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若藜是藜科驼绒藜属的统称,在四子王旗分布有驼绒黎和华北驼绒藜两种。本文以华北驼绒藜为主,就优若黎在干旱荒漠草原建设中的作用、主要物侯期观察结果、播种苗生长过程及主要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池差示扫描量热仪(CSC4100)分别在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下对驼绒藜属 3个种6个生态型驼绒藜进行呼吸速率(Rco2)和新陈代谢过程的热量散失率(Rq)测定,研究驼绒藜在不同温度下的特殊生长速率,预测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和最适生长温度值.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生长温度范围为11~32 ℃,适宜生长温度为21 ℃;华北驼绒藜(科尔沁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5~33 ℃,适宜生长温度为17 ℃;驼绒藜(宁夏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11~35 ℃,适宜生长温度为21℃;驼绒藜(新疆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8~37 ℃,适宜生长温度为25℃;驼绒藜(新疆荒漠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16~38 ℃,适宜生长温度为30 ℃;心叶驼绒藜生长温度范围为9~40 ℃,适宜生长温度为28 ℃.  相似文献   

3.
华北驼绒藜植苗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华北驼绒藜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进行示范造林作了阐述,为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华北驼绒藜又名优若藜.蒙名特斯格。属藜科驼绒藜属。多年生半灌木,高30-100cm,多分枝,有星状毛。叶互生.条形、长圆形或披针形,全缘。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在枝端集成穗状花序;雌花腋生,无花被。胞果椭圆形或倒卵形,种子与胞果同形。  相似文献   

5.
驼绒藜为藜科驼绒藜属灌木,高1~2米,寿命长达数十年以上。人工栽培的驼绒藜灌木林可利用10年左右。驼绒藜枝叶繁茂,各种家畜喜食,可在孕蕾期刈割调制干草,冬春是各种牲畜的良好饲料。其营养丰富,不仅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而且矿物质含量也较高。 驼绒藜种子发芽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对长柄扁桃、榆树、驼绒藜幼苗水分生理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样地土壤含水量为7.24%的榆树、长柄扁桃和驼绒藜自然含水量分别为64.13%、68.41%和67.53%,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为1.33、1.01和1.24,其自然饱和亏为10.06%、17.94%和15.78%。持水力测定表明,长柄扁桃持水力曲线斜率最大,榆树和驼绒藜的相近。PV曲线分析表明,长柄扁桃的Ψπ100和Ψπ0值最低,驼绒藜其次。榆树的εmax值最大,为7.97 MPa,长柄扁桃的为7.08 MPa,驼绒藜的为3.21 MPa。蒸腾速率日程变化分析表明,榆树蒸腾作用"午休"现象最明显,驼绒藜的"午休"现象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华北驼绒藜在内蒙乌兰察布市地区引种推广试验结果,我们做了几项实验,从播种、育苗、造林进行了全面观测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为进一步扩大引种范围、推广最新栽培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驼绒藜是一种抗旱、耐寒、耐瘠薄的半灌木,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地区。文章简述了驼绒藜的造林模式,并对其防护效益做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许平 《中国林业》2011,(2):43-43
山西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恒山山系,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县城西南,海河流域上游,行政区划隶属山西省浑源县,属暖温带落叶林区的太行山脉亚区,北与蒙新高原荒漠区相邻,生态区位十分重要。辖区内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多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物种,比较典型的保护植物种类有华北驼绒藜、膜荚黄芪以及兰科的部分植物。  相似文献   

10.
华北驼绒藜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学特性:华北驼绒藜属藜科,别名优若藜,是一种耐旱(年降水量168毫米能正常生长),耐寒(在-35.2℃安全越冬)、耐瘠薄(在沙漠化土壤和沙土上生长良好)的多年生灌木,是优良的木本饲料树种。植株高1-2米,一年生苗高达1.2米,主干直立。多年生苗根系丛生,叶互生,呈披针形,长3-4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饲用型灌木树种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山西省5个典型饲用灌木树种--华北驼绒藜、丽豆、四翅滨藜、柠条、胡枝子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其营养成分,并在简要论述省内饲用灌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利用饲用灌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旱生植物驼绒藜的发芽、生长节律,介绍了其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驼绒藜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驼绒藜播种育苗技术。其内容从选地、采种、整地、种子处理、播种和抚育管理措施等作了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14.
优若藜是藜科驼绒藜属丛生灌木,适宜在干旱草原上生长,它营养丰富,牛羊喜食,近几年牧区已开始人工种植.为了给牧防林建设选择搭配树种,给牧业生产开辟新的饲草饲料来源,我们对本旗优若藜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绵毛优若藜属藜科(Chenopodiaceae)驼绒藜属(Ceratoides)植物,是适应性较强的常绿灌木,其冠幅大,根系发达,耐风蚀沙埋,固沙性能好,是北美洲荒漠草场的重要建群种。在北美洲,从加拿大的育空地区,到美国华盛顿州的东部,北达科他州的西部,堪萨斯州的南部,一直到新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南部均天然分布绵毛优若藜。美国将其用于荒漠草场改良,在美国西部干草原地区,每年冬季大量的草食家畜在绵毛优若藜灌丛中放牧,生长在加拿大北部的绵毛优若藜也是当地沙地牧场的主要饲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对抗寒、抗旱性树种四翅滨藜、驼绒藜、山杏、山樱桃、玫瑰、小胡系杨树(辽胡一号、辽胡二号)在干旱山地和盐碱地进行造林试验,筛选适合我市的最佳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犁地区图开沙漠盐生肉苁蓉的天然寄生植物有滨藜、刺沙蓬、假木贼、猪毛菜、驼绒藜、白梭梭等。以白梭梭为寄主所做试验表明,盐生肉苁蓉不仅能够人工寄生,其产量也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择荒漠草原的6种灌丛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收获法对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灌丛地上生物量具有显著差异性,介于21.31~116.99 g·m-2,平均为47.60 g·m-2,其大小顺序为:垫状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灌木亚菊(Ajania fruticulos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灌丛地上干鲜比介于30.83%~66.03%,平均为46.04%,不同灌丛类型地上干鲜比大小顺序依次是:垫状锦鸡儿驼绒藜木地肤小果白刺灌木亚菊短叶假木贼灌丛。灌丛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极显著,与土壤总孔隙度的关系极显著,而与土壤容重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野马放归区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野马放归区内有18科26属35种植物,主要是旱生、半旱生的乔、灌、草等荒漠化植物,优势类群主要有黎科(Chenopodiaceae)、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植物,可以划分为5种群落类型;群落的主成分为针茅、蒿子、驼绒藜、芦苇、大赖草、猪毛菜和麻黄。  相似文献   

20.
藜麦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土壤盐渍化的防治与改良已成为当今粮食安全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盐碱地改良方面,作物改良一直是最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措施,藜麦以其特有高营养价值,目前广泛应用在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除此之外,藜麦具有良好的耐盐碱特性与抗逆性,使其在盐碱地的改良与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概述了国内外对藜麦耐盐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国内藜麦引种种植现状,并对其在盐渍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