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2):1940-1942
以易裂品种壶瓶枣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喷施生物防裂剂I和防裂剂II,测定其可溶性果胶、原果胶、纤维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探讨其生物防裂剂对壶瓶枣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果实品质的提高及贮藏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前防裂剂处理与对照相比,会增加可溶性果胶含量,防裂剂II对可溶性果胶的影响更大;在转色期到成熟期防裂剂I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原果胶的含量,而喷施防裂剂II原果胶的含量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防裂剂I和II与对照相比,在枣果实膨大期之前和转色期之后都会促进纤维素含量的增加,防裂剂II处理的效果更为明显。采前喷施防裂剂处理可对枣果实发育期间细胞壁物质的含量造成影响,与原果胶和纤维素相比,防裂剂对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影响较大,防裂剂II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Huping)为试验材料,在果实不同发育期分别喷施生物防裂剂I和防裂剂II,以喷施等量的清水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枣果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生物防裂剂对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探讨防裂剂的防裂机制。结果表明,防裂剂I可促使脯氨酸含量增加,膨大期之后增加显著,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防裂剂II可使脯氨酸含量降低,膨大期之后降低显著,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喷施防裂剂I处理的SOD,POD,CA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喷施防裂剂II处理的SOD,POD,CAT活性高于对照组和喷施防裂剂I处理。防裂剂I可促使枣果实脯氨酸含量增加,防裂剂II可使脯氨酸含量减少,防裂剂I,II可有效提高枣果实中抗氧化酶活性,防裂剂II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枣果生长发育期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测定了枣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内源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在枣叶,枣呆和枣落果中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枣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果袄 育期,枣果中GA含量高于同期枣叶和落果中的含量,保证果实生长和碳同化物向果实转移,随GA含量迅速提高,枣果开始快速生长,枣果发育期内IAA含量有两次低谷期,枣花受精后,幼果中IAA含量开始下降,5月20日前后为其第一个低谷期,含量为1.71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等防裂药剂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设置避雨棚+克裂一号、避雨棚+枣丰宝、避雨棚和对照4种处理,测定壶瓶枣裂果率和裂果指数、果实品质等各项指标,探讨在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棚下喷施枣丰宝或克裂一号,显著降低了壶瓶枣裂果率和裂果指数,裂果率为6.46%~10.84%,裂果指数为0.035~0.052;各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实硬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克裂一号处理的果形指数高于枣丰宝处理、避雨棚处理和对照;避雨棚处理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避雨棚下喷施枣丰宝和克裂一号对成熟壶瓶枣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克裂一号处理成熟壶瓶枣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枣丰宝处理2.24 mg·g~(-1)。因此,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对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无明显影响,不会降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壶瓶枣及木枣为研究材料,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绿果期两枣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壶瓶枣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木枣;随着果实的生长,枣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增加,壶瓶枣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高于木枣;进入白熟期后,两枣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直线上升,壶瓶枣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低于木枣。两枣可溶性糖含量峰值均出现在全红期。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喷施赤霉素(GA)、脱落酸(ABA)、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设置赤霉素、脱落酸、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和空白对照5个处理,测定壶瓶枣单果重、果形指数、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常规品质指标,探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脆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枣单果重显著高于GA、ABA处理,分别高出17.83%和12.13%。脆熟期GA和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果形指数显著高于ABA处理,同时完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显著高于克裂一号处理,高出6.69%。3脆熟期克裂一号处理后的果实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脆熟期ABA和α-萘乙酸钠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CK处理;完熟期ABA处理显著高于CK、α-萘乙酸钠处理,分别高出25.11%和32.57%。完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枣果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GA处理的,高出17.18%。表明喷施赤霉素、脱落酸、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等处理不会降低壶瓶枣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及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授粉方式对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揭示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的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京蜜11号”为试材,设定坐果剂蘸花授粉和人工授粉两种授粉方式为处理,以未授粉果实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薄皮甜瓜果实早期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变化,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其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薄皮甜瓜开花后,人工授粉和坐果剂蘸花处理后果实逐渐大于未授粉果实,且开花3d后差异非常明显.薄皮甜瓜生长前期,坐果剂蘸花和人工授粉后果实中生长素含量高于未授粉果实,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变化趋势与生长素相似,脱落酸含量显著低于未授粉果实.[结论]整体来看,薄皮甜瓜开花后3d可能是细胞快速膨大的启动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果实前期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去袋对套袋长富2苹果果实发育的影响并为合理确定去袋时间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了套袋的长富2苹果去外袋后,果实及种子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了果实去袋后果实横径迅速膨大的原因。结果表明,套袋的长富2苹果去袋后5~10 d,果实横径迅速膨大。与未套袋果相比,套袋果去袋后,果肉的生长素、玉米素、赤霉素含量迅速升高,脱落酸变化不大;种子的生长素含量迅速升高,其他3种内源激素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气温度升高对枣果实色素含量的影响,以4年生灵武长枣和骏枣为材料,采用开顶气室模拟增温的方法,设置自然大气温度(对照)和升高大气温度2个水平,测定不同时期枣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以揭示气温升高对枣果实着色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升高处理会显著提高灵武长枣和骏枣果实叶绿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但对其在整个发育期的变化趋势无影响,大气温度升高增大了枣果实在膨大期至转色期的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的下降幅度以及转色期至成熟期的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上升幅度。说明大气温度升高可有效改善果面色泽,有利于枣果实的着色。  相似文献   

10.
“枣保1号”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枣保1号"在防治枣黑顶病时对壶瓶枣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于2013年在太谷县万亩红枣基地的示范枣园喷施了"枣保1号",在壶瓶枣果实近成熟期测定Vc含量、硬度、可食用率、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含水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百果重9个营养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枣保1号"可以极显著或显著提高壶瓶枣果实的Vc含量、硬度、可食用率和总糖含量4个品质指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51%、23.15%、2.09%和14.70%。试验结果为"枣保1号"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