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荔枝果皮花青苷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了笑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与细胞分裂素(iPAs)、赤霉素(GA1/3)和脱落酸(ABA)等内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发育第Ⅰ期前期,即花后14天以内,果皮iPAs和GA1/3含量较高,而ABA含量较低,同期果皮化青苷含量偏低;在花后28天,iPAs含量出现一个合成高峰,同期ABA含量相对较高而GA1/3呈相对较低,此时花青苷第一个合成高峰;花后42天果实发育进入第Ⅱ期,GA1/3  相似文献   

2.
果实花色苷合成激素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泽是果实的重要商品指标,果实的着色状况取决于花色苷的含量,而果实中花色苷的合成与植物激素关系密切.现综述了植物激素调控花色苷合成的机理研究近几年取得的进展,介绍了花色苷的种类、合成途径、控制基因及基因表达,详细阐述了果实花色苷合成过程中五大类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综述了果实花色素合成研究在近几年取得的进展,介绍了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查尔酮合成酶、查尔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烷酮3’,5’-羟化酶、二氢类黄酮还原酶、花色素苷合成酶、类黄酮3,5-糖苷转移酶在花色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酶蛋白的结构及相对应的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转录因子MYB、MYC、WD40等的作用特点,并介绍了外界因子对果实着色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4.
5.
花青苷合成与苹果果皮着色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鞠志国 《果树科学》1991,8(3):176-180
  相似文献   

6.
苹果花青苷色素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泽是苹果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果实色泽不仅影响外观,而且着色程度与其风味品质有关。苹果花青苷色素形成较为复杂,影响因子也较多。通过对苹果色泽发育的全面认识,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增进果实的着色。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HD-ZipⅠ转录因子调控梨花青苷合成的机制,以西洋梨品种‘红茄梨’为试材,克隆了1个HD-ZipⅠ家族基因PcHB12(GenBank序列号XM009363028)。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qRT-PCR、酵母单杂交、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探究PcHB12调控梨花青苷合成的作用。结果表明,PcHB12的开放阅读框为696 bp,编码231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是26.77 kD。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cHB12与拟南芥AtHB12蛋白序列相似度最高。‘茄梨’中PcHB1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红色芽变品种‘红茄梨’,而花青苷含量和花青苷相关基因PcMYB10.1、PcUFGT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红茄梨’。酵母单杂交和EMSA试验发现,PcHB12结合在PcMYB10.1启动子的MBS序列。荧光素酶试验表明PcHB12负调控PcMYB10.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因此,PcHB12可能通过负调控PcMYB10.1的表达从而抑制梨花青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白东魁是从东魁杨梅群体中发现的粉色果实变异株系,为研究东魁和白东魁果实色泽差异的形成机理,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两个品种(系)果实不同发育阶段中果实花青苷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系)成熟果实中均可以检测出7种花青苷,分别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鼠李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在幼果期和转色期,东魁和白东魁果实中均未检测出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苷。白东魁成熟果实中除矢车菊素-3-O-鼠李糖苷外,其他6种花青苷含量均显著低于东魁;尤其杨梅果实中最主要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白东魁果实中的含量只有东魁的13.93%,从而导致两个品种(系)成熟果实色泽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皮叶绿素和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套袋作为促进苹果着色、提高苹果品质的重要措施已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并且已成为生产优质、无公害苹果的主要技术之一.本试验测定了套袋富士苹果果实在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果皮中的花青苷和叶绿素含量,明确其变化规律,为生产上推广苹果套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及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套袋是提高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研究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和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苹果果皮花青苷的合成经由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编码苹果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已得到克隆。套袋后果皮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因而抑制了花青苷合成;摘袋后果皮花青苷迅速合成,与套袋后果皮光受体浓度增加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提高对光的敏感度、迅速启动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协同表达有关。果皮色素特别是花青苷和叶绿素的含量、比例和分布决定果实的着色状况,套袋促进果皮花青苷合成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叶绿素含量,从而使果实着色鲜艳。  相似文献   

11.
光影响植物花青苷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丽英  王晶  林义章 《北方园艺》2016,(12):197-201
近几年来,对于环境因子影响花青苷合成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现基于对花青苷合成影响最大的光因子,结合国内外研究,综述了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不同光质对植物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的调节作用、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以及植物的呈色反应的影响,指出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光照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花青苷的合成,植物呈色效果明显;光照促进植物花青苷合成和积累,光强越大,提高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相关酶活性,促进相关基因上调表达以及促进植物花青苷的积累,呈色效果明显;在不同的光质中,对合成花青苷最有效的是蓝光和紫外光,可以提高酶活性,增强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植物呈色。此外,还分析了目前花青苷光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李果实采后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大石早生’和‘紫琥珀’两个李品种果实采后色素形成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两个李品种采后果面颜色变化与温度密切有关。果实处于0℃下, 花色素苷含量增加缓慢,20℃下增加迅速。大石早生果皮中花青苷- 3 - 葡萄糖苷含量在采后10 d中一直呈增加趋势, 花青苷- 3 -芸香糖苷含量在前6 d增加迅速, 8 d达高峰, 而后下降。紫琥珀果皮中以花青苷- 3 - 葡萄糖苷为主, 在20℃条件下4~8 d为迅速增加期, 8 d后略下降, 而花青苷- 3 - 芸香糖苷含量低且变幅小。在0℃时, 果肉中糖、酸及pH值变化不大; 而20℃下果肉中酸含量明显下降, pH值上升, 总糖含量明显下降。这些变化与花青苷合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梨采前落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果树为试材,在香梨幼果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生长植物调节剂,每隔15 d喷施1次,共喷施5次,收果时调查香梨的坐果率、果实品质及产量,并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以NAA 10 mg、GA 10 mg及黄腐酸复合微量元素的处理效果较为明显,该处理降低了香梨采前落果率,提高了香梨一级果率,并改善了果实品质,增加了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PCPA和6-BA对茄子果实生长及其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1吉杂花长茄"为试材,用对氯苯氧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混合处理茄子花,研究混合液对茄子果实生长和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激素的混合液能显著增加茄子直径、长度和单果重;果实内脱落酸含量明显增加,生长素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Z"字型走势,赤霉素含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玉米素含量缓慢减少;茄子单果重与果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素(IAA)和玉米素(ZR)含量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花色苷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及高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优良的保健功效。与地上器官相比,块根、块茎等地下器官中的花色苷具有高含量、高产量、易储存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稳定、易于利用的花色苷来源。彩色马铃薯、紫甘薯、紫淮山等植物地下器官富含花色苷,本文对植物花色苷特别是地下器官花色苷的合成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花色素与果实着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色素 (anthocyanidin)是植物体内很重要的一大类次生物质 ,属于类黄酮 (flavonoid)的一种。和植物颜色有关的类黄酮主要是花色素、黄酮醇 (flavonol)和查尔酮 (chalcone)等几大类。虽然已知的花色素有很多种类 ,但最常见的只有花葵素 (pelargonidin)、花翠素(delpHinidin)和花青素 (cyanidin) ,它们之间的化学结构差别在于B环上的羟基数目不同 ,花葵素的B环上只有一个羟基 ,花青素的B环上有两个羟基 ,而花翠素的B环上有三个羟基。在甲醇 -盐酸溶液中 ,花葵素的…  相似文献   

17.
果实品质因素包括果实大小、形状、色泽、糖分、有机酸等多方面,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可对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现从采前与采后2个方面综述了外源植物激素对果实品质形成的调控作用,并提出了激素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李倩  刘延吉 《北方园艺》2011,(16):26-30
以黑莓“三冠王”品种为试材,采用溶剂萃取法和质谱法对黑莓次生物质和花色苷结构进行鉴定,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黑莓资源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黑莓含有酚类、鞣质、多糖及其苷、黄酮及其苷、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挥发油等次生物质.以质谱法分离鉴定花色素苷结构,由矢车菊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3-O-芸香糖苷、矢车菊3-O-草酸酐酰葡萄糖花色苷、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3-O-丙二酸酰葡萄糖花色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组成.  相似文献   

19.
以"龙泉大五星"枇杷为试材,分别用萘乙酸、比效隆、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配成不同浓度处理,研究其对枇杷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E(比效隆40mg/L+赤霉素350mg/L+萘乙酸16mg/L)可有效促进枇杷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植物高活性剂对枇杷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枇杷进行了植物高活性剂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果实的横径增加1.4%~12.3%,纵径增加4.7%~22.9%,单果重提高19.4%~37.8%。花期用药效果比幼果期好,其中花期10mg/L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对可食率的提高无明显作用;幼果期使用可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5.5%~16.2%,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