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娟姗牛瘤胃瘘管的安装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器官的造瘘技术是反刍动物营养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娟姗牛瘤胃瘘管手术的安装方法,并提出手术的体会,为推广实验用牛的瘘管安装技术,为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用1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娟姗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瘤胃瘘管-尼龙袋法测定桂牧一号象草、柱花草2种牧草的干物质、粗蛋白、能量的可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桂牧一号象草的干物质、粗蛋白、能量的降解率分别为65.31%、73.17%、56.41%;柱花草的干物质、粗蛋白、能量的降解率分别为65.87%、85.32%、62.86%。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层缝合法对4头延边黄牛进行了瘤胃瘘管安装术。试验牛均成功安装瘤胃瘘管,创口愈合良好,试验术式简单,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后续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犏牛、黄牛和娟姗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并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方法】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同一牧场放养的生理状态正常、年龄相近(1.5岁左右)的犏牛、黄牛和娟姗牛各6头,抽取瘤胃液于冻存管,放入液氮保存。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对供试牛瘤胃液样本基因组DNA进行V3~V4区扩增及测序,对所得序列处理后进行OTU聚类分析和物种分类,并利用Tax4Fun对菌落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KEGG功能注释。【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犏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黄牛和娟姗牛(P<0.05)。门分类水平上,犏牛瘤胃液中厚壁菌门、脱硫杆菌门、疣微菌门、髌骨细菌门和纤维菌门显著高于黄牛(P<0.05),脱硫杆菌门和疣微菌门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属分类水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所属的各菌群中,犏牛瘤胃液中普雷沃菌属、瘤胃球菌属和解琥珀酸菌属丰度显著低于黄牛(P<0.05);理研菌科_RC9菌群丰度显著高于黄牛(P<0.05);犏牛和娟姗牛瘤胃中克里斯氏菌科_R-7菌群、瘤胃菌科_NK4A214菌群、g_norank_f_UCG-011和未分类毛螺菌科显著高于黄牛(P<0.05)。瘤胃菌群功能预测发现,犏牛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代谢和翻译二级通路上的功能丰度显著高于黄牛(P<0.05),但与娟姗牛差异不显著(P>0.05);黄牛二级通路中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功能丰度显著高于犏牛和娟姗牛(P<0.05)。【结论】犏牛和黄牛间瘤胃菌群组成差异较大,娟姗牛菌群组成介于犏牛和黄牛之间;犏牛瘤胃菌群发酵最具优势,可能为其适应高原地区严酷的生存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16日~18日,肉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养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合作,首次在6头纯种鲁西牛公牛上一次性安装美国进口的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前端瘘管、回肠末端瘘管获得成功,目前6头瘘管牛术后恢复良好,开始正常进食和排粪。  相似文献   

6.
对于牛瘤胃生理生化的研究工作,常常借助于在瘤胃上安装不同形式的瘘管来进行观察、测试或采样进行分析。但是,在我国过去所做的瘤胃瘘一般都比较小。由于开口小,所以就给某些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目前我校兽医系外科教研组根据科研的需要,在我国首次使用由美国进口的大型弹性瘘管装置这种弹性瘘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整个瘘管是一个整体)口径大密闭性好而  相似文献   

7.
大口径牛瘤胃瘘管的安装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内径12cm牛瘤胃瘘管是国际上进行瘤胃研究的标准瘘管。各个国家为在不同实验室获得一致的结果,要求使用相同的瘘管、手术操作和实验室程序,使测定结果为实际生产提供可靠依据。我国牛瘤胃瘘管通常由尼龙棒或塑料管制成,内径为6cm,这种瘘管受...  相似文献   

8.
为反刍动物安装瘤胃瘘管进行消化功能试验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教学实践中。本试验介绍了梅花鹿瘤胃瘘管手术过程、术后护理方法、在手术及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消化器官的造瘘技术是进行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尝试采用全身麻醉与传导麻醉相结合,瘘管安装前瘤胃浆肌层2层连续缝合的方法对6只奶山羊进行了瘤胃瘘管手术,2个月后6只奶山羊均恢复良好,可以满足科研需要。可见,该瘤胃瘘管安装技术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我院在1974年5月至1975年10月期间共收治四例牛瘤胃瘘管,均采用手术治疗,全部痊愈,住院时间一周左右,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牛瘤胃瘘管四例:其中三例瘘管开口于左侧最后肋骨后缘腹胁部肩端线上下位置;一例开口于左侧倒数第二肋间隙。三例瘘管口直通瘤胃(即探针可直插瘤胃内),一例  相似文献   

11.
选取8头产奶量为(20.7±1.0)kg,体质量为(556.4±4.3)kg的头胎中国荷斯坦奶牛,其中4头安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瘘管组),4头未安装瘘管(非瘘管组).2组奶牛饲喂相同日粮,饲养环境及饲养方式完全相同,试验期共5个月.结果表明:安装瘤胃及十二指肠瘘管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血液IgA、IgG、IgM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非瘘管组奶牛乳蛋白的含量有高于瘘管组奶牛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组奶牛乳的乳脂肪、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间差异不显著(P>0.05);安装瘤胃及十二指肠瘘管对奶牛的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及氮的利用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安装瘤胃及十二指肠瘘管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及含氮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选择而形成对气胀病敏感性高(HS)或低(LS)的群体,从中选出相对的二组安装胃瘘管,彼此间作交换瘤胃内容物和改变瘤胃内容物体积的试验。在HS和LS牛群间作交换后,用气胀有力的苜蓿草来饲喂测定。LS组的内容物体积比HS组要少3.05升。增加LS组牛的瘤胃内容物体积可导致它们的气胀病达到一个先  相似文献   

13.
选3只健康白山羊,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钴,研究钴的不同添加量对山羊瘤胃微生物VB  相似文献   

14.
娟姗牛是世界上存栏量仅次于荷斯坦牛的优质高产奶牛品种,适应性强、原乳品质优异,被各国广泛引进。该文回顾近几年我国娟姗牛的引进、分布和养殖现状;系统阐述了娟姗牛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测定结果;展示了基于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娟姗牛本土化选育进展,为娟姗牛种质资源创新利和系统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糖化处理对玉米秸秆干物质、纤维组分瘤胃降解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3头瘤胃瘘管牛进行瘤胃培养试验,研究了糖化发酵处理玉米秸秆在瘤胃内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经糖化发酵处理的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增加,在瘤胃中,干物质、纤维降解速度加快,有效降解率增大。  相似文献   

16.
以成年萨福克绵羊为试验对象,分别安装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T型瘘管和回肠远端T型瘘管,饲喂由鸭茅干草和配合饲料组成的不同瘤胃内可降解有机物/瘤胃内可降解粗蛋白质(OMR/CPR)比例的日粮,研究小肠可代谢性饲料蛋白质(M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OMR/CPR的提高,小肠内微生物氮的消化量显著降低,而过瘤胃饲料蛋白质氮显著增加;表观MP量随着OMR/CPR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表观MP量占CP、DCP摄取量分别为42.2%~59.6%、63.6%~87.8%.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娟姗牛泌乳曲线的特征及其305d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并重点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两品种泌乳曲线间的差异,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7年1月—2021年1月共1 721头娟姗牛和6 093头荷斯坦牛的日产奶量连续监测记录,利用Wood模型对奶牛的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根据曲线特征确定了高峰奶、高峰日、日产奶量变化速率、各泌乳阶段产奶总量等指标对泌乳曲线进行剖析。利用SAS 9.4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对娟姗牛305d产奶量的影响及两群体泌乳曲线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Wood模型对娟姗牛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泌乳曲线拟合度(R2)可达0.86;2)娟姗牛305d产奶量受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影响显著(P<0.05),较高胎次及春季产犊的娟姗牛305d产奶量更高;3)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曲线在高峰奶、高峰日及日产奶量变化速率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娟姗牛的高峰日较荷斯坦牛提前了39.84天,而高峰奶占总产奶量的比例较荷斯坦牛高0.036%,且娟姗牛的泌乳主要集中于泌乳前期(1~99d),在泌乳后期(200~305d)产奶量显...  相似文献   

18.
以成年萨福克绵羊为试验对象,分别安装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T型瘘管和回肠远端T型瘘管,饲喂由鸭茅干草和配合饲料组成的不同瘤胃内可降解有机物/瘤胃内可降解粗蛋白质(OMR/CPR)比例的日粮,研究小肠可代谢性饲料蛋白质(M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OMR/CPR的提高,小肠内微生物氮的消化量显著降低,而过瘤胃饲料蛋白质氮显著增加;表观MP量随着OMR/CPR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表观MP量占CP、DCP,摄取量分别为42.2%~59.6%、63.6%~87.8%。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素对锦江黄牛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3头健康且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锦江黄牛,采用自身对照设计,试验分对照期和试验期,大豆素添加量500 mg/kg精料。结果表明:1)添加大豆素能使试验期牛瘤胃各时间点p H值显著低于对照期(P=0.036),且在正常瘤胃p H范围内;2)添加大豆素能提高瘤胃液中TVFA、丙酸、丁酸、乙酸浓度及乙酸/丙酸比值,但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大豆素使试验期牛各时间点NH3-N浓度较对照期显著降低(P=0.002);4)添加大豆素能使试验期牛微生物蛋白(MCP)合成量较对照期有提高趋势(P=0.053)。综合分析表明大豆素具有改善瘤胃发酵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娟姗牛——一个对荷斯坦牛提出挑战的奶牛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娟姗牛——一种脾气温和的灰褐色小型奶牛,诞生200多年来就一直生长在诸如荷斯坦牛这样的大型奶牛的光环下,被人们所忽视。然而近50年来娟姗牛的长足发展却引起世人的观注,仅以美国娟姗牛的情况看,50年时间里,在荷斯坦牛数量逐年下降的同时,娟姗牛数量却增长了3.5倍,生产性能提高了70%,头均年产出效益高出荷斯坦牛数十美金,同时,由于其皮薄骨细被毛少,对高温高湿气候的适应性远胜于荷斯坦牛,由此同荷斯坦牛形成较好的互补。所以,近年来已有科学家提出未来的优秀奶牛极有可能是娟姗牛同荷斯坦牛的混血,娟姗牛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奶牛品种的大哥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