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洮灌溉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从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引水,经185.77千米的总干渠输水,主要解决以定西为中心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八干渠是引洮工程的主要干渠之一,全长98.3千米.引水线路穿行于陇西黄土高原丘陵区,区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高差大.黄土层广泛分布于山丘坡地和沟谷台地,堆积厚度大,黄土湿陷强烈.渠道主要在黄土丘陵及沟谷阶地上通过,渠道及渠系建筑物以湿陷性黄土为地基.深入研究工程区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对黄土地区兴建水工建筑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导读: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推进,干旱缺水逐渐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问题。引洮工程就是为解决甘肃中部的定西、会宁等地区干旱少雨情况,提出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在引洮总干支渠隧洞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小断面渗水的情况,文章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小断面渗水的处理方案,为今后此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在甘肃东部的泾、渭水上游与西汉水、白龙江流域都有不少遗存。兰州附近及黄河沿岸西至青海的贵德盆地以及湟水、大夏河、洮  相似文献   

4.
洮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之一,洮河流域湿地是丰富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破坏和退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本文阐释了湿地生态价值的重要意义和湿地生态价值的特征,分析了洮河流域湿地生态价值,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洮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措施,以期对挖掘洮河流域湿地生态价值、加大洮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力度提供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5.
引洮供水工程是以已建成的九甸峡水利枢纽为水源,从洮河流域调水到严重干旱缺水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分2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经过7年多的建设,已于2014年底实现了全线试通水运行,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隧洞工程占据引洮二期工程线路的较大比例,本文结合引洮供水二期主体工程施工第24标段、36-1标段工程实践,对于较差围岩洞段的安全支护施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贫穷缺水的甘肃中东部地区,似乎从来就不缺少水的故事。今天,当我们来到引洮工程的起点九甸峡所在地甘肃渭源的时候,可以在渭源县君山公园看到一幅雄伟的石雕,石雕的主体正是因治水而得名的大禹的雕像。相传,大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一共花了十余年的时间,彻底解决了水患。2004年,位于引洮起点的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12月22日,引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到2014年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会宁县长期以来水资源不足,干旱频发,工程性、区域性缺水严重,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发展;外调洮河水资源,将从根本上解决会宁干旱山区长年缺水的被动局面。而一般调水工程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受水区外调水的足额高效利用是影响调水工程运行成败的关键,通过引洮工程使会宁县受水区水资源的有效调整,确保河水调得来,用得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占福 《甘肃农业》2004,(10):69-69
洮河发源于青海省的西倾山东麓 ,为黄河一级支流 ,全长 673公里 ,流域面积 2 552 7平方公里 ,甘肃省境内洮河流程 63 0公里 ,穿越碌曲、临潭、卓尼、岷县、渭源、临洮、夏河、康东、广河、东乡、永靖等 11个县 ,从永靖县刘家峡注入黄河 ,流域面积达 2 4847平方公里 ,占总流域面积的 97.3 %。洮河在临洮县境内纵贯南北 ,流经 11个乡镇 ,长达 115公里。 80年代 ,洮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52 .5亿立方米 ,水质较好 ,为重碳酸型水 ,矿化度一般都在1克 /升左右 ,为一级水源。到了近几年 ,由于工业废水和其它污染物不断排入洮河 ,使洮河水污染问题日…  相似文献   

9.
洮河是黄河重要支流之一,流经甘肃省甘南、定西、临夏等市(州),是甘肃省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区域,洮河流域开发利用与治理不仅对于本流域而且对于甘肃省黄河流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者通过实测资料,发现了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简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齐家文化农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文化,在齐家文化中表现的异常浓厚。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是齐家文化的发源地,从1924年首次在甘肃和政齐家坪发现以来,一直没有忽视这一工作。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多,材料越来越充实。几年来,在甘肃境内渭河上游的天水、武山、秦安、陇西;黄河附近的临夏、临洮;泾水流域的平凉、泾川、庆阳;西汉水流域的西礼;河西走廊的武威以及宁夏西吉兴隆镇等地,共发现齐家文化遗址三百多处。就甘肃境内来说,齐家文化的分布是很广泛的,经过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洮河干流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洮河干流水环境的污染状况,解决水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方法】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灰色类聚法,于2014年对黄河上游的最大的支流洮河的12个监测断面和5个污染因子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洮河干流水质,在调研的12个取样断面中,有9个断面综合水质劣于Ⅳ类水.通过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洮河干流水质进行评价,洮河干流12个监测断面中9个监测断面综合水质类别为Ⅲ类,只有碌曲县上游、勒秀乡下游2个断面综合水质类别为Ⅴ类水,岷县洮珠村下游综合水质类别为Ⅳ类.TP、TN的权重较大,说明氨氮和磷已成为造成洮河干流水环境恶化的最大影响因素.【结论】与单因子评价法相比,灰色聚类法考虑了各个水质监测值的程度和各污染因子的聚类权重,能更全面、科学地反映洮河干流水环境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2.
周拓 《甘肃农业》2003,(4):51-52
一、概述 引洮工程是解决甘肃省中部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甘肃省"十五"期间计划立项建设的重要基础项目,为我省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2002年得到了国家的立项批准.  相似文献   

13.
洮河林区有近50万hm~2的天然森林植被及林地面积,这在我国西北甘肃少林和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的地区是一座珍贵的绿色宝库。文章就如何有效地保护好、利用好洮河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提出几点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洮河林区有近50 万hm2 的天然森林植被及林地面积,这在我国西北甘肃少林和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的地区是一座珍贵的绿色宝库。文章就如何有效地保护好、利用好洮河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提出几点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引洮一期工程建设告捷,但对引洮人来说,远远没有到举杯庆祝的时刻,为了实现和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2015年6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1+17"精准扶贫方案,其中,"饮水安全工程"便是这17个方案的目标之一。为彻底解决甘肃中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引洮工程二期工程规划、建设也紧随其后,各项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目前引洮二期工程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力争2015年上半年完成初步设计报告批复并开工建设。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延伸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定西、白银、平凉、  相似文献   

16.
正莲花山是位于甘肃西南部洮河、冶木河、羊沙河交汇处的一座大山,也是甘肃康乐、临洮、渭源、临潭、卓尼交界处的一座大山,因山峰形似莲花而得名。莲花山满山林木苍翠茂密,峭峰迭出,山泉淙淙,加之周边有三条大河滚滚流过,景色格外雄奇、秀丽、迷人。也许这灵山秀水给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特别灵感,这里自古以来盛行着一种民歌,即洮岷花儿的重要一支——莲花山花儿。每年从六月初一至六月初六,这里也盛行着一场规模巨大,  相似文献   

17.
王健 《甘肃农业》2004,(7):102-102
一、工程概况鹿儿台水电站位于甘南州临潭县术步乡立子滩村附近的洮河干流上 ,坝址位于洮河中上游 ,距上游洮河下巴沟水文站 4 1.5 ,距下游岷县水文站133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10 84 1 。鹿儿台水电站位于高山地区 ,气候高寒阴湿 ,多雨雪。多年平均流量76 .6 /s,设计洪水流量 (P =2 % ) 1380 /s ,校核洪水流量 2 0 30 /s ,电站最后确定开发方式为河床式开发 ,装机 1.2万KW ,规模为Ⅵ等小 (1)型。二、对规划方案的补充说明在 1985年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洮河流域开发治理初步规划报告》(报审稿 )中 ,鹿儿台水电站属…  相似文献   

18.
利用Arc Gis的淹没模型模计算洮河流域降水量和刘家峡水库水位变化的关系,确定洮河流域面雨量和水位变化的关系曲线;采用耿贝尔极值I型分布法求取洮河流域内不同重现期面雨量;使用D8和曼宁公式计算流洮河域范围内不同重现期面雨量所对应的淹没范围和水深。对洮河流域历史洪涝灾害定性评估,挑选出灾频率最高的水位区间,运用灾害风险原理,制作洮河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并与流域内暴雨日数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洮河流域暴雨洪涝高风险区与暴雨多发区基本对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引洮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问题的大型跨流域水工程。它不仅成为甘肃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更在建设"陇上都江堰"过程中破解了多个国内乃至世界难题。洮河水来了,为陇中大地无数百姓带来希望,而这盛世梦圆,不仅靠建设者的热情,更靠的是新时期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作为引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引洮工程比喻为一条巨龙,九甸峡水利枢纽就是"巨龙之首",是决定引洮工程成功的核心项目。这是甘肃省首次组织这样宏大、高难度、高科  相似文献   

20.
朱中华 《甘肃农业》2004,(10):66-66
甘肃中部定西一带水资源总量少、水质差 ,可利用量少 ,严重阻碍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该区域极度缺水的现状 ,促进该区域脱贫致富 ,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甘肃省规划了跨流域调水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 ,并即将开工建设。该工程的建设 ,每年将有 2 .19亿 的洮河水注入灌区。本文在分析灌区当地水资源数量的基础上 ,结合外调水量 ,重点分析工程对灌区水环境的影响 ,对实现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