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了解煤矸石堆放对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程度,对矸石山周围土壤采样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堆放对周围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其总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Pb的单个元素污染程度为很强,Cd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通过利用土壤背景值法和国家土壤标准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具有能同时兼顾两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矸石山周围土壤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张鹤鹑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808-7809,7815
对湘西锰矿区和铅锌矿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美国最新的法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TCLP法对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Pb的有效态含量为0.21~4.80 mg/kg,未超过相应的国际标准。湘西锰矿区和铅锌矿区周边土壤中的重金属Pb环境质量尚属安全,但越靠近矿区Pb污染对周围居民人体健康的危害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煤矸石堆放对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程度,对矸石山周围土壤采样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堆放对周围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其总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Pb的单个元素污染程度为很强,Cd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通过利用土壤背景值法和国家土壤标准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具有能同时兼顾两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矸石山周围土壤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马骏驰  袁树杰  张友根  况成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23-1525,1709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治理前后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状况。结果表明,矸石内重金属的迁移程度受到日晒、风流等外界等因素的影响,削减后矸石山周围土壤内重金属含量比治理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及重金属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兰坪铅锌矿区中开采矿区、矿山废弃地、冶炼厂周边农田、纰江河周边农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氮磷含量及重金属元素,对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矿区30年废弃地土壤表层Cu、Cd、Pb含量分别为490.88、414.79、2564.72 mg/kg,高于其他地区,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分别高出标准490%、41479%、733%;开采矿区中土壤Pb含量为188.44~738.74 mg/kg,其中开采矿区中农耕废弃地土壤Pb含量高达738.74 mg/kg,说明在矿区废弃地及废弃农田中土壤重金属风险较高.种植作物不会造成土壤Cu、Cd、Pb明显差异,波动范围分别为16.48~19.14、9.98~61.68、59.74~84.91 mg/kg;矿山废弃地土壤全磷最低,农田有效磷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Cu-Cd、Cu-Pb、Cd-Pb、Cd-Zn之间关联性较强,说明土壤中重金属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黔西南煤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集了5个典型高砷煤矿周围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重金属(Pb、Cd、Hg、As、Cu和Ni)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状况、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西南5个典型高砷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高于贵州省土壤重金属的平均背景值,小尖山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其中Hg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5mg/kg和431.2mg/kg。5个煤矿周围土壤As污染突出,其中小尖山、大丫口和梨树坪煤矿周围土壤As的地累积指数分别为3.85、3.42和3.02,均为偏重污染水平,同时还受Pb、Cd、Hg、Cu和Ni不同程度的污染。5个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300~600,具有"强"生态风险。其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参数最高,As次之,这2种污染因子均达到"强"以上生态风险水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选取重庆市某矿区煤矸山周边成片耕地,划定试验区和对照区,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研究土壤中Cd、Hg、As、Pb、Cr、Cu、Zn、Ni等8项重金属污染特征,评价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试验区Cd、Hg表层土壤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且距煤矸山越远含量越低;试验区各层剖面土壤Cd、Hg含量高于对照区各层含量。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主要污染物表现为Cd>Cu>Cr;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土壤为重污染(P=4.76),对照区为轻污染(P=1.17);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强于对照区,累积程度表现为Cd>Hg>Cu,其他重金属累积程度较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为极高生态危害(RI=1 211.96),对照区为较高生态危害(RI=317.75),生态危害因子危害程度表现为Cd>Hg,其他因子危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广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为稻田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水稻主产区农田50个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其重金属镉、铅、砷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广西稻田土壤中总镉、总铅、总砷的含量分别为0.941、26.46和10.16 mg/kg.有54.0%土壤样品中的镉含量、2.0%土壤样品中的砷含量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值.稻田土壤中的镉为高生态风险.[结论]广西稻田土壤主要受重金属镉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煤矸石堆存过程中会通过雨水淋溶和扬尘等途径造成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研究煤矸山下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对于指导矿区污染农田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霍州市曹村煤矿煤矸山下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铅(Pb)、铜(Cu)、铬(Cr)、锌(Zn)4种重金属在水平方向(距煤矸山0~100 m范围)、垂直方向(0~100 cm土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煤矸山下农田中4种污染元素在垂向分布上表现为Cu、Cr在距煤矸山0~100 m范围内的0~100 cm各土层中的含量分别约比山西省土壤背景值高1.4、1.1倍;Pb在0~20、20~40、80~100 cm土层的含量也超出背景值;Zn在0~100 cm土层的含量均未超出背景值。在水平方向上:Cu、Cr在0~100 m范围内分别约比背景值高1.45、1.03倍;Pb在距煤矸山0~50 m处土壤中含量也超过背景值;Zn在0~100 m范围均未超过背景值。单因子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距煤矸山0 m处Cr污染最严重,属重度污染水平,距煤矸山20~100 m处的Cu污染最严重,属中度污染水平;Pb(0 m处除外)、Zn在整体上处于清洁水平。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Pb、Cu、Cr、Zn 4种元素综合污染状况表现为距煤矸山愈远,污染程度愈轻的趋势,但是即使在距煤矸石100 m处仍基本属于轻度污染;垂直方向上表现出较深土层(40~100 cm)的污染程度高于表层(0~40 cm)土壤。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五点采样法采集桂林市11个主要规范化管理桃园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评价桃园土壤肥力、重金属与抗生素污染生态风险.所调查桃园土壤深度为0~20、20~40 cm的土壤pH值平均值分别为5.61、5.56.深度在0~20 cm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5.56 g/kg、1.33 g/kg、100.49 mg/kg、205.58 mg/kg,在20~40 cm的含量分别为20.50 g/kg、1.11 g/kg、64.81 mg/kg、151.58 mg/kg,随着土壤深度加深,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深度在0~20 cm土壤样品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标准Ⅰ级、Ⅱ级、Ⅲ级的比例分别为72.73%、27.27%、0,在20~40 cm的比例分别为45.45%、45.46%、9.09%.深度在0~20 cm土壤As、Hg、Cr、Ni、Cu、Zn、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38、0.18、85.89、29.25、29.72、98.21、0.19、34.53 mg/kg,在20~40 cm平均含量分别为19.44、0.19、81.90、29.29、29.38、99.36、0.16、34.55 mg/kg,土壤不同深度重金属含量差异不大.土壤重金属中高等潜在风险、中等潜在风险、低潜在风险桃园占比分别为9.09%、63.64%、27.27%.所调查桃园有36.36%的土壤检测出抗生素.其中,罗红霉素(ROX)的检出率最高,为27.27%;诺氟沙星(NFC)、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FC)、土霉素(OTC)的检出率均为9.09%.抗生素风险评价结果显示,ROX在部分果园污染程度表现为中风险,其他被检出抗生素在被检果园污染程度表现均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The foliated, papery texture of the upper third of an 18-inch coal seam in a strip mine near Rockville, Indiana, is attributable to matted plant cuticle. The cuticles of pinnules, pinnae, and rachides resemble Sphenopteris bradfordii Arnold and thus differ from the lycopsid stem cuticles of the Russian paper coal.  相似文献   

13.
Perry H 《Science (New York, N.Y.)》1983,222(4622):377-384
Historical trends in U.S. coal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heir causes are analyze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coal industry and its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 as it is driven by the effects of the oil embargo and world oil prices, are examined. National poli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increase coal use from indigenous sources in order to diversify and increase reliability of supply raise questions as to availability of coal supply and potential markets. Possible constraints on U.S. coal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utilization are apprais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increased coal consumption is "demand constrained." The causes and potential means of removal of these limitations are examined.  相似文献   

14.
对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测定进行试验,以SN/T0542出口煤焦油喹啉不溶物测定方法为基础,确定了测量条件,采用一密封物质M密封,提高了过滤速度,测量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5.
Coal trains     
  相似文献   

16.
17.
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煤矿煤矸山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煤矿煤矸山周围土壤中Cu,Pb,Cr,Cd,Zn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若与徐州地区土壤背景值作比较,5种重金属元素都有超标现象,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1,综合污染指数高达7.01;若对照土壤一级标准,在5种重金属元素中,有Cu,Pb,Cd和Zn4种元素存在超标现象,Cr也接近1,综合污染指数为4.81;若对照土壤二级标准,Cd和Zn2种元素存在超标现象,综合污染指数为1.59.说明煤矸山周围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尤其以Cd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农业利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靳朋勃  吴春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44-5545
在对粉煤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粉煤灰资源农业利用现状,包括造地还田,土壤改良,粉煤灰肥料和粉煤灰的间接农用,同时讨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葛亭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土地利用决策和复垦方案编制的基础。以山东省济宁市葛亭煤矿为例,根据项目区现状,结合评价原则和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共确定10个评价单元,并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最终确定土地复垦方向。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为葛亭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活化煤,石油焦对LAS—Na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活性炭,活化煤和石油焦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研究了其吸附能力以及吸附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其吸附理论和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