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作业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红松人工林暴露出的生物多样性低、林分稳定性差、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决红松人工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为指导,按照现有人工林和新植林对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作业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自然森林经营中的目标树作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自然森林经营,就是在森林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综合生产力来经营森林。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概述以及近自然经营过程中目标树选择的条件,提出了目标树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人工林是我国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是东北林区森林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通过阐述近自然经营理念、特征及优点,论述其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的应用,建立适合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两种模式,即落叶松-阔叶树混交林培育模式和落叶松-红松混交林培育模式,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目前已经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林分改造的重要树种之一。有效进行森林经营,发挥其多种效益是当前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的重点。自从近自然经营理念提出以来,已经在多个树种,多个地区进行实践并取得一定程度的效果,基于此,该文从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概念、特点、优势,近自然经营理念在落叶松人工林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概述其特点、优势和具体实践手段,以期为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森林培育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但我国在森林培育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有必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基于此,探讨了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针对森林资源培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应用的措施,希望对林业的未来发展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过去几个世纪森林被大量砍伐以及脆弱生态景观退化过程中, 欧洲率先提出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 并将其付诸于实践。而后, 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文中从基本原则、基础问题、关键要素、预测方法、决策步骤等多个角度对近自然森林经营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介绍了欧洲广泛使用的近自然经营方式——目标树经营, 旨在促进近自然森林经营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森林经营中的作业设计是由一定资质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可靠的调查资料,按照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理念、经营思路和经营目标编制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一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在森林经营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作业设计实施森林经营作业,可以避免森林破坏性的采伐,健康持续地经营森林,按照经营单位的经营理念实现经营目标。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实施作业设计的管理、监督、检查是其保证。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大省,由于长期忽视森林经营,导致云南省森林资源质量效益不高、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不强等问题突出。本文在进行云南森林资源现状质量评价以及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念、理论、目标、对象和技术与传统森林经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制约云南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出开展云南省林地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建立省级森林经营长期科研试验基地、开展森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技术创新重点领域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也不断加快。本文通过阐述“近自然林业”的含义、经营方法和“近自然林业”森林经营理念,并对森林公园经营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可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自然森林发展类型在我国经营类型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概述了德国近自然经营目标规划方法——森林发展类型的概念、设计技术指标与设计内容,分析了我国经营类型组织现状与不足;探讨将森林发展类型设计中更具有经营指导意义的参考指标(如潜在自然植被、林下更新、林分发展阶段、生命周期经营计划等)应用于我国经营类型组织过程中,并改进经营类型内容表达形式,包括林分概况、经营目标、树种组成、林分导向过程和近期经营措施4个部分,实现森林类型、立地类型与经营(措施)类型的初步统一与搭配;最后以在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中村林场建立的15个经营类型示范点中的1个实例——缓坡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纯林多目标经营,概况性地说明了该经营类型的设计过程。结果说明,改进后的经营类型经营目标明确、经营措施体系化,更具有经营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提高了经营效益,更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德国的应用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来的经营效果,总结德国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经验。[方法]在明晰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两期(间隔期10年)资源清查数据对比,对德国大面积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20年的经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期资源清查数据表明,德国采用近自然经营20年后,针叶林如挪威云杉和欧洲赤松的面积显著减少,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持续增加;阔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量约为15 m~3·hm~(-2),针叶树种蓄积平均增长4 m~3·hm~(-2),挪威云杉是唯一蓄积下降的树种,下降了5 m~3·hm~(-2);近自然度等级变化表明,人工林面积在减少,而近自然森林的面积在增加,甚至符合原始林等级的森林面积也在增加。[结论]实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联邦政府促进和保护森林的政策以及林场主所采用的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也是德国森林每公顷蓄积达到336 m~3的重要原因;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下,德国森林中针阔混交林比例显著增加;将近自然程度不高的人工林经营转化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德国森林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谈哈尔滨市近自然森林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方法培育森林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总结12年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入探索了这种先进的森林培育方法对改善森林现状、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绿色发展的适用性,介绍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特点和12年的实验成果,对改善森林经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命运多舛的近自然森林经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回顾德国有关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于100年来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揭示了从对法正林反思到连续森林运动再到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提出、被政治化以及遭到冷遇和后来受到民间重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该文简述了近自然育林理念和流域经营概念,介绍了森林近自然流域经营的关键技术,如:种源选择、容器苗覆盖式造林、天然次生林转化等森林抚育措施,并强调了编制森林经营规划的重要性。为森林近自然流域经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理念是培育接近自然状态的森林,经营目标是恒续不断地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基本方法与措施是单株作业和天然更新,参照对象是类似立地条件上的自然度近可能高的天然林,参照树种是天然林乔木层中的主、次要树种,目标树密度依据现有林分结构和林木生长发育情况而确定,确定目标直径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逐步疏开林冠,补植特殊目标树,将促使人工纯林稳步进入天然更新程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城市园林绿地在创造优美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过去园林建设的反思及对现实需求思考的基础上,人们提出用近自然理念指导园林建设。国外近自然园林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形式上表现自然、将自然引入城市;将园林规划作为城市自然保护和土地使用规划的一部分,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把整个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推动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在园林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当地自然特色,高度重视乡土植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实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现实需求和应用现状的论述, 对近自然林业在中国的应用及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木兰林场的森林经营历程,阐述了森林经营技术体系,介绍了森林经营成效,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国有林场的生态建设、森林培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德国考察培训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从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思想出发,对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要义、近自然森林经营管理规划、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要点与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安徽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新岐社区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经营需求,探讨了基于近自然经营的理念和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思想,以经营目标、经营周期、立地质量、主要技术特征为依据,把新岐社区林地组织成为了4个森林经营类型组11个森林经营类型,并制作了森林经营类型图,以期为新岐社区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及社区今后的森林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