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对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子粒产量方面高蛋白玉米和高油玉米分别比普通玉米低24.91%和12.49%,但高蛋白玉米蛋白质公顷产量比普通玉米高13.5%,高油玉米脂肪公顷产量比普通玉米高30.84%;高蛋白玉米和高油玉米子粒容重低于普通玉米,含水量高于普通玉米;在子粒大小和干物质积累方面,则是高蛋白玉米最大,普通玉米次之,高油玉米最小。  相似文献   

2.
高油玉米前途光明   总被引:48,自引:17,他引:48  
高油玉米育种从40年代开始,一直未曾间断,但在80年代之前进展不大。种质资源的匮乏和创造资源的艰难是两个基本原因。高油玉米的遗传增值表现在能量水平的提高和营养成分的改善,主要反映在较高的饲养效率和加工产值。80年代以来,随着种质资源的拓宽和育种技术的改进,高油玉米已经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我国高油玉米也从引进资源阶段步入了独立发展新时期。十几年来,无论在资源创新和杂交种选育均有所建树。新育成的杂交种不仅含油量居世界前列,而且在抗病、抗倒及丰产潜力方面均有突破。它把优质、高产、多用途和高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高油玉米是人工创造的高附加值油饲或油粮兼用作物,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国内外高油玉米的发展概况及云南省高油玉米的选育进程.指出了云南省在开发高油玉米产业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油玉米的现状及其深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油玉米在育种、生产、加工等各项工作也逐渐地健全和完善.通过对高油玉米现状的分析及其深加工的了解.最终证明: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高油玉米越来越成为工业、农业、医疗等行业及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5.
早熟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发育比较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魏国才 《玉米科学》2004,12(Z1):011-012
通过对早熟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各8个自交系,按Greffing4组配成28个高油杂交组合和28个普通杂交组合的研究,发现早熟高油玉米形态发育与普通玉米相近.遗传分析表明,在两类玉米形态发育进程中,除株高、穗位高外,主要受制于非加性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6.
温带高油玉米自交系与热带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riffing Ⅵ 对6个国内温带高油系和4个热带系进行组配,将组配的45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德宏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热带系YML146、CML166、CML161、CML171是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较优良的种质材料,在高油玉米生产及育种上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是拓宽温带高油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较好的种质资源;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为正值的组合多数为温带高油系×热带系和热带系×温带高油系,说明温带高油玉米种质与热带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该组合模式具有较大利用价值。主要农艺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说明这些性状主要表现加性遗传效应,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向东 《玉米科学》2004,12(Z1):005-006
如将20世纪玉米生产史与玉米育种史相联系,可清晰地看出:玉米育种学是伴随玉米生产的发展,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以遗传学为理论指导,结合生态学原理,并与其它相关科学紧密联系,而成长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体系.并通过对玉米生产的研究,选育新品种,进一步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充实.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是在玉米育种学指导下产生的人工进化玉米新类型.进入21世纪,玉米育种学与细胞杂交技术、DNA技术结合,将会产生巨大发展潜力,最终服务于社会化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对比研究分析了高油、高淀粉玉米杂交种与普通杂交种的主要生育特点.结果表明,两者产量和品质有差别,高油杂交种的产量主要限制性状是千粒重低,灌浆和中后期脱水速度相对较慢,成熟时子粒含水量偏高,油分积累效率高,但完成全程油分积累的时间滞后,抗衰老能力偏弱.高油种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较为突出;高淀粉杂交种乳熟中期前灌浆速度相对较慢,乳熟中后期淀粉积累效率较高.同时探讨了培育高油、高淀粉玉米杂交种的主攻目标性状。  相似文献   

9.
中晚熟高油玉米杂交种吉星油199(四油199)是由吉农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于1997年以外引GY246高油系作母本,以外引系C8605-2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生育日数127 d(国家区试结果),需要≥10℃活动积温2 650℃@d.种子拱土能力强,早春易抓苗.在国家东华北特用区试、生试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穗大、穗匀、子粒深厚、百粒重高、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粗脂肪含量9.4%(高油一等).适宜在河北东北部(春播)、山西南部、内蒙古通辽地区、吉林中东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油玉米是指籽粒中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 5 0 %以上的玉米类型。普通玉米的含油量 4%~ 5 %,而高油玉米一般为 7%~ 10 %,最高可达 2 0 %以上[1] 。高油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赖氨酸、色氨酸等多元化合物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因而被人们誉为“珍珠米”。1 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最先开始培育高油玉米 ,到 2 0世纪 40年代已育成一批含油量6 .3%的高油玉米杂交种 ,但由于农艺性状欠佳 ,生产上没有应用。 70年代末 ,美国费斯特种子公司才开始出售高油玉米杂交种 (含油量 5 .5 %~ 7.0 %) [2 ] 。我国自 70年代引进美…  相似文献   

11.
高直链淀粉玉米的选育概况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高直链淀粉玉米的关键基因ae的发现过程以及高直链淀粉玉米的选育状况和我国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存在的挑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世界玉米生产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玉米科学》2010,18(3):165-169
对FAO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过去47年玉米产量变化对世界谷物总产量的影响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375;单产提高对世界玉米总产量的贡献高达73%。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两个主要玉米生产国,尽管中国玉米单产不断提高,但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探讨了世界玉米生产的发展前景和中国玉米生产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简要地介绍了青贮高油玉米的特征特性、研究进展及加工利用状况,并简明地指出了青贮高油玉米的发展前景,为今后青贮高油玉米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甜菜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新疆甜菜生产51年的发展历程.从品种应用、栽培技术、气候资源进行分析,提出新疆甜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化学药物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4种药物配方、3种使用方法对不同类型玉米材料孤雌生殖诱导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物配方以2%二甲基亚砜诱导效果最好,其结实穗率是对照的2.8倍.3种使用方法间其诱导结果差异不大,以注射效果略好.不同类型材料间诱导结果显著不同,大小顺序为玉米群体>玉米杂交种>育种中间材料>自交系,同类材料不同品系间的诱导结果也大不一样,与材料的基因型或纯合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混种应用效益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混种,可使玉米子粒含油率提高50%左右,改变子粒品质结构;高油115与掖单19混种产量与普通玉米清种持平,混种将提高高油玉米产量,混种栽培使玉米生产的稳产性增强;高油玉米生物产量较普通玉米高20%以上,雌穗收获期高油玉米全株茎秆鲜重较普通玉米增产30%以上.因此,混种提升了玉米生产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重庆市直辖后玉米区域试验工作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试验工作存在的不足,包括试点设施备件有待完善、试验管理水平有待加强等,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玉米区域试验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油玉米种质资源的快速创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宋同明 《玉米科学》2001,9(4):003-005
高油玉米具有常规玉米难以相比的优越性,有可能成为未来玉米栽培的主要类型.发展高油玉米的主要障碍是种质资源狭窄.快速创造出多个遗传背景的高油玉米种质资源,是保证高油玉米继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我国高油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始于1987年.利用日益精确的核磁共振测油技术,不断完善的选择方法,加上我们的科学态度和拼命精神,在短短十多年间,不仅创造了独具知识产权的BHO,AIHO,并把合法引进的SYN.D.O.和RYD高油群体含油量也成倍提高,使我国所掌握高油玉米种质资源之多和平均含油量之高,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赵韦 《玉米科学》2015,23(6):35-38,44
以EMS诱变获得的高油玉米突变体ce03005为材料,对子粒油分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并以B73×ce03005的BC群体构建连锁图谱,考察玉米167个BC1S1家系的油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101个SSR标记,所构建遗传图谱总长度为1 611.7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5.9 c M。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5个控制子粒油分含量的主效QTL和6个微效QTL,分别位于第1、6、7染色体上;所有QTL位点的含油量正向贡献均来自高油突变体;单个油分QTL的贡献率变幅为4.58%~18.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