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类型土壤施肥对巫溪红三叶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黄勇富 《中国草地》2008,30(2):62-67
测定了在不同pH值土壤条件下进行施肥处理对巫溪红三叶鲜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在强酸性土壤上施用N60P120K135,巫溪红三叶鲜草总产量最高,高于对照185.0%;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上施用N90P120K90鲜草总产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15.0%和95.5%。施肥显著提高巫溪红三叶粗蛋白质含量,施用N60P60K90,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头茬草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13.1%和46.0%;但在酸性土壤上,施用N90P120K90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高于对照43.6%。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酸性土壤奈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N90-P120-K150+MgMoB,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98%;同时,该处理下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也最高,在开花初期和开花期分别达19.04%和18.22%,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42%和0.58%;新复极差测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酸性土壤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扁穗牛鞭草鲜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N375-P120-K150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5.铴;施肥处理N300-P120-K0营养价值最高,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达12.83%和11.32%;综合比较产量和营养品质,施肥处理N300-P120-K75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2.O%,粗蛋白质含量也较高,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这12.82%和10.29%,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和1.4%;新复极差测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苜蓿干草产量,综合3年实际总干草产量得出,当施氮肥50 kg·hm–2、磷肥120 kg·hm–2、钾肥60 kg·hm–2时,干草产量最高,为39.76 t·hm–2,比对照高出44%。基于3年干草总产量与施肥处理的函数关系得出,当施氮肥68.3 kg·hm–2、磷肥130.7 kg·hm–2、钾肥55.0 kg·hm–2时,可获得最高总干草产量,为41.18 t·hm–2。施肥显著提高了苜蓿粗蛋白含量与相对饲用价值(P 0.05)且年际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在施肥第2年相对较高。施肥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 0.05)。粗灰分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与年际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5.
施肥水平对菊苣"奇可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芬  杨清辉 《草业科学》2011,28(6):1044-1047
摘要:通过N[375(N1)、600(N2)、825(N3) kg/hm2]、P[300(P1)、450(P2)、600(P3)kg/hm2]、K[120(K1)、150(K2)、180(K3) kg/hm2]不同配比施肥对菊苣“奇可利” (Cichorium intybus cv. Barckoria)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为“奇可利”栽培和综合利用及解决西南地区养殖业春天和伏天青饲料紧缺矛盾提供实践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水平对“奇可利”牧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钙含量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顺序分别为N>P>K、N>P>K、N>K>P、K>P>N和N>K>P;对其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奇可利”牧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随施N或施P量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0.01),N3P3K2处理的牧草和粗蛋白年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N2P2K3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和钙含量最高,N3P1K3处理的粗灰分含量最高。综合比较得知,N3P3K2处理是产量最高且品质较好的施肥处理,适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野生大豆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N、P、K肥单施与混施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生长发育、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与混施者,野生大豆干草产量比对照分别高34.5%和77.3%;单施干草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31.7%、48.2%和23.5%;N、P、K混施或N、P混施,分别比对照提高104.6%和93.2%;单施P、K,株高分别为27.3和25.3cm,冠高分别比单施N肥高11.3和11 cm;单施N、P、K,饲草粗蛋白质(CP)含量在现蕾期和盛花期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但结荚期则差异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N、P、K混施则能显著提高饲草CP含量,比对照提高21%,而NDF和ADF含量则分别下降12%和11%;综上所述,N、P、K混施比单施更有利于提高野生大豆的饲草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青引1号燕麦产量及构成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施肥对燕麦鲜草、秸秆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找出限制燕麦鲜草、秸秆和种子产量提高的养分因子,筛选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的施肥配方,本研究以青引1号燕麦(Avana sativa cv.Qingyin No.1)为对象,于2010年在青海省湟中县分析不同的氮、磷和钾配方施肥对燕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为限制燕麦鲜草产量提高的主要养分因子,施氮能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和鲜草产量,N337.5P105K60处理鲜草产量最大,为66 194 kg·hm-2,比对照增产44.9%。磷素为限制燕麦种子产量提高的主要养分因子,施磷能增加燕麦有效分蘖数、小穗数,N225P157.5K60处理下燕麦籽粒产量最大,为6 678 kg·hm-2。经过经济效益分析,N225P105K60施肥处理获得的综合收益最大,饲草田达到18 435.3元·hm-2,种子田达到22 877.5元·hm-2,分别比对照增收4 500.9和4 597.5元·hm-2。  相似文献   

8.
优化配方施肥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果树》2014年第2期《优化配方施肥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陈丽楠等)报道,于2010-2012年进行此项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方对红地球和巨峰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葡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最佳施用比例。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钙、硅、硼、锌肥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其中,以施肥配方1,即施用纯N15%、P2O5 7.5%、K2O 18%、CaO 10%、SiO2 8%、B 2%、Zn 1%配方肥的葡萄百叶重、单穗重和产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对照);果实品质也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维生索C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对照)。  相似文献   

9.
以桂闽引象草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优化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桂闽引象草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变化,以探讨施肥对桂闽引象草的影响。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能够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综合分析,组合N20P10K20的施肥效果最佳,即在N20kg/667m^2、P10kg/667m^2、K20kg/667m^2的施肥配比下,桂闽引象草年鲜草产量达11267.5kg/667m^2,折合干草产量为2520.7kg/667m^2,比对照(无肥处理)分别增产39.74%和46.30%,粗蛋白含量12.68%,比对照增加25.60%。  相似文献   

10.
配合施肥对牧1号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在天山畜牧昌吉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榆树沟良种繁育基地,土壤较瘠薄,盐碱较重的地段,进行了苜蓿配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施肥可提高杂花苜蓿干草产量,过磷酸钙与硫酸钾配合施用干草产量最高为15 860.80 kg/hm2,高于对照36.81%;同时也提高了苜蓿粗蛋白含量,改善了苜蓿品质。尿素,过磷酸钙及硫酸钾配合施用时,前两茬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12%和19.90%,高于对照的17.4%和12.8%;提高了苜蓿种植的经济效益,尿素与过磷酸钙配合施用时效果最好,净增1 826.55元/hm2。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杀伤、递呈抗原、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调控局部组织微环境以及抑制肿瘤等多种免疫功能,是机体非特异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结果表明,多糖具有调节巨噬细胞活性的功能,同时发现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人们不断研究发现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和促进其分泌作用的活性多糖,并深入研究巨噬细胞表面的多糖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以揭示多糖调节动物机体免疫机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4.
15.
试验的目的是探索用广西盛产的稻谷、木薯及亚热带牧草尤其是蟛蜞菊进行不同配比,考察各组日粮对鹅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的影响。27日龄合浦狮头鹅共96只被随机分为A、B、C、D4个处理组:对照组(玉米饲粮+象草组)、试验Ⅰ组(稻谷替代对照组玉米饲粮+蟛蜞菊组)、试验Ⅱ组(木薯替代对照组玉米饲粮+蟛蜞菊组)、试验Ⅲ组(木薯、稻谷各替代对照组50%的玉米饲粮+蟛蜞菊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各半),进行为期44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7.75、53.00、55.78和64.88g,对照组、试验Ⅲ组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生长中期,对照组主要营养成分干物质、蛋白质、能量、粗脂肪的利用率明显比其它各组高(P<0.05);对照组、试验Ⅲ组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腹脂率与试验Ⅰ组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Teamcenter平台客户端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对物料清单的二次开发进行研究,开发了BOM自动生成功能模块,使之能自动生成符合企业需求的BOM,并与Teamcenter平台无缝集成,保障产品BOM信息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提高企业产品数据管理效率及质量,并为将来BOM在企业各部门间的传递及转换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养殖过程中,断奶诱发仔猪肠道疾病进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益生菌可降低肠道病原菌感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降低腹泻的发生率。该文主要从益生菌对仔猪胃肠道微生物群、机体免疫系统、炎症调控、抗氧化调控、肠道发育和营养消化调控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为益生菌在仔猪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又称生长分化因子8。MSTN主要在骨骼肌中广泛表达,并可在心肌、脂肪、乳腺等多个组织中表达,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骨骼肌生长发育、诱发肌萎缩等方面。MST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协同作用于骨骼肌,即通过激活TGF-β、p38MAPK、ERK1/2、JNK等信号途径以及抑制IGF-AKT、Wnt信号途径来抑制肌细胞增殖分化;通过调控AKT途径、泛素-蛋白水解酶系统、自噬溶酶体系统来影响骨骼肌蛋白的合成与分解;MSTN还参与了与骨骼肌生成相关的脂肪代谢及骨形成等生理活动。论文重点阐述MSTN在肌细胞增殖分化、肌蛋白合成与分解、脂肪代谢、骨骼发育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常用农药对家蚕毒性评价体系和方法与农药发展现状之间的不适应因素,以及与蚕桑生产典型中毒事故的关系,指出实行强制性评价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毒性测定方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饲养体系的局限性到组合效应的概念、衡量指标类型、试验研究、发生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反刍动物日粮组合效应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