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选择优良品种 可选择红颊、宁玉等草莓品种。红颊果型大,平均单果重15克左右,果实表面和内部色泽均呈鲜红色,着色一致,外形美观,富有光泽,畸形果少;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8%,香味浓、口感好、品质极佳,享有奶油草莓之称。宁玉草莓由江苏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育成,属早熟草莓品种。该品种果实圆锥形,坐果率高,畸形果少,外观整齐漂亮;平均单果重15.5克,果肉橙红,髓心橙色,风味极佳,甜香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7%。  相似文献   

2.
为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草莓品种作为红颊的补充品种,丰富建德草莓品种的多样化,以红颊为对照,选择越心、越丰、红玉、宁丰、宁玉、香野、圣诞红、阿玛奥、白雪公主、京郊小白、太空2008、妙香、枥乙女、点雪、幸香、天仙醉、香蕉草莓共17个草莓品种进行日光温室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香野、圣诞红、红玉、太空2008、越心的综合表现最好,具有植株长势强、物候期早、果实品质优、抗病性较好等特点,适合在建德产区继续栽培试种,作为红颊的补充品种,白雪公主由于其果实颜色为白色,可尝试作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下草莓花半致死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草莓花的抗寒能力,比较不同草莓品种的抗寒性,以宁玉、红颊草莓花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组织电解质外渗率(REC)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其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时间,测定REC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宁玉、红颊草莓花的电解质外渗率呈S型曲线,LT50分别为-3.41℃、-2.78℃,1.5 ~3.5h为草莓花在LT50下临界冷害时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2011—2013年的草莓花芽分化镜检和过早定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北部地区大田无假植育苗,采用"前促、中控、后培"育苗技术体系,章姬、越心、宁玉等品种通过花芽分化期约在9月4日前后,红颊品种约在9月7日前后。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显示在日照13 h15 min~12 h 50 min、夜温25℃条件下也可启动花芽分化。章姬在8月22日、红颊在8月25日现挖现栽情况下发生了花芽生理分化逆转现象。为提早采收,在浙江省中北地区章姬、越心、宁玉可提前至8月底至9月5日定植,红颊可在9月5—15日定植。  相似文献   

5.
以 15 个草莓新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其在江苏宿迁地区连栋钢架大棚内基质栽培的生长、开花、果实品质、产量及农药残留等性状,与主栽草莓品种红颜相比较,筛选出适宜基质栽培、满足生产观光采摘多品种需求的优良草莓品种。结果表明:草莓品种红颜、宁丰、隋珠植株长势较强;久香、容莓3号第一花序开花较早;宁玉、宁丰果型指数最大;宁玉、红颜、甜心单果重最大;久香、隋珠、久红与红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白雪公主、越心、久红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均大于红颜;容莓3号、容莓5号、桃熏、越心Vc含量最高,高于红颜;果实含酸量最低的为容莓3号、桃熏和宁玉,均低于红颜;宁玉和桃熏农药残留为0。试验结果表明,红颜仍是生产上比较优秀的主栽品种,为了丰富基地和采摘园区品种多样性,推荐宁玉、白雪公主、容莓3号和容莓5号作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宁丰、宁玉、红颊为试验材料,在智能温室内进行高架基质栽培生产,在生长季内调查物候期、主要植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特性及病害发生情况。试验显示,宁丰、宁玉生长势强,且植株耐粗放管理,果实上市时间早。宁丰果型长椭圆形、果面红橙色;宁玉果实整齐度高,有独特的香气,能高抗炭疽病;红颊生长势过强,需及时摘除老叶,产量高。结果表明,宁丰、宁玉可推荐作为当地主栽品种红颊的搭配品种,发展鲜食和观光采摘,以满足本地区市场需求,或进行轮换种植,以防止品种退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以郑州地区草莓5个品种章姬、红颜、甜查理、宁玉、丰香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的生长势、物候期、果实经济性质,筛选出适合郑州地区采摘的草莓品种为宁玉和章姬,适合批发的草莓品种为甜查理。  相似文献   

8.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对4个草莓品种幼苗进行大田喷施油菜素内酯,研究其对草莓育苗素质及耐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提高了章姬草莓苗素质,表现出高繁殖系数和根系活力,而其余品种未见明显变化。油菜素内酯能够显著降低红颊和章姬品种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提高其抗逆能力,而其余品种未见明显变化。油菜素内酯提高了红颊和章姬草莓的APX活性,但也明显降低了红颊、丰香和甜查理草莓的CAT活性。因此,油菜素内酯可以提高抗逆性较差草莓品种章姬和红颊草莓苗的耐逆性。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本地观光采摘型的草莓品种,引进了不同果形、果色、熟期性的草莓品种5个,与本地2个主栽草莓品种'红颊'章姬',在浙江省建德市进行了栽培试验,同时观测其生育期、植株生长势、果实性状等主要农艺性状.最终筛选出适合本地栽种的草莓品种4个,即'红颊'越心'红玉'和'白雪公主',极大地丰富了目前观光采摘型的草莓品种,有...  相似文献   

10.
草莓常规育种中F_1代的比较及优势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抗病的日本草莓品种红颊为母本,6个抗病性较强品种,通过正反交,得到16个组合,比较了其F1代的优势,结果表明:草莓的果实硬度、风味、抗病性、果形和成熟期等有随父本遗传的趋势,其中红颊×卡米诺实、红颊×温塔纳的产量最高,分别达64.18、59.71 t/hm2,这2个组合的抗病性、品质等性状表现较好。此外,还指出了在草莓的常规育种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草莓主栽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设施大棚草莓主栽品种红颊、丰香、法兰蒂为试材,进行果实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红颊在经济品质、营养品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等指标上均表现较好,是当前大棚草莓栽培中较为理想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  相似文献   

12.
罗军  胡繁荣  方勇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24-124,129
对2个不同品种的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品种草莓"红颊"的对灰霉病的抗病性要低于当家品种"枫香"。  相似文献   

13.
红颊草莓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红颊草莓的品种特性,并从育苗、定植、上膜、施肥、放蜂授粉、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为红颊草莓在当地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取样部位对6个草莓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草莓品种红颜、甘露、隋珠、京藏香、宁玉、蒙特瑞草莓为试材,模拟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6个品种叶片和根系相对电导率(REC)的变化,并根据低温半致死温度的高低进行耐寒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红颜、甘露、隋珠、京藏香、宁玉、蒙特瑞的叶片和根系的细胞伤害率呈S形曲线,耐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宁玉、甘露、红颜、隋珠、蒙特瑞、京藏香。对于草莓叶片和根系来说,耐寒性强弱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草莓新品种红颊全程避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颊是当前大棚草莓栽培中较为理想的优质大果型草莓新品种,2001年宁波市草莓良种繁育中心引入试种,表现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耐低温、耐储藏运输,2002年品比试验中其综合性状居首位.但由于该品种耐高温能力弱,夏季高温季节育苗比较困难,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为了加快鄞州区红颊草莓推广步伐,对红颊草莓全程避雨育苗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草莓架式基质栽培与地面栽培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红颊、章姬、幸香、益香、明宝和丰香6个草莓品种进行了架式基质栽培与地面栽培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草莓红颊、章姬适宜在架式基质上栽培,而明宝、丰香适宜在地面上栽培。选择适宜品种,采用架式基质栽培,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还能大幅度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7.
薛美琴 《新农业》2023,(1):28-29
长兴县自2006年开始引进红颊草莓进行大棚促成栽培,该品种长势旺,产量高,品味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红颊大棚草莓促成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莓农增效增收显著,长兴县种植规模逐年呈上升态势。通过多年来试验和总结,形成了浙北地区红颊草莓大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美系日中性草莓宁波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草莓日中性品种在宁波地区冬季大棚促成栽培的特征特性及其经济价值,特引进美国日中性草莓品种阿尔比、圣安德瑞斯、蒙特瑞,以当地主栽品种红颊(又称红颜)和章姬为对照开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日中性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抗病性强、结果性好、果型大、产量高、果实硬度好耐贮运的优点,但果实含糖量偏低,口味偏酸,作鲜食口感不及章姬和红颊。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介绍了红颊草莓的品种特性,并从育苗、定植、上膜、施肥、放蜂授粉、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摘等方面阐述了其栽培技术,以为红颊草莓在宁河地区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引进的日本草莓品种--红颊的生物学特性的田间定株、定期的观测,结果表明,红颊为优质大果型草莓,丰产性强,果实甜度高,口味极佳,硬度大,经济效益最好,非常适合日光温室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