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苗移植是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有效途径,但是大苗移植难以成活.从油松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移植苗木的选择、苗圃地选择以及移植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油松大苗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油松是中国特有品种,是园林绿化和造林的优质树种。介绍了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重点介绍了其绿化大苗培育技术,包括育苗、苗期管理、大苗移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对油松的造林和绿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辽宁省西部干旱石质山区针叶树育苗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油松大苗培育技术试验,结果为1a生油松苗营养杯移植培育大苗的适宜移植时间为4月1-10日(清明前后),苗床应选择高床,营养土配方以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为好,在营养杯之间填充沙土。采用该技术培育大苗移植成活率、合格苗率分别都在95%以上,利用该技术所育苗木在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为86.6%,该方法可在本地或其他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油松已成为半干旱地区首选的针叶造林树种,为提高油松在风大、干旱的恶劣环境中的造林成活率,采用容器移植苗造林是经济快捷之举。  相似文献   

5.
油松喜光、耐旱、抗寒、根系发达、枝叶茂盛,是晋西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根据岢岚县近30多年来的造林实践,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发现常规的油松造林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采用2年生苗木造林,苗小抗性差,容易被风吹干。其次,油松小苗和杂草混在一起,易被牲畜啃食,而且也不利于抚育管理,导致成活率很低,一般仅达40%~60%,况且生长量也不高。为了克服这些弊端,1997年该县采用4年~5年生的油松移植大苗上山造林,经过3年试验,获得成功。从2000年开始,在全县重点工程造林中全面推广油松移植大苗带土上山造林技术,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现将有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油松、侧柏、大苗造林,其生长速度快、成林郁闭早,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造林方法。文章从油松、侧柏大苗造林季节的选样、苗木质量标准、造林技术等环节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7.
晋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较少,湿度小,风沙大,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山西省岢岚县林业局从2000年起,在本县境内的荒山造林中,率先采用3~4年生容器移植苗造林,树种有油松、落叶松,均获得了成功,为半干旱地区总结出了一条容器移植苗培育造林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黑茶山林区及周边油松大苗(大树)造林绿化过程中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为有效提高移植成活率、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供可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9.
从油松大苗移植季节、苗木选择、苗木起挖运输、栽植坑准备、栽植要点和栽后养护管理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油松大苗移植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提高油松大苗移植成活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缩短移植容器育苗的周期,找出移植容器育苗的最佳育苗周期,以油松、侧柏为研究对象,于2005、2006、2007年对其裸根苗及移植容器苗进行3次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侧柏移植容器苗14d苗木即可成活,缩短了油松、侧柏的容器育苗周期。速成移植容器苗,新生根数量明显的多于常规移植容器苗。新生根平均长度低于常规苗,不窝根,容器外无苗根;苗木无新梢生长,苗木抗恶劣环境高。油松、侧柏速成移植容器苗的育苗和造林成活率均为98%,明显的高于常规容器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朝阳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低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油松育苗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总结了利用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得出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的结论,对各项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是育苗生产与造林实践相结合的范例,为北方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油松苗木保湿袋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荒山绿化先锋树种 ,也是黄土高原的主要造林树种 ,但黄土高原地区春旱多风、蒸发量大 ,常使油松根系失水 ,影响造林成活。为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 ,我们多年来结合林业生产实践 ,进行了改进油松造林技术的尝试 ,开展了“裸根造林”、“打浆造林”、“带土造林”、“容器苗造林”、“苗木保湿袋造林”等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油松保湿袋造林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在干旱严重的 2 0 0 0年 ,我们用此法在宁县傅家山 ,营造 2 4 4hm2 油松林平均成活率达 98.3% ;2 0 0 1年在西峰市小崆峒用此法采用 5年生6 0cm以上大苗 ,营造 4 0…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油松大苗单株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和造林后的一些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以吴起县为研究区,通过现地调查和查阅资料,从投资、成活保存率、施工难度、生长状况等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两次不同规格大苗移栽造林效果。结果表明:2008年(使用2m、3m、4m高的侧柏、油松造林)大苗单株投资、每公顷造林投资远高于2009年(使用1.5m高的油松造林),大苗成活率和保存率远低于2009年,大苗移栽施工难度大于2009年,大苗生长情况劣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来造林实践,油松容器苗造林具有起苗快、无缓苗期、苗木质量高、造林成活率高等优势,已成为黄龙山林区油松造林的一项成熟造林技术,分享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油松容器苗速生、丰产,通过容器苗不同苗龄、造林前不同整地方式、松土除草、定株间伐、修枝等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年生容器苗造林效果好,造林前整地以及造林后松土除草、定株间伐、修枝等抚育技术,可以促进油松树高和地径的生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油松大苗移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大苗是山西省城镇绿化的重要乡土树种之一,如何提高油松大苗移植成活率,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化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作者实践,阐述了油松的生态学特性,移植苗木的选择和移植技术,强调了移植苗后期管理要点,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多年实践,总结出采用永久性钢架屋脊塑料大棚培育油松容器苗的技术方法,包括建棚、整地、播种、管理,并对塑料大棚内、外5年间油松容器苗的高生长及造林成活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用大棚技术培育出的油松容器苗。不仅在高生长上明显优于棚外容器苗。而且造林成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该技术能有效缩短油松育苗周期。加快晋北地区造林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定不同造林类型区,采取不同造林密度,并在同一地类上进行油松裸根苗和油松容器苗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华北干旱、半干旱阳坡及沙地上,油松是较为理想的绿化树种之一,采用油松容器苗造林可以一次成林,其造林成本相对较低,是在类似生态地区值得推广的一项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春季是油松生长的关键时间,在春季栽植油松大苗,水分是决定造林成败的主要因素,关键技术是抗旱造林,也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土壤水或天然降水保护和提高苗木含水率,缓和水分供需矛盾。主要技术措施是提前整地、起苗要做到根系完整、直壁深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