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鹏 《国土绿化》2020,(7):43-45
<正>按照住建部印发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绿道具有串联城乡绿色资源,提供休闲健身、绿色出行,推动生态环保、社会文化、旅游经济等多重功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功能真正实现面临多重困难。主要原因是绿道实施主体是各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而绿道用地除了使用城市绿地及林地外,还需要依附于市政道路、水系、农田等,因此需要规自委、市政、水务、农业等多个部门配合和支持。如果缺乏与其他部门发展诉求的互惠互动,将导致绿道建设难以推进,最终大量绿道线路仅落实在  相似文献   

2.
翟鹏 《国土绿化》2020,(2):53-54
<正>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的廊道,它在山水城市建设中作用明显,既是串联山水与城市的连接线路,也是观赏山水景观的最佳视廊。而山水城市中的绿道,更加具有游憩空间的丰富性和线路变化的多样性。文中主要针对鞍山市汤岗新城绿道的地理特点以及绿道中的建筑与景观的结合特点,进一步阐述绿道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鞍山是以"山"命名的城市,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鞍山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地势地貌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属于千山山脉延伸部分的山区,其中主峰海拔931米,面积约为5271.44平方  相似文献   

3.
余仕杰 《绿色科技》2021,(9):51-55,58
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研究促进城市居民健康的环境设计理念和措施也日益受到规划者和决策者的重视,慢行系统作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通过梳理健康城市慢行系统的基础理论,总结了健康城市理念下的慢行系统规划要素,以徐汇区桂江路高压绿廊的建设为...  相似文献   

4.
绿道是一个与土地有很大关联的线状网络系统,具有多种用途设计的目的,包括生态管理、娱乐、文化、审美或其他用途的概念,其兼容土地可持续利用。基于绿道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连接性、网络结构性、整体性等特点。研究通过借鉴绿道相关理论经验,阐述多用途规划目标的绿道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整合研究的必要性。以江苏盐城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分析城市资源特色基础上,理顺绿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功能关系,在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层面,整合绿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5.
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在规划低碳交通、构建低碳环境、实践低碳建筑、带活低碳旅游、引领低碳生活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文中主要针对重庆市北部滨江路景观绿道的地理特点以及绿道中的建筑与景观的结合特点,进一步阐述绿道在城市建设中的景观性和功能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以潮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指数、廊道指数、网络结构指数建立了城市绿道网络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借助FRAGSTATS和GIS软件对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的景观生态指数进行了评价,并从景观生态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斑块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景观斑块密度小,斑块相互之间联系密切。2廊道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的绿道慢性道宽度在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上仍有欠缺,应当及时调整;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廊道密度较高,生态斑块间连通度和可达性较好。3网络结构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网络环通度、线点率、连接度较差,绿道网络结构不完善。根据结果从绿道慢性道宽度和绿道网络结构指数方面进行优化,得出了最佳方案。希望对其他同类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新规划理念,从人本视角出发,结合滨州市新立河公园慢行系统和滨水绿道的现状特征,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当前公园慢行系统在道路铺装、交通基础设施和线路连续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宜人的滨水景观、综合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优化配置完善的慢行设施和宣传倡导健康的慢行生活等的优化策略,使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更好地营造生态健康的城市慢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8.
陈永聪 《绿色科技》2020,(5):130-131
近年来,林业产业的发展模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区各级林业部门都在落实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完善国有林场各项机制。主要以三明市国有林场为例,从林业健康发展的主线,分析了当前林业产业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现有案例探讨了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绿道沿线古村落的可达性研究,提供古村落结合绿道发展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研究通过珠三角绿道与古村落的空间分布,提取古村落至绿道的距离可达与时间可达数据。在对此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绿道对沿线古村落的空间整合以及沿线古村落的慢行系统可达性问题,提出"点-面-线"的发展策略和以"三级优先发展模式"促进各市域古村落均衡发展,进而加速"绿道-古村落"网络系统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0.
在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浙江省永康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及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分析永康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一核、二屏、三廊、九带、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生态网络、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保护四大建设规划体系,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山、水、绿、城"互通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昌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一核、两屏、五带、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生态体系、生态文化、生态产业、支撑体系四大建设规划体系,确定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定位为:"山水森林县、绿色宜居城"。  相似文献   

12.
以贵阳市小车河沿河河谷慢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选取能够较好地反映慢行空间景观特征与景观效果的20处景观样点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基于心理物理模式的美景度评价法计算景观样点的美景度值,再通过景观要素分解量化得到景观要素评值,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慢行空间美景度评价模型,进而对慢行空间美景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形态优美、具有...  相似文献   

13.
城市特色的丧失是我国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必须正视的问题.从城市特色内涵及其判断方法入手,重点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途径: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强化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梳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重视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空间特色的维护.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常州市的城市特色和常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维护和传承其城市特色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句容绿道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绿道骑行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包括基于SPSS平台构建绿道骑行者满意度评价体系、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测评分析、提出提升和优化句容绿道的措施等,并对研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一整套联动系统来组成,要以生态社区城市绿化作为基地,绿道系统作为链接网络,公园、游园、立体绿化作为联接点,从而构建生态社区、立体绿化、公园、绿道、水系相结合的联动系统。其中绿道系统作为重要的连接途径,在整个联动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绿道本身的生态化程度以及其网络的选线和连接,将深刻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绿道实践正在国内火热展开,其中社区级绿道作为绿道网络的最末端,与公众关系最为紧密,但目前有关社区绿道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长沙为基地,通过行为测绘、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的方法展开调查与研究,以了解使用者在社区绿道中的行为特征与活动情况、对社区绿道的现状评价以及未来建设期望形式和建后影响等的看法,以期为绿道规划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葫芦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特征,并以葫芦岛市为例,探讨了如何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8.
绿道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乡村绿道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对于今后开展城乡绿道网络构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以黄山市徽州绿道为例,对绿道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基于SPSS平台,通过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式,对徽州绿道的使用满意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影响绿道满意度的4个主要因素(交通便捷程度、机非混行道设置、自然景观、环境卫生);指出徽州绿道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艳云  毛洲明  孙凯 《绿色科技》2023,(17):10-15+47
绿道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以当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为基础,选择适当规划方法、建设标准和模式,使得绿道能够真正成为展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质的空间载体,延续区域的场所精神和文化脉络。元江县绿道网的规划设计,在对其处于哀牢山——红河谷区域生态屏障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多元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运用了以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法为基础的绿道网选线模型、“山水生态为先、人文特色为核、多重带动为本”的规划理念、“系统化”“主题化”“层级化”的打造策略,“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的设计手法,形成了较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成果,同时以设计导则来强化规划传导作用,以重点线路深化设计来强化先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20.
曹靖  王岚 《广东园林》2012,34(3):15-19
文章阐述了近年出台的《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中慢行系统建设标准的制定思路与方式。在明确了绿道的分类体系、建设基准要素体系和慢行系统的内涵,以及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同时结合广东省实际建设条件,对广东省区域绿道(省立绿道)慢行系统的建设标准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分类体系对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提出差异化的要求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