尤其是有些疾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旋毛虫病 ,其检出率曾高达0 1 6‰ ,这不仅给食肉安全带来隐患 ,也给养猪业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1 999年 1 0月 1 0日两业户共送宰 4 0头猪全部为旋毛虫病猪。这说明猪旋毛虫病有很强的感染性 ,应高度重视。旋毛虫病是由毛形科的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小肠(肠旋毛虫 ) ,幼虫寄生于各部肌肉 (肌旋毛虫 )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群及猪旋毛虫病血清流行情况,为实现人群及猪旋毛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盟市三个旗县的人和猪为研究对象,取猪肉样压片镜检,同时随机抽取来自于2014年7~2015年8月期间本盟内的当地居民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人血清检测,研究收集回的问卷共198份。结果:本次调查了本盟3个旗点的研究共检验2000头猪,发现旋毛虫病猪225头,占11.25%;共检验人血清5340份,其中阳性反应1047人,所占比例为19.69%(阳性率);3个旗调查点男性的阳性率为23.2%(580/2500),女性的阳性率为21.56(610/2830),但不同性别阳性率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146.51,P0.01),其中阳性率高的是中年组(36~59岁);本次研究调查1047例血清阳性患者,经常食肉者占61.13%(640/1047),偶尔食肉者占38.87%(407/1047);同时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68.40%。结论:研究表明,生吃猪肉是旋毛虫病最重要传播途径,猪旋毛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可作为人群旋毛虫病暴发或流行的预警指标。本盟人群及猪旋毛虫病流行仍然严重,应把控制该疾病提上日程,此外综合措施防治人群及猪旋毛虫病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的幼虫和成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传播途径复杂,宿主动物种类繁多。东宁县动物检疫站从2006年开展猪的旋毛虫检疫,至2010年初共检疫52046头猪,检出感染旋毛虫病猪14头均作无害化处理,检出率为0.02%。笔者总结4年的检疫经验并参考相关资料将旋毛虫病的检疫及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快速间接ELISA中将被检血清样品和酶结合物一起保温。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比常规ELISA缩短了30~90分钟。通过对猪旋毛虫病阴阳性血清检测,表明该方法敏感性为93.62%,特异性为96.88%。为猪旋毛虫病捉供了一种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江西部分地区猪痘病毒(SWPV)的感染及流行情况,从江西省7个地区(市)共36个规模化猪场采集55份疑似猪痘病猪的皮肤痘痂组织,应用PCR方法对其进行猪痘病毒核酸检测,并随机挑选19个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P35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5份样品中,有44份样品检测为SWPV阳性,阳性率高达80%;所测的19条序列与SWPV参考毒株(登录号:AF410153.1)P3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6.3%~98.4%,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5%~88.5%;各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7%~10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2%~100%。结果表明江西省部分地区的猪群中存在猪痘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猪的三大寄生虫病为猪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和猪肉孢子虫病。这3种寄生虫是生猪宰后检验的必检疾病,因为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非常重要。做好猪的三大寄生虫病的宰后检验,并对病变猪肉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是兽医卫检工作者的一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江苏阜宁肉联厂近几年来加工生猪量为全省同行业之首。统计该厂近3年的宰后检验日报表,能较为准确地得出苏北盐阜地区猪三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苏北盐阜地区猪三大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见表1。表1 盐阜地区猪3大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年份年宰钎猪量猪旋毛虫病检出数发病…  相似文献   

18.
旋毛虫病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甚至引起死亡。目前已发现有60多种哺乳动物为其宿主,肉用动物中主要是猪和狗。近些年行许多关于旋毛虫病发生的报道。特别是河南省南阳地区猪的发病率较高。本文从接种旋毛虫的大白鼠体内肌肉中收集出大量旋毛虫幼  相似文献   

19.
我区从1959年开始猪旋毛虫病检验工作,一直到1968年才发现猪旋毛虫病,当时检出率不到0.1%。1975年,对邓县、新野、南阳、镇平等四县做一初步调查,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20.
旋毛虫病是一种具有广泛宿主域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危害甚大。不仅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在我国,最早于1881年在厦门发现猪感染旋毛虫病,以后在福建、东北、云南,贵阳、甘肃等地发现旋毛虫感染。河南省南阳地区在全国是旋毛虫病严重流行区,1981年猪的旋毛虫检出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