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价值评估,能够科学评价退耕还林建设成效,为更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针对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退耕还林建设区开展辽东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测算价值量为56.16亿元·a-1。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氮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较高,是退耕还林工程在辽东山区发挥出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价值评估,能够科学评价退耕还林建设成效,为更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挑选辽宁省内6个有代表性的退耕还林工程县开展沙化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测算价值量为104.17亿元·a-1。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较高,是退耕还林工程发挥出的主要作用。工程建设区的面积越大,产生的生态服务物质量、价值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及其生态综合效益,对后续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相关政策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宜昌市2000~2013年退耕还林情况,并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空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为评价指标,系统评价了宜昌市退耕还林情况。结果表明,宜昌市共退耕还林12.21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4.95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97万hm~2,封山育林0.29万hm~2。造林林分以生态林为主,其次为经济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接近,近成熟林面积最大。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表现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地还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年生态价值总量为79.07亿元,其中,退耕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的生态效益价值量分别为32.19亿元、45.03亿元和1.85亿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公益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价值出发,参照国家林业行业相关标准,依照生态公益林系统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和辽宁省公益林管理中心提供的2014年公益林资源清查数据,对本溪地区公益林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本溪地区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功能价值量合计为81.63亿元·a-1;固碳释氧价值总量为75.88亿元·a-1。水源涵养功能中,栎(柞)类、硬阔类和软阔类树种组三者的生态效益价值量合计占总体的86.99%,是该地区公益林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贡献树种组。栎(柞)类和落叶松组是固碳制氧功能价值量的主要输出树种组,二者合计占总体的89.82%。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所属森林生态站等的数据资源,参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办退字[2013]16号)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评估了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结果显示全省退耕还林工程每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491.94亿元;朝阳市、大连市、葫芦岛市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位于全省前3位;辽中平原地区的辽阳市、营口市、盘锦市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位于全省后3位。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生态功能,生态效益价值量分别占总价值量的26.84%和26.30%。不同林种类型生态效益各分项价值量均为生态林(372.9亿元)最大,经济林(98.1亿元)次之,灌木林(20.94亿元)最小。  相似文献   

6.
中国杉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详细评估.结果表明: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5 643.82亿元·a-1和17 043.86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分别为12.62万元.hm-2 a-1和12.34万元·hm-2a-1,其中在所评估的六大服务项中各服务项的价值所占比例次序为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固土保肥.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9-2015年延安市退耕还林数据,从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等6个方面对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为:2015年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为398.449 2亿元·a~(-1),其中不同生态服务价值量及其占总量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涵养水源181.81亿元·a~(-1)、45.6%,固碳释氧80.86亿元·a~(-1)、20.3%,净化大气环境53.54亿元·a~(-1)、13.4%,生物多样性保护54.53亿元·a~(-1)、13.7%,保育土壤16.45亿元·a~(-1)、4.1%,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1.31亿元·a~(-1)、2.8%;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及其占总价值量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退耕地还林地232.03亿元·a~(-1)、58.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地157.88亿元·a~(-1)、39.6%,封山育林地8.53亿元·a~(-1)、2.1%;三个林种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及其占总价值量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林257.46亿元·a~(-1)、64.6%,灌木林96.85亿元·a~(-1)、24.3%,经济林44.18亿元·a~(-1)、11.1%。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锦州市、朝阳市、葫芦岛市退耕还林建设区开展辽西北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监测与服务价值评估。结果显示,该地区退耕还林生态服务价值量为194.59亿元0x0E?Wingdings^B@0x0Fa-1,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氮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较高。地区应加强退耕还林建设管理,加强补助资金兑现监管,解决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毛乌素沙地已实施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生态工程的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土壤保育、水分涵养等生态功能进行监测与评价。为优化区域生态工程布局,提高生态工程成效,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以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退耕还林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为涵养水源25.7亿元·a~(-1),净化大气环境12.58422亿元·a~(-1),生物多样性12.54亿元·a~(-1),保育土壤6.3亿元·a~(-1),固碳释氧5.85亿元·a~(-1),防风固沙4.68亿元·a~(-1),林木积累营养物质0.546亿元·a~(-1),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较高的灌木树种为柠条锦鸡儿、杨柴和沙柳,分别为32.94959亿元·a~(-1)、21.34416亿元·a~(-1)、9.934674亿元·a~(-1)。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接计算法和替代工程法,对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重点计算了涵养水源、防风增产、土壤保育、固碳制氧这4个主要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具有较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具体为:涵养水源效益6980.81万元·a-1,防风增产效益987.71万元·a-1,固碳制氧效益344.99万元·a-1,土壤保育效益173.63万元·a-1。研究结果可作为建立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等研究方法,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固土保肥、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5个方面对浙江省安吉县竹林地生态服务价值做了评估。结果表明,安吉县竹林地年生态服务总价值为520 904.15万元/a,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7.730万元/hm^2·a。其中,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的价值量最大,分别为212 330.65万元和191 652.43万元,合计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77.55%。可见,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是安吉县竹林地生态效益中的主要效益。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竹林地生态效益评价及安吉县竹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造林总场生态公益林效益进行评估,客观反映建设成就,为我国公益林效益评估提供参考。以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净化环境、改良土壤等生态效益进行分析,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物质量、价值量测评,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利用访问调查,评价社会效益。截止2013年,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生态公益林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83 057.88万元,直接经济效益38 324万元,流入黄河泥沙减少428万t,沙化土地减少187.06 hm2,职工人均收入达到26 694元。造林总场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资源总量增加,生态状况改善,水土流失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增强,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雪峰山脉公益林2019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雪峰山公益林涵养水源62.68亿m3·a-1,固土7033.06万t·a-1,固碳释氧1134.39万t·a-1;林木积累营养物质4.7797万t·a-1;提供负离子1.48×1025个·a-1,吸收污染物28.14万t·a-1,滞尘475.10万t·a...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2017年森林资源建档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评估福建省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结果表明:福建省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4 044. 5万元·a~(-1)1,固碳释氧、固土保肥、涵养水源的价值共占总价值量的90. 3%,是木麻黄基干林带生态服务的主要功能;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1. 4万元·hm~(~(-1)2)·a~(-1)1,是全国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2. 6倍;不同起源、不同龄级生态服务功能差异均较大,人工林、成过熟林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根据药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多年科研成果,运用能值分析法,从湿地物质产品功能、涵养水源功能、固碳释氧功能、调节气候功能、保护环境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人文功能等七个方面估算了江西省药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结果表明,2014年药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能值3.85×1020sej·a-1,能值货币总价值为353474768元·a-1,平均每公顷价值为138076元·a-1。药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顺序为:物质产品保护环境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人文功能调节气候固碳释氧。研究结果表明,药湖湿地公园湿地物质产品功能、保护环境功能、涵养水源功能三个功能所占的比重较大,说明药湖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芷江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03年实施以来,造林面积达8.15万h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本文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阻滞尘埃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阐述了芷江县退耕还林以来取得的生态效益,为建设"绿色侗乡"、打造"和平名城"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肖舜祯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96-99,131
采用分布式计算方法与NPP实测法,基于不同林分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对江西省广丰县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1.56亿元,森林提供的生态价值平均为5.42万元/hm^2·年,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合计达到总价值的88.02%。不同林分类型提供的生态效益价值排序为马尾松>灌木林>竹林>混交林>硬阔类>杉木>软阔类>国外松。单位面积不同林分类型提供的六项生态服务效益中,混交林提供的价值最大,为7.86万元/hm^2。  相似文献   

18.
消落带植被重建是生态修复的重要课题。以2014—2018年千岛湖区消落带43.68 hm~2林地为对象,根据国家林业局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选取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5项生态功能进行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库区消落带平均每年可新增生态服务价值1 387.6万元,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退耕还林这一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的效果,以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为例,依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及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专项监测站监测的数据,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等5个方面,对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涵养水源功能生态效益为4915.00×105m3/a,涵养水源总物质量占该省年均水资源总量的26.54%。(2)固土物质量为30824.4×104t/a,保育土壤总物质量为31111.2×104t/a。(3)固碳为3686.1×104t/a,释氧为8509.7×104t/a。(4)林分积累营养物质量为187.6×104t/a。(5)提供负离子效益为1142.75×1022个/a,滞尘效益为267.08×108kg/a,吸收污染物效益为1827.22×106g/a。总体来说,河北省的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也为河北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市场价格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价格法等评估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固碳制氧、休闲游憩等服务功能进行了初步估算。得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价值为2.28亿元.a-1、保持土壤价值为0.76亿元.a-1、固碳制氧价值为2.20亿元.a-1、净化空气价值为1.76亿元.a-1、休闲游憩价值为6.34亿元.a-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3.34亿元.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