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探索机械播种条件下,旱地小麦最佳的播种方式。[方法]采用常规条播(对照)、宽幅匀播、苗带播种、免耕沟播4种播种模式。研究播种方式对不同土层深度播前墒情、小麦出苗质量、越冬期小麦生长、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产成本、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常规条播产量最高;免耕沟播省事省工、出苗齐全、产量高、收益最好。[结论]该研究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高质量、规范化播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适宜当地冬小麦播种模式,三原县农技中心于2013-2014年度进行小麦不同播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宽幅带状播平均产量达9 344.55kg/hm2,比普通条播机增产1 080 kg/hm2,增产率13.1%,增产效果明显,此机型适合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集成创新旱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田间管理和科学施肥技术,以期改善和提高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对旱地小麦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已有的“旱地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改进提出旱地小麦免耕覆盖宽幅播种技术,并在陕西省合阳县应用该技术布置3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较常规模式,免耕覆盖宽幅播种技术能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和养分含量,小麦亩均增产40-60公斤、节约机械耕作成本65元。可见,旱地小麦免耕覆盖宽幅播种技术具有保水防旱、沃土肥田、方法简便等特点,是解决渭北小麦干旱问题的突破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旱地冬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播量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庄浪县研究了播量对宽幅匀播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宽幅匀播冬小麦的物候期和生育期无影响,对株高、穗长、穗粒数、成穗数和千粒重等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以产量为因变量,播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并解析得出,在庄浪县冬小麦宽幅匀播栽培中,播量为270.6 kg/hm2时冬小麦产量最高,达5084.0 kg/hm2。  相似文献   

5.
设置户县亚澳农机型宽幅播种和常规机条播两种不同机型播种技术对比试验示范,通过播种效果比较,进一步探索宽幅播种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和小麦高产栽培最佳播种方式,为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窗口。结果表明,户县小麦宽幅播种机型播种优势显著,苗齐、苗壮,小麦分蘖数多,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  相似文献   

6.
对4种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集雨效果、保水效果及经济性状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沟穴播、膜侧沟播、施水沟播3种集雨沟播种植方式均明显优于露地对照,可在不同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以覆膜沟穴播种植春小麦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92.6kg/hm^2,较露地对照平均增产51.0%,而膜侧沟播种植和施水沟播种植的平均产量分别较露地对照增产38.0%和20.8%。  相似文献   

7.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和传统播种技术的对比试验,探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优势和主要特点,探索和完善与该机械播种技术相适应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播种技术的逐步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本技术是以宽幅沟播技术为核心,集成“新优抗病品种、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整地、施肥、宽幅播种、镇压一体播种机复式作业、合理种植密度、增施有机肥、节水补灌、杀虫灯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而形成的小麦全生育期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同类型地区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宝鸡市陈仓区小麦宽幅沟播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索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在宝鸡市陈仓区开展了小麦宽幅沟播机械与目前大田生产中条播机械的播种栽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宽幅机械沟播技术实现了农艺与农机的有机融合,机械化作业,便于大面积实施,小麦出苗整齐,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为小麦机械沟播技术在陈仓区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示范窗口。  相似文献   

11.
在渭源县旱地进行的5个春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山旱901折合平均产量5 092.59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25.9%,高抗条锈病,综合农艺性状好,可作为临麦30号的替代品种在渭源半干旱区推广种植;品种96532折合平均产量4 444.44 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9.9%,可作为搭配品种;品种(系)AD-4、94474、2D-2均较对照减产,暂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洛阳旱地小麦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丘陵旱地小麦面积大,占总面积的60%以上,产量低而不稳,土壤肥力是旱地小麦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针对丘陵旱地小麦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旱薄地小麦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3.
庄浪县旱地冬小麦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中梁25号为对照,对新引进的8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9996、中9589、94T-143折合产量分别为7 616.19、6 544.23、6 169.42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0.25%、11.92%、5.51%,且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适应性强,可在庄浪县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小麦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华北地区是极度缺水、贫水地区,而农业用水又占较大比重,其中,小麦为高耗水农作物,前人在小麦节水方面进行过生物节水、化学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等多种形式的探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未达到理想效果。2011年石家庄市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在石家庄地区18个农业县(市、区)的480.148 hm2麦田、105眼机井进行了小麦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两节"(节水、节地)、"两省"(省工、省时)、"两增"(增产、增效)的明显效果,但也有部分麦田减产,且在微喷带带宽、设备安装拆卸、喷水次数、用肥次数、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石家庄市在华北地区属于首家进行小麦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面积多点试验示范区域,许多经验和试验结果可供今后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陇东旱塬冬小麦原种稀播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4-2006年在陇东旱塬对当地主栽冬小麦品种灵台2号、兰天10号进行原种稀播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稀播繁殖的方法,通过促控结合的管理措施,灵台2号和兰天10号的繁殖系数较对照常规播量分别增加26.56、32.59百分点,折合产量分别较常规播量增产8.51%、5.62%,同时增加收入900~1 350元/hm2.可实现小麦原种生产高产量、低成本、高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进行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密度试验,试验设置了行距为10 cm、14 cm、18 cm、22 cm、26 cm 5个处理,对不同密度冬小麦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最适宜行距为14~18 cm,此时产量最高,达到6 481.5~6 666.7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旱地小麦的返青期到收获期,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后减,蔗糖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扬花期,碱性磷酸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期;土壤脲酶活性随生育进程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扬花期和收获期出现较大值。在旱地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垄膜沟播和平膜穴播2种种植方式较相同施肥量测控施肥的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较大提高,而土壤脲酶活性变化幅度不明显;不同施肥量的测控施肥的3种土壤酶活性较农户施肥均有一定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从小麦产量角度看,垄膜沟播和平膜穴播这2种种植方式能有效进行蓄水保墒,从而提高旱地麦田的产量,是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临潭县旱区春小麦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临潭县旱区对春小麦采用地膜沟穴播、平膜穴播、垄断侧沟播、露地条播(对照)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膜方式下的春小麦出苗期、成熟期均比露地条播提早,幼穗分化期延长,单株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经济性状比对照表现好,在3种覆膜方式中,以地膜沟穴播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33.3%;平膜穴播产量较高,比对照增产10.1%。以地膜沟穴播经济效益最好,纯收益为4250.3元/hm^2,比对照提高效益40.7%,比平膜穴播提高效益38.0%;平膜穴播经济效益次之,纯收益为3100.5元/hm^2,比对照提高效益2.7%。  相似文献   

19.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西平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西平1号是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乾县试验站联合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西农1043(Y8402-10/长武131)//Y93120(京农79-13/P60-412)。该品种在2011—2013年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934.1 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增产9.31%;在2013—2014年度陇东片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 233.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8%。该品种抗冻抗旱性好、抗病性强、抗倒性好,丰产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20.
黑腐酸生物有机肥在旱地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黑腐酸生物有机肥在小麦生产上进行了田间施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处理C的小麦群体生长势和土壤环境优于处理B和A;在高肥力土壤上,处理C(底施化肥和黑腐酸生物有机肥)的平均产量为5 095 kg/hm~2,显著高于处理B(底施化肥加拔节期追施尿素)的平均产量4 705 kg/hm~2,极显著高于处理A(一次性底施化肥)的平均产量4 185 kg/hm~2,分别高出8.3%和21.7%;在中低肥力土壤上,处理C的平均产量为3 703.5 kg/hm~2,极显著高于处理B的平均产量3 349.5 kg/hm~2和处理A的平均产量2 934.0 kg/hm~2,分别高出10.6%,26.2%。说明在不增加化肥的情况下适当增施黑腐酸生物有机肥,小麦的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